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佳,程金梁,洪錦祥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3)
目前,交通的迅速發(fā)展,對瀝青路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其功能性也越來越多。改性瀝青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用于道路建設中[1],通常是將瀝青改性劑以干法直接投入到料倉中。瀝青改性劑一般為聚合物,聚合物改性瀝青能有效改善瀝青的高低溫性能和耐久性[2]。由于聚合物的種類很多,根據(jù)瀝青路面的實際問題,聚合物改性劑對瀝青性能的改善也各有側重[3]。常用的有高模量改性劑(EME)、高粘改性劑(TPS)、抗車轍劑(MB)、低溫改性劑(TLM)、全效能改性劑(AP)等。但由于聚合物與瀝青存在著配伍性,不同聚合物組成會影響到改性劑與瀝青的相互作用效果[4]。目前對不同功能型改性劑對瀝青的改性效果及其原因研究較少。
本文通過研究EME、TPS、MB、TLM、AP五種不同功能型瀝青改性劑對瀝青及混合料高低溫性能的影響,通過動態(tài)模量、疲勞壽命、車轍試驗、低溫小梁彎曲試驗進行對比分析考察不同改性劑的改性效果,并采用DSC從材料角度分析不同改性劑的主要組成特征,從而得出改性劑影響瀝青性能的關鍵因素。
(1)基質瀝青:SK-70#石油瀝青,性能指標符合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
(2)礦料:玄武巖集料和石灰石礦粉,由南京天印市政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拘阅馨碕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進行測試,集料的基本性能均符合JTGF40—2004要求。
(3)改性劑:EME、TPS、MB、TLM、AP,5 種改性劑均為市售。其中TPS為深黃色扁圓形固體顆粒狀,直徑約為2~3 mm,厚約為1 mm;其余4種改性劑為黑色短柱固體顆粒,長度約3~5 mm。
(1)AC-13C 型
EME、MB、TLM、AP四種改性劑適用的混合料級配類型為AC-13C,油石比為5.0%,級配見表1。集料加熱溫度175℃,瀝青加熱溫度160℃,混合料拌合溫度175℃,改性劑以直投法加入到拌鍋中。
表1 AC-13C混合料級配
(2)OGFC-13型
TPS主要功能是增大瀝青的黏度,提高瀝青與集料的連接作用,用于大空隙透水瀝青混合料中。其適用的瀝青混合料類型為OGFC-13,油石比為4.8%,級配見表2。集料加熱溫度和改性劑加入方法與其它4種改性劑相同。
表2 OGFC-13混合料級配
(1)動態(tài)模量試驗:采用IPC UTM-30型試驗機,按照AASHTO TP62-03試驗規(guī)范的要求,用意大利Controls旋轉壓實儀成型D150 mm×H170 mm的圓柱體試件,取芯并切割得到D100×H150 mm的圓柱體實驗試件。試驗溫度為45℃,試驗頻率分別為 25、20、10、5、1、0.5、0.1 Hz。
(2)四點彎曲疲勞壽命試驗:采用IPCUTM-30型試驗機,按照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成型400 mm×300 mm×75 mm的大車轍板,切割得到尺寸為380 mm×50 mm×63.5 mm的小梁試件。試驗溫度為15℃,加載頻率為10 Hz,目標拉應變取600με。采用連續(xù)偏正弦加載模式,恒應變控制,終止條件為初始彎曲勁度模量的50%對應為加載循環(huán)次數(shù)。
(3)車轍試驗:按照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的要求成型車轍板,尺寸為300 mm×300 mm×50 mm。采用QCZ-2型全自動車轍試驗儀測試動穩(wěn)定度和最大車轍深度。試驗溫度為60℃,輪壓為0.7 MPa,橡膠輪碾壓速度為(42±1)次/min。
(4)小梁彎曲試驗:采用IPCUTM-30型試驗機,通過低溫彎曲試驗測定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按照JTGE20—2011,將輪碾成型的車轍板用切割機制成尺寸為250 mm×30 mm×35 mm的棱柱體,作為瀝青混合料小梁試件。試驗溫度為-10℃,加載速率為50 mm/min。
(5)DSC分析:采用德國耐馳DSC214型差示掃描量熱儀測試改性劑能量變化狀態(tài)。試驗溫度為20~200℃,升溫速率為10℃/min。保護氣為氮氣,流量為20 mL/min,試樣量為5~10 mg,粒徑約 0.5 mm。
