張華峰
摘 要:目前,國內(nèi)煤礦井下使用的采煤機和刮板機應用到綜采工作面已經(jīng)普遍,由于煤礦井下各種地質(zhì)條件復雜和所用的采煤工藝不同,造成刮板機部件齒軌和采煤機部件滑靴在使用過程中,嚴重磨損,更換頻繁,造成大量導向滑靴和齒軌由于磨損而報廢,影響了煤礦的生產(chǎn)和效益,使之成本提高。為了解決滑靴和齒軌磨損的問題,我們是磨損后的滑靴和齒軌認真研究,在復雜材質(zhì)和結構的條件下,通過焊接、預熱、熱處理及焊接環(huán)境等因素條件下,制定修復方法和工藝,修復后的齒軌和滑靴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要求,為礦方節(jié)省大量資金和煤礦井下正常生產(chǎn)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齒軌;導向滑靴;焊接;硬度;磨損
中圖分類號:TD421 文獻標志碼:A
1 目前采煤機滑靴和刮板機齒軌使用現(xiàn)狀
采煤機導向滑靴是采煤機的重要部件,它主要是支撐采煤機在刮板機滑道上運行,是穩(wěn)定采煤機正常采煤的重要支撐點,沿著刮板機順槽方向往復滑動行走,由于井下采煤工作面的地質(zhì)條件不同,在縱向和橫向方向均有不同角度的傾角,使得滑靴受力不均勻,造成導向滑靴磨損加快,以焦煤趙固一礦為例,使用的G750/1840-WD采煤機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造成采煤機導向滑靴損壞磨損嚴重,短期內(nèi)磨損達十幾個,給井下采煤造成嚴重影響。井下用刮板輸送機SGZ1000/1050與采煤機配套使用的齒軌,使采煤機通過本機上齒輪旋轉卡在齒軌上帶動采煤機行走,同樣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齒軌與齒輪接觸處磨損嚴重。造成采煤機無法正常行走,嚴重影響井下的正常工作,為了解決齒軌和導向滑靴磨損的問題,對磨損后的滑靴和齒軌進行修復,使之達到并超過原件的性能,我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終于摸索出修復經(jīng)驗和工藝,修復后的齒軌和導向滑靴完全能夠達到所需的性能指標。
2 導向滑靴修復方案及工藝過程
2.1 采煤機導向滑靴工藝分析
采煤機依靠左右行走箱上的兩只導向滑靴和煤壁側的兩組滑靴組件(支撐腿)騎在工作面刮板輸送機的銷軌和鏟煤板上。煤壁側滑靴組件(支撐腿),它是由支撐腿、滑靴、定位銷、緊固螺釘、壓板等組成。由于本機沒有底托架,兩組滑靴組件分別直接安裝在左右牽引減速箱靠煤壁側的箱體上。采煤機的行走主要依靠滑靴來支撐,由此可見滑靴的重要性。
名稱:導向滑靴;
圖號:SM224JZ1-0310-1;
材質(zhì):不確定;
調(diào)質(zhì)硬度:240-280;
化學成分:碳c:0.22-0.28%; 硅Si:31%;硫S:0.014%
錳Mn:0.74%;鉻Cr :0.57%; 磷P:0.030%;鉬Mo:0.22%。
由于滑靴材質(zhì)不確定,通過光譜分析儀化驗得出以上結果,材質(zhì)接近25CrNiMo和25CrMnSi鋼系低碳合金鍛造鋼,具有可焊性。但由于滑靴出廠前進行過調(diào)質(zhì)處理,鉻含量高,在焊接修復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熱裂紋。為防止產(chǎn)生熱裂紋,需要采用低碳鋼焊絲鋪焊提高韌性;導軌表面需采用高強度鉻鎳合金焊條堆焊,來提高導軌表面硬度。
導軌面焊接后鋼淬硬傾向性大,材料組織發(fā)生變化,熱應力分布在焊縫周圍,需要采用低溫退火處理(570℃~600℃),來達到熱影響區(qū)和焊縫組織韌化效果。
2.2 導向滑靴的施工準備
(a)焊接設備:HC500交流逆變式CO2氣體保護焊機;直流焊機
(b) 焊絲型號:SLD-60 φ1.6合金鋼實心焊絲;
堆焊焊條:MG600(高強度鉻鎳合金焊條)φ3.2
(c)焊接預熱:火焰加熱至200℃~300℃。
保溫方式:保溫棉保溫。
(d)檢測工具:紅外線測溫儀、硬度儀、探傷儀、材料光譜分析儀。
2.3 導向滑靴的修復工藝流程
(a)焊前準備:先清理磨損表面油污及煤灰,檢查導軌面是否存在裂紋,用角磨砂輪把焊接部位打磨光滑。
(b)對需焊接的導軌面進行焊前探傷檢測,檢測無裂紋后方可進行焊接。
