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冬英
【摘要】當前農(nóng)村小學中的留守兒童所占比例較高,教師要關心、教育、引導、幫助留守兒童,通過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加強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心留守兒童日常生活,讓留守兒童快樂成長。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快樂成長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7A-0086-01
留守兒童在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小學所占比例很高,2017年春季我校留守兒童81人,留守率26%;2017年秋季我校留守兒童108人,留守率34%。如何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關系到農(nóng)村小學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那么,教師應如何關心、教育、引導、幫助這些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呢?
一、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
留守兒童大都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jiān)護、撫養(yǎng)。這些年長的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沒有辦法對留守兒童進行日常的學習輔導,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留守兒童的家庭作業(yè)不能按時按質(zhì)完成,學習成績上不去,使之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我校六(2)班的12名留守兒童,只有兩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處于班上的中等水平,其他10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十分糟糕,語文、數(shù)學成績都在二三十分以內(nèi)。面對這樣的留守兒童,教師在課余時間要輔導他們的日常學習,幫助他們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啟發(fā)他們專心聽課。平時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上有進步要及時在班上表揚、激勵他們。
二、關心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留守兒童大都缺少父愛和母愛,平時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他們放學回到家中,往往不聽監(jiān)護人的勸導和教育,甚至頂撞長輩。在學校也經(jīng)常不聽教師管教,并有違反校規(guī)的行為和現(xiàn)象。特別是留守男生,自制力差、脾氣暴躁,稍有不合就與同學爭吵或打架,造成很不好的影響。教師必須對他們進行長期、潛移默化的法制安全教育,通過開展班會、故事會、少先隊活動等,幫助、引導、教育留守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引導他們在校與同學團結(jié)互愛,回到家里敬老愛幼。
三、關心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成長期,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教師像太陽一樣給他們陽光和溫暖。平時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與外界缺乏交流,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教師要經(jīng)常給他們上心理健康課,教給他們一些生活的減壓方法,幫助他們?nèi)谌氚嗉w這個大家庭之中,讓他們向“三好學生”學習,引導他們與學習好的學生交朋友,讓他們漸漸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zhì),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溫暖。
四、關心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
只有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生活需求得到保證,他們才會健康成長,才會安心學習。我校留守兒童小歐開學之初經(jīng)常不按時到校上課,他母親多次送他到學校,他都緊緊拉著母親的手,不愿進教室。后來,班主任與他交朋友,幫他解決打飯、午休用品等困難,與他建立了友誼。其后,他告訴班主任,他父母離異后,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也外出打工,他擔心自己在家的生活沒依沒靠。后來班主任與他父母、伯父商量,由他伯父照顧他的日常生活,從根本上解除了小歐的后顧之憂。之后,小歐安下心來認真學習,并取得了班上的中等學習成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需要教師放慢腳步,細心傾聽留守學生的心聲,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這樣留守兒童才會像雨后春筍一樣茁壯成長。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