瀝青混合料的動態(tài)模量是指在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動態(tài)荷載作用下,材料應力與應變的比值[5]。瀝青混合料是一種粘彈性材料,其力學響應與溫度、加載頻率有較好的相關性[6]。本試驗中EME、MB、TLM、AP的摻量均占瀝青混合料質量的0.3%,TPS摻量占瀝青混合料質量的0.6%(下同)。不同荷載頻率條件下瀝青混合料的動態(tài)模量見圖1所示。
圖1 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45℃動態(tài)模量
由圖1可見:
(1)相同溫度相同頻率條件下5種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態(tài)模量大小順序為:EME>TPS>MB>AP>LTM,在 0.1 Hz的低頻動態(tài)荷載下?lián)紼ME的動態(tài)模量已大于2000 MPa,其它4種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態(tài)模量較小且接近。
(2)隨著頻率的增大,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態(tài)模量差異增大。其中摻EME和TPS的有較明顯的模量優(yōu)勢,摻EME、TPS、MB的在0.1 Hz時模量大于500 MPa,且10 Hz時模量大于2000 MPa,滿足高模量的要求。
瀝青混合料在荷載重復作用下呈現(xiàn)強度衰減是其自身疲勞損傷的一種表征,當疲勞損失與耗散能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疲勞破壞[7]。路面層優(yōu)異的疲勞性能是路面耐久性的保證[8]。對5種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四點彎曲疲勞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四點彎曲疲勞壽命
由表3可見:5種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疲勞壽命大小順序為:EME>AP>TPS>LTM>MB,摻高模量改性劑 EME 瀝青混合料的疲勞壽命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且其變異性較小,即在動態(tài)應力作用下,其應變衰減更緩慢,結構穩(wěn)定性更強;摻全效能改性劑AP的瀝青混合料疲勞壽命次之,由于全效能是對瀝青混合料高低溫性能皆有提高,故全效能改性劑AP應為復合型改性劑,它比改性性能單一的抗車轍劑MB和低溫性能改性劑LTM的耐久性較強;高粘改性劑TPS由于其混合料結構為OGFC型,空隙率較大,雖然改性劑具有較大的粘度,但其疲勞壽命居中,因此混合料結構也是疲勞壽命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瀝青混合料的車轍試驗是試件在規(guī)定溫度及荷載條件下,測試試驗輪往返行走所形成的車轍變形速率,以每產(chǎn)生1 mm變形的行走次即動穩(wěn)定度表示,它能較好地反映瀝青路面在高溫季節(jié)抵抗形成車轍的能力。5種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
由表4可見,5種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大小順序為:MB>EME>TPS>AP>LTM。在抗車轍性能方面,抗車轍劑MB有較大的優(yōu)勢,說明改性劑中有增強瀝青高溫穩(wěn)定的組分存在;摻高模量改性劑EME次之,說明提高瀝青混合料模量的同時,也能提高其抗車轍性能;摻AP和LTM的瀝青混合料動穩(wěn)定度相差不大,說明改性劑在兼顧低溫性能的同時,對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改善并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摻高粘改性劑TPS的性能居中,是由于OGFC為骨料嵌擠型結構,加之瀝青的黏度高,其高溫條件下瀝青的變形性較小,結構的高溫穩(wěn)定性較強。
瀝青混合料的彎曲試驗是對規(guī)定尺寸的小梁試件,在跨中施加集中荷載至斷裂破壞,由破壞時的最大荷載求得試件的抗彎拉強度,抗彎拉強度越大表示越不容易斷裂。由破壞時的跨中撓度求得瀝青混合料的最大彎拉應變,表征承受最大拉應力時的抗變形能力,兩者的比值為破壞時的彎曲勁度模量。5種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10℃小梁彎曲試驗結果