(c)預熱:對打磨好的滑靴需焊接表面用火焰進行預熱,除去焊接區(qū)周圍的水汽,焊接表面升溫至250℃~300℃,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表面溫度。
(d)焊接:將加熱好的滑靴放置在準備好的保溫棉上進行焊接,做好焊接保溫措施;滑靴導軌面采用多層多焊接法進行連續(xù)焊接,先用SJD-60焊絲堆焊至原有高度(-5mm)后,打磨平滑,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樣板校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導軌表層用MG600鉻鎳焊條堆焊5mm厚度(焊條需經(jīng)250℃烘焙1h),分3次堆焊完成;焊接表面要求平滑過渡,再用樣板效驗。
(e)保溫:待滑靴焊接完畢后,用保溫棉整體覆蓋進行保溫緩冷。
2.4 質(zhì)量檢測
對熱處理后的滑靴進行探傷檢測,檢測內(nèi)部組織是否存在缺陷,檢測外觀是否圓滑過渡,焊接尺寸是否超差,硬度儀檢測硬度:滑靴硬度HRC24-28;導軌表面硬度HRC35-42,如圖1、圖2所示。
3 齒軌修復方案及工藝過程
3.1 齒軌工藝分析
名稱:六節(jié)距齒軌。
圖號:CDB-01。
材質(zhì):42CrMo(合金結構鋼) 。
調(diào)質(zhì)硬度:280-320。
42 CrMo鋼系中碳調(diào)質(zhì)高強度鋼,可焊性較差。由于母材金屬中含碳量高,在焊接過程中,母材金屬的一部分要融化到焊縫金屬中去,致使焊層金屬含碳量增高,容易在焊層金屬中引起熱裂紋。為防止產(chǎn)生熱裂紋,需要采用低碳鋼焊絲,含碳量在0.15%以下。
42CrMo鋼淬硬傾向性大,焊接冷裂一般在焊后冷卻過程中(200℃~300℃區(qū)間產(chǎn)生),所以焊后需要采用緩冷措施來保證。
3.2 齒軌修復施工準備
(a)焊接設備:HC500Ⅱ交流逆變式CO2氣體保護焊機;直流焊機。
(b)焊絲型號:THQ-60c φ1.6 600MPa級低合金鋼實心焊絲。
THD212鉻鉬焊條:EDPCrMo-A4-03(焊后硬度HRC40-50) φ3.2。
(c)焊接預熱:井式爐內(nèi)加熱至250℃~300℃。
保溫方式:保溫棉保溫。
(d)檢測工具:齒面樣板、硬度儀、探傷儀、材料光譜分析儀。
3.3 修復工藝流程
(a)焊前準備:先清理齒軌表面油污及煤灰,割去斷裂部位,用角磨砂輪把焊接部位打磨光滑,焊縫周圍用鋼絲砂輪打磨出現(xiàn)金屬光澤。
(b)對需焊接的齒軌進行焊前探傷檢測,檢測無誤方可進行焊接。
(c)預熱:把打磨好的齒軌放置在熱處理井式爐內(nèi)升溫至450℃~600℃,保溫至一定時間達到焊接要求。
(d)焊接:將保溫好的齒軌從爐內(nèi)取出放置在準備好的保溫棉上進行焊接,做好焊接保溫措施;齒軌上平面采用多層多堆焊法進行連續(xù)焊接,先用THQ-60c焊絲堆焊至齒軌原有高度(-2mm)后,打磨平滑,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樣板校檢齒面。
3.4 齒軌質(zhì)量檢測
對熱處理后的齒軌進行探傷檢測,檢測內(nèi)部組織是否存在缺陷,檢測外觀是否圓滑過渡,焊接尺寸是否超差。硬度儀檢測硬度:齒軌硬度HRC28-32;齒面硬度HRC40-50,如圖3、圖4所示。
4 齒軌和導向滑靴的修復效果應用
并首批下井應用到采煤工作面的設備上,修復后的齒軌較原來的壽命提高30%,節(jié)省了由于齒軌磨損報廢購買新齒軌產(chǎn)生的費用3萬元/月,在時間上及時有效補充礦方的儲備,導向滑靴修復后較原來壽命提高15%,節(jié)省了由于導向滑靴報廢購買新齒軌產(chǎn)生的費用5萬元/月,修復工藝的成功實現(xiàn)了在復雜材質(zhì)和結構的條件下,通過焊接、預熱、熱處理及焊接環(huán)境等因素條件下,對不同材料磨損修復方案有了新啟迪,此焊接修復工藝不但在齒軌和導向滑靴應用,為節(jié)省資金和正常生產(chǎn)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武江.焊接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2]溫秉權.金屬材料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