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南京“榮記狗牌竹音堂”第三代傳人孫光輝"/>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冷嘉誠
【內(nèi)容提要】:空竹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南京的傳統(tǒng)空竹手工藝匠人孫光輝自幼學習掌握了空竹的制作與表演技法,并接手了“榮記狗牌竹音堂”的老店招牌,向人們展示了空竹的悠久歷史與精湛技藝,為我們守住了歷史的傳承。
一聲低來一聲高,嘹亮聲音透碧霄。
空有許多雄氣力,無人提攜漫徒勞。
《水滸傳》第一百一十回中,宋江在受命征討方臘的路上看到有人玩空竹有感于宿太尉保舉之恩,以空竹比興而成此詩,空竹的特點玩法與宋江當時的心境巧妙結(jié)合,幽默而富有深意??罩駳v史悠久,相傳在三國時期,空竹便以其清脆嘹亮的竹音而作為把守城墻的士兵們用以鳴響警報的工具。
歷經(jīng)千載傳承,空竹在代代藝人工匠的手中得以留存并不斷創(chuàng)新。在南京城中,孫興榮創(chuàng)立的“榮記狗牌竹音堂”最負盛名,承至第三代,孫興榮老人的孫子孫光輝接過了這家百年老店的招牌。
今年49歲的孫光輝從孩童年代就在爺爺?shù)亩δ咳鞠聦罩裰品ê投犊罩窦妓嚠a(chǎn)生濃厚興趣。孫光輝5歲時便在人力木車床旁邊看著爺爺制作空竹,爺爺在車木頭的時候,年幼的他就在一邊幫忙腳踩車床。爺爺見他喜歡這門手藝,又是長孫,便將自己的手藝傾囊相授。十五六歲時,孫光輝就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木車床的使用和抖空竹技法,并接手了爺爺?shù)能嚹拘?,在三十年間從事著空竹的制作與表演工作?,F(xiàn)如今,孫光輝在南京民俗博物館提供的工作室里,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繼承人向人們展示了“榮記狗牌竹音堂”的悠久歷史與精湛技藝。
孫光輝師傅個子中等,身材微胖,唯一引人注目的,是一雙手藝人特有的粗糙的大手,正熟練地在一根根短竹竿上結(jié)實地捆上麻繩——這是抖空竹不可或缺的“抖桿”?!斑@是空竹,南京話叫抖嗡。”操著本地口音的孫光輝很樂意走出工作室的柜臺,為每一位游人展示自己高超的空竹技巧,一只透著古樸氣息的空竹在他的手中很快嗡嗡作響,上下翻飛,“這是‘猴子上桿’,這是‘滿天飛’……”除了展示自己的空竹技巧之外,孫光輝更愿意指導游人們“抖上一抖”。孫光輝說,國家為他們這些手工藝人提供免費的工作室,就是為了傳承民俗文化,所以他并不在意工作室里各類空竹的銷量,而是希望能讓每一位對空竹感興趣的游客盡可能地去體驗。
孫光輝演示空竹技巧
一張老照片不起眼地擺在在孫光輝工作臺的一角,那是他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表演時拍攝的。幾十年來,孫光輝曾經(jīng)為許許多多的國家、省、市級領導人表演空竹技藝,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表演當中,孫光輝在展示各種高難度技巧的同時,真正做到了零失誤?!袄显捴v‘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抖空竹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
然而,無數(shù)首長領導的鼓掌叫好卻沒有讓孫光輝自己和他的空竹事業(yè)的境遇發(fā)生好轉(zhuǎn)。
空竹作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繼承人在60歲后每年能領到2000元的補貼,除此以外就是博物館提供的每月幾百元飯補以及一個幾平方米的工作室。在市場經(jīng)濟浪潮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困難重重。領導考察對于孫光輝和其他和他一樣的手藝人來說,只能為他們帶來一時的話筒與聚光燈,而在這短暫的浪潮過后,他們的生活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孫光輝說:“領導們來參觀我表演然后就走了,他們還是他們,我還是我?!边@也是很多非遺傳承人的真實寫照。