由表5可見知,在-10℃的低溫條件下,5種不同改性瀝青混合料表現(xiàn)出不同的抗彎拉能力。最大彎拉應變大小順序為:LTM>AP>EME>MB>TPS,其中摻低溫性能改性劑 LTM 的最大彎拉應變最大,說明改性劑的加入使瀝青混合料的低溫脆性降低、柔性增強,表現(xiàn)出較好的變形能力,但其強度僅為EME改性瀝青混合料的79%;EME改性瀝青混合料低溫下具有較大的抗彎拉強度,且EME改性瀝青混合料表現(xiàn)出彎曲勁度模量較大,驗證了其剛而硬脆的特點;最大彎拉應變最小的是高粘改性劑TPS改性瀝青混合料,原因在于其OGFC級配混合料空隙率較大,其強度較小,相對其他幾種易產(chǎn)生彎拉破壞;在低溫性能方面抗車轍劑MB和高模量改性劑EME并不占優(yōu)勢。說明改性劑在提高瀝青混合料高溫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的同時一般會抑制其低溫性能改善效果,反之亦然。
DSC試驗是測量在溫度變化條件下試樣和參比物的熱流差與溫度的關系,該熱流差能表征樣品隨溫度變化所發(fā)生的焓變,即當樣品吸收能量時,焓變?yōu)槲鼰?,當樣釋放能量時,焓變?yōu)榉艧?。在DSC曲線中,對熔融、結晶、固-固相轉變和化學反應等的熱效應呈峰形[9]。為從材料本身的角度區(qū)分5種改性劑,測試了改性劑在20~200℃之間的能量變化,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5種不同改性劑的DSC曲線
由圖2可見,在20~200℃的熔融曲線上,TPS沒有明顯的吸熱峰,其曲線近于一條直線,說明其為無定形態(tài)的物質。而其它4種改性劑均有明顯的吸熱峰,是含有結晶態(tài)的物質。LTM的吸熱峰在55℃附近,其主要聚合物基體可能為EVA,但EVA并不能對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有較好的改善,因此LTM可能只是以EVA為主要基體,加之其他彈性體聚合物材料產(chǎn)生改善低溫性能的效果。AP、MB和EME均在125℃附近出現(xiàn)吸熱峰,其對應的可能為PE類物質,但其吸熱峰面積不同,說明PE的結晶度不盡相同。其中MB在160℃附近還出現(xiàn)1個吸熱峰,說明MB中可能存在熔點較高的PP組分。AP在80℃和110℃附近分別出現(xiàn)1個階梯狀吸熱峰,其可能是PS或PMMA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而PS通常與SBS協(xié)同改性瀝青[10],提高瀝青及混合料的高低溫性能。結合混合料性能實驗可知,改性劑中可能存在SBS等此類彈性體[11],通過在瀝青中形成網(wǎng)狀結構從而改善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12],存在的PE和PP對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有改善[13]。
(1)高模量(EME)改性瀝青混合料具有動態(tài)模量高、抗車轍性能好的特點,疲勞壽命達到86 099次,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在低溫條件下表現(xiàn)彎拉強度較高,表現(xiàn)出剛而硬脆的特點??管囖H劑(MB)改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達到9186次/mm,具有較好的抗車轍性能。
(2)全效能改性劑(AP)和低溫性能改性劑(LTM)兩者在改性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方面有較大優(yōu)勢,其最大彎拉應變分別達到了2824、3684με,而在高溫性能方面并不突出。高黏度改性劑(TPS)由于能使瀝青具有較高黏度,加之OGFC混合料結構類型特點,其具有較高的動態(tài)模量和耐久性。
(3)改性劑在提高瀝青混合料高溫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的同時一般會抑制其低溫性能改善效果,反之亦然。改性劑中可能存在的SBS和PS對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有改善,存在的PE和PP對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有改善。
(4)DSC測試中的融熔溫度并不能準確地反映聚合物組成,加之瀝青與改性劑成分的復雜性,改性瀝青的作用機理用DSC測試尚不能精準地表現(xiàn)出來,還需進一步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