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希
書寫自己的閱讀史,梳理自己的閱讀歷程,驚覺自己已走了三十六年的人生路。書是我的人生軌跡,而我的人生也猶如自己所讀過的書一般,那些讀過的書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印記在我的人生中,或清晰,或模糊。
我的父母都是礦山工人,是那個時代令人羨慕的雙職工家庭。父親是我的閱讀歷程中的第一任老師,雖然他只是一個初中生畢業(yè)生,但他深深地懂得讀書的重要性。父親專注于引導我閱讀,在那個普遍以吃飽為標準的時代,父親每次外出都會給我購買書籍——《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寓言故事》……特別記得那套《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書價整整四十七塊錢,在那個年月相當于父親一個月的工資了。
小學時期, 我最愛的禮物就是書,記得一年生日,舅媽問我想要什么禮物?我想也沒有多想就回答我想要幾本書,媽媽在一邊有點責怪地看著我,在那個物質都還很貧瘠的時代,我突然一下明白,媽媽其實希望我問舅媽要幾件衣服之類的東西,可以幫家里省點開支,可是媽媽也沒有堅決地制止我,任由舅媽帶我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了少兒版的《水滸傳》和《西游記》。
同樣的事又一次發(fā)生在我和外婆之間,那年外婆要去成都走親戚,臨出門問我要什么?我又是同樣的回答:“我想要書?!眿寢層衷谝贿厽o奈地看著我。外婆此行帶回了我小學時期最愛的一本書名叫《新編兒歌》,那是多么奇幻的旅程,那些奇思妙想的兒歌如一幅幅奇異的畫卷在我眼前展開。最后書被我讀得脫了線,媽媽又用針和麻線重新幫我裝訂起來。后來,三十歲的我讀到謝爾·希爾費斯坦的《閣樓上的光》,我猛然發(fā)現(xiàn)多么像九歲那年的《新編兒歌》,于是三十歲的我又瘋狂地愛上了《閣樓上的光》。
初中時,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幸運的是,外婆出身地主家庭,解放前曾接受過完整的中學教育。外公也是解放前就讀過高?。ㄐW五年級)。我在他們的大房子里四處尋覓,在一個小房間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書,其中有很多舅舅們讀初中、高中和師范時的語文課本。我如獲至寶,一本一本地讀。除了這些語文課本,偶爾還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獲,其中最難忘的要數《林肯的母親》。這本書講述了林肯的幼年、少年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的生母和繼母對他一生的發(fā)展所起到的巨大影響,平凡的林肯成長中的努力和奮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師范時,我最愛的學科是《教育學》《哲學》和《心理學》,厚厚的一本《教育學》被我分割成薄薄的四本,隨身帶著,不停地翻閱。在師范學習期間,我始終對這三門學科保持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這三門學科的成績一直是全年級第一名。
2001年師范畢業(yè),那時的閱讀充滿了實用性。讀《楷書要論》,是為了把字練好去參加全市的教師技能大賽;讀王崧舟老師所著的書,是為了參加全市的語文公開課競賽……回首那幾年的閱讀,我的閱讀算不得真正的心靈閱讀,只是為實用而讀。那幾年,閱讀對而我言,實際上喪失了影響生命的能力。幸運的是,在這期間我仍然遇到了一本對我生命影響至深的書——《荊棘鳥》。梅吉看似隱忍而克制的表面下,有一顆堅韌的心。
后來,我要做母親了,在即將成為母親的這一年,我又一次邂逅了自己的心靈之書——《朗讀手冊》。讀著這本書,我一頭扎進了兒童閱讀推廣的世界,從此就無法自拔。這本書被我反反復復地讀了多少遍,我已經記不清了。反正書已破皺了,書頁四周的空白處已被寫上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生子后回歸工作的我,新接手了一年級。我暗暗決定要從這一批學生開始,進行兒童閱讀推廣。選定了這個目標,我開始為此而準備。從當當網上買來一箱一箱的書,老公成了我的搬運工,把書一箱一箱地扛回家來。