孫光輝的“竹音堂”日子也不好過。傳統(tǒng)空竹的制作技法十分復雜,從選料、竹料的浸泡處理、零件組合到后期加工,每一個步驟都跟著季節(jié)走,一個空竹制作下來需要花費一年時間。而隨著新技術(shù)的興起,在工廠中批量生產(chǎn)這種結(jié)構(gòu)并不復雜的玩物易如反掌。
孫光輝為游人表演抖空竹
孫光輝以車木制空竹,沿襲了南京地區(qū)的傳統(tǒng)工藝,前后大小共78道工序,均為手工完成。在材料的選擇上,要選用不易受蟲蛀、有韌勁的老毛竹。將毛竹的竹黃、竹青刮掉,然后從竹節(jié)處把毛竹鋸成段,和模具一起放在水缸里浸泡一周,以增強韌性,便于后期加工。等竹段和模具都泡好后,把竹段放進模具,上車床制作出空竹的框。制成的框又要再次用水浸泡。到了夏天,孫光輝在泡透的竹框上刻上一個個孔,即“刻門子”。門子刻好后掛起來晾干,然后再上麻、風干,一兩個月后再手工把框兩邊的水花板材按大小密封。全部做好后,又開始熬膠、“鋸檔”、“上檔”。上檔的質(zhì)量決定了空竹的音質(zhì),木檔挨得越緊,吹的越干,氣室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響亮。將雛形打磨光滑后,就已經(jīng)十二月了。下一道工序,是開始組裝空竹。組裝時一定要用熬得十分稠的骨膠,全都組裝好后還要對零件的平衡性進行校正,否則就會出現(xiàn)“甩頭嗡”。臨近年關(guān),孫光輝全家忙著在空竹上打“榮記狗牌竹音”的烙印、貼紅紙。接下來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把骨膠放在一個大鍋里熬稀,再把空竹一個一個放進去進行最后的灌膠,使空竹更美觀、更密封、更牢固,發(fā)出的聲音更脆更響。然后一個一個掛在繩子上,等著過年銷售。
“現(xiàn)在工廠里塑料的一天能做2000個,我一天一個都做不出來,所以塑料的便宜,木質(zhì)的貴?!毕啾扔趧虞m幾百元的純手工空竹,游客顯然更愿意花費遠低于它們的價格進行對空竹的即興體驗。手工制作的空竹則更多的作為一些老人們回憶童年的收藏品。
工業(yè)化對手工作坊的沖擊無疑是毀滅性的。技術(shù)的革新是歷史的必然,但作為技術(shù)以外的東西——比如傳統(tǒng)工藝所蘊含的雙手的溫度,及其背后的文化積淀,是值得保護的?,F(xiàn)在,孫光輝用來制作空竹的許多傳統(tǒng)原材料,如用來給空竹封膠的骨膠已經(jīng)越來越難進貨,而工廠的機器卻整日轟隆不停。
作為“榮記狗牌竹音堂”第三代傳人,孫光輝從小時候起跟隨爺爺孫興榮學藝,而如今的他卻沒有接班人。孫光輝的女兒今年24歲,剛剛參加工作,父親尊重了她的意愿,所以她并沒有從孫光輝手中繼承祖?zhèn)骷妓?,只在閑暇時來到博物館內(nèi)幫父親照看工作室。孫光輝從未收過其他弟子,沒人愿意學,孫光輝也沒條件教?!斑@門手藝我是想發(fā)揚光大,沒人學啊。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學成的,在我這干個三五年,我沒工資給你發(fā),誰不要吃飯?”孫光輝的爺爺孫興榮,當年為了“混口飯吃”才向師傅學藝,而現(xiàn)如今又有誰會來在乎這碗“冷飯”呢。
祖?zhèn)鞯募妓嚭罄^無人,孫光輝雖說無奈卻也釋然:“干這個這么多年了,一方面是從小學藝,沒有接觸過別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爺爺?shù)囊痪湓挘鎮(zhèn)鞯氖炙嚥灰谖疫@一代失傳。我把自己的責任完成好就可以了,下一代就沒有嘍。”
很多非遺都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而來,而如今,這些曾經(jīng)賴以生存的手藝成為可有可無的替代品,它不再能支撐手藝人的生活,沒有市場也無可厚非,但守住民族文化是國之大計,物質(zhì)的高速發(fā)展絕不能成為遺忘傳統(tǒng)的遮羞布。幸而在我們周圍還有著和孫光輝一樣,對自己的事業(yè)充滿了單純熱愛的匠人,他們在時代的湍流中停下腳步,為我們守住歷史的傳承,愿他們的“許多雄力氣”不再“漫徒勞”。
(責任編輯:席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