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李永花,李雪,李曉菁,劉繼偉
(1.北京市獻血辦公室,北京 100088;2.北京大學 社會學系,北京 100871)
每年,獻血淡季和用血高峰的同時到來,往往給采供血機構和用血醫(yī)院帶來較大壓力。既往研究關注團體獻血的動機和政策型獻血的指令作用,希望擴大淡季時的血液來源,但往往忽視了輿論在淡季獻血中所起的動員作用[1]。本研究采用目前先進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通過分析淡季獻血動員輿論的特點,對淡季獻血動員工作的開展提出建議。
檢索2014年至2016年正式媒體、網(wǎng)絡新媒體以及貼吧中關于北京淡季獻血動員輿論的大數(shù)據(jù)。本研究中正式媒體的獻血輿論由《新京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電子版和央廣網(wǎng)關于北京淡季獻血動員的報道組成。網(wǎng)絡新媒體中的獻血輿論是由除上述正式媒體外,百度新聞中關于北京淡季獻血動員的報道構成,其中包括微信公眾號、小眾網(wǎng)站和個人自媒體等網(wǎng)絡新媒體。民眾的獻血輿論主要由百度貼吧中關于北京淡季獻血的討論組成。
利用八爪魚采集器,設計網(wǎng)絡爬蟲,圍繞“北京淡季獻血”主題,對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
使用質性分析工具MAXQDA軟件和NLPIR中文分詞系統(tǒng),對大數(shù)據(jù)文本進行分類、編碼、建庫[2-5]。根據(jù)對獻血動員輿論的文本進行語義抽取的結果,將動員獻血輿論分為理性動員輿論、關系型動員輿論、政策和組織型動員輿論與災難和偶然事件動員輿論四種類型,分析淡季獻血動員的四種輿論類型的比重,如圖1。
圖1 獻血動員輿論分類
以2014和2015年北京市團體獻血所占比重(圖2)為例,在每年的12月至2月、7月至9月團體組織自愿獻血比重都高于其全年平均獻血比重(11%),說明在獻血淡季時期,團體組織獻血的作用不容忽視[6-7]。
圖2 2014年和2015年北京市團體獻血比例(%)
(1)淡季時政策組織型動員和關系型動員并重。如圖3所示,淡季獻血動員輿論中政策和組織型動員占比36%,與關系型動員(36%)并列成為兩種最重要的動員輿論類型。災難或偶然事件動員占比20%,理性動員輿論占比8%。
圖3 2014-2016年淡季獻血動員輿論分布圖
(2)不同渠道輿論的淡季獻血動員差異。政策和組織動員型輿論在淡季獻血中扮演重要角色。考慮到政策和組織動員輿論占有的比例在不同的媒體宣傳中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我們對正式媒體、網(wǎng)絡新媒體和貼吧三種來源的輿論進行探索,分析淡季獻血動員中這三種來源的輿論呈現(xiàn)怎樣的特點[8]。
如圖4所示,在獻血淡季,網(wǎng)絡新媒體動員輿論中關系型動員占40%,在四種動員類型中居于首位,政策和組織動員型輿論位居第二(30%)。正式媒體在獻血淡季依舊是政策和組織動員輿論的主要陣地(占54%),另有近1/3的動員為災難和偶然事件動員。貼吧中民眾的動員輿論依舊以關系型動員(37%)和理性動員(30%)為主[9]。
圖4 不同渠道淡季獻血動員輿論類型構成
淡季獻血是獻血動員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大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顯示,政策和組織獻血動員輿論對維持血液供應充足起到重要作用,正式媒體在政策和組織動員方面發(fā)揮了主力作用。
通過政府的行政指導來督促各區(qū)及轄區(qū)內的單位、社區(qū)做好無償獻血的宣傳和組織工作[10]。這有別于過去的指令性計劃獻血,政府并不是下達獻血指標,而只是要求各區(qū)及轄區(qū)內單位做好獻血宣傳、動員招募、獻血組織工作,提高其對獻血工作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
預約獻血是對已知血型的獻血者,在約定時間、約定地點,進行有序的無償獻血活動,以保證臨床用血的獻血模式。預約獻血可以根據(jù)臨床用血需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血液采集工作,有效避免供血不足、偏型、血液庫存暴滿以及血液浪費等問題,同時也能為獻血者提供更加方便、優(yōu)質、溫馨的服務[11]。預約獻血是國內外公認較為理想的獻血模式,目前只有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實施或正在實施,北京市已經(jīng)開始采用預約獻血模式。建立預約獻血模式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完整、齊全的獻血者檔案體系,并實行計算機網(wǎng)絡化管理。
淡季獻血的輿論動員中,網(wǎng)絡新媒體和個人輿論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獻血管理機構和采供血機構要進一步拓展宣傳渠道,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加大對無償獻血知識普及和法律法規(guī)宣傳力度,才能切實鼓勵和動員更多組織和個人參與到淡季無償獻血中,以應對獻血淡季易出現(xiàn)的血液不足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