讀著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看到一位平凡而堅定的老師,她堅定而執(zhí)著地行走在兒童閱讀推廣的路上。挑燈夜讀,一口氣讀完了她寫的《班級日志》,順著她的書找到了親近母語題組的“點燈人系列叢書”,周益民老師的《兒童閱讀與為了兒童的閱讀》、徐冬梅老師的《談兒童閱讀與母語教育》……這一本本點燈人的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語文教學。特別是讀到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我忍不住責問自己:“過去近十年時間,你到底教給了學生什么?就是一本又一本的語文書嗎?”在思索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此時的我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語、優(yōu)美的板書、自然親切的教態(tài),可以上好供他人觀賞的公開課。但也僅限于此,我沒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沒有系統(tǒng)的教育方法,也沒有厘清自己的語文教學究竟路在何方。從這些書中我感覺自己找到了方向,推廣兒童閱讀從此就是我終生的事業(yè)。除了讀這些先行者的書籍,我還讀了《說來聽聽》《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世界圖畫書與經典》《閱讀兒童文學》《給孩子100本最棒的書》《共讀繪本的一年》《騎鯨之旅》《二十一世紀繪本課堂》《兒童的文學世界——我的文學課》等一系列兒童閱讀方面的專業(yè)書籍。
當然,要推廣兒童閱讀,自己首先要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國際大獎小說系列、彩烏鴉系列、羅爾德·達爾作品典藏、謝爾·希爾弗斯坦、《夏山學?!贰ⅰ洞斑叺男《苟埂贰€有無數的繪本,《彩虹色的花》《轱轆轱轆轉》《可愛的鼠小弟》《爺爺一定有辦法》《敵人派》《小黑魚》《親愛的小魚》《花婆婆》《小威向前沖》……太多太多了,書柜里的書成倍增長,一個書柜放不下,又買一個書柜,兩個書柜放不下,就把家里的擺件都收起來,能放東西的地方都放上了書。一個又一個的擺件都被收到了角落里,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在了購書上。幸好有一個同樣是搞教育的老公,從來沒有埋怨過我,一直在我身邊支持著我。
2011年9月,休完產假回到學校的我開始了兒童閱讀推廣歷程。一學期給家長們寫出了十四封信,我們開展每日一誦、每日一聽、每周一次班級讀書會等系列讀書活動。我還與敘永縣圖書館取得聯(lián)系,發(fā)起了“梁門讀書會”公益讀書會,共有四十多個志愿者,每個周末進行公益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這期間我嘗到了推廣兒童閱讀的艱難,也嘗到了推廣兒童閱讀的幸福。
這兩年又讀到了《認得幾個字》《明朝那些事兒》《最后一個匈奴》和中國當代獲獎兒童文學作家書系以及《傳習錄》《萬歷十五年》《大清留美幼童記》《香港小學教師文學教學研究》……
這兩年讀了更多的繪本,我甚至還讀了數學類的兒童書籍:數學小子叢書、從小愛數學叢書、數學幫幫忙叢書,還有科普類的妙想科學、創(chuàng)意百科翻翻翻……
2013年我到了一所新學校,接觸到了新教育,閱讀又打開了一扇窗口?!吨煊佬陆逃≌Z》《我的閱讀觀》《哲學與人生》《文心雕龍講疏》《教育學的文化性格》《中國美學十五講》《詩論》《怎樣寫作》《給教師的建議》《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我是一支愛寫作的鉛筆》《創(chuàng)造一間幸福的教室》《故事知道怎么辦》《蛙》《檀香刑》《莫言自選文集》《給教師的二十把鑰匙》《培養(yǎng)孩子從畫畫開始》……直至最新入手的《孩子的早期閱讀課》《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教師閱讀地圖》《24節(jié)氣誦讀古詩詞》《目送》……
我按新教育推出的幼兒和小學生基礎與推薦書目,分批購入兒童讀物。認真閱讀后,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隨著兒童閱讀的推廣,中國的原創(chuàng)圖書開始百家爭鳴,一批批好書開始涌現(xiàn),我讀到了《武松打虎》《拔蘿卜》《小豬奴尼》一批優(yōu)秀的國內原創(chuàng)圖畫書。今年還帶著班上的孩子讀《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跟著孩子們一起背《中華經典素讀本》。
為增強自己的班主任管理水平,我還閱讀了《正面管教》《為師之鑒》《教師應該掌握的懲戒藝術》《PET父母效能手冊》《這樣跟孩子定規(guī)矩,孩子不反感》……
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淺薄,越讀越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太多。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讀的書很多,但現(xiàn)在這個速度過快,心太急未必是好事。但自己讀得太快,無異于牛嚼牡丹。需要慢下來,精心地品讀一本本書,等等自己的靈魂。
在這個充滿抱怨的時代,我不想抱怨,我想努力做好自己。在這樣一個時代要想做好自己,首先要充實自己,唯有內心充實,才能在這個世界里保持自己精神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