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枝 謝丹焰
威廉·勃特勒·葉芝(1865-1939)是愛爾蘭詩人、劇作家、“愛爾蘭文藝復(fù)興運動”的領(lǐng)軍人物,曾于1923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shù)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他汲取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而不流于鋪張,融合現(xiàn)代派的新穎和奇幻而不失之晦澀”。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又共同獲得了著名的古騰堡詩歌獎。葉芝在世時可謂風光無限,對讀者而言,他的名字就意味著不朽,他那一首首充滿靈性的詩篇早已跨越時空,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了解他的人都深知,如果不是一位紅顏知己、如果不是那糾結(jié)詩人一生的愛情,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葉芝。
1889年,時年24歲的葉芝認識了性格開朗、才華橫溢的愛爾蘭絕代佳人莫德·岡小姐。她是一位熱衷于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岡小姐非常仰慕葉芝早年詩作《雕塑的島嶼》,并且主動和葉芝結(jié)識。她身段修長、皮膚白皙、面容姣好,一頭濃密的金發(fā)動人心魄。葉芝曾用詩意的語言記錄下他第一次見到岡的情形:“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陽光的花瓣。”葉芝深深地迷戀上了這位妖嬈美貌的女性,把她稱贊為海倫轉(zhuǎn)世,而這個女人也極大地影響了葉芝以后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生活經(jīng)歷。她是葉芝愛情詩的靈感,也是詩中的靈魂人物;她既是超凡脫俗的鮮艷的玫瑰,是所有美的再現(xiàn),也是人世間一切美好精神的象征,甚至是美麗的國度愛爾蘭的化身。葉芝有著頎長的身材、英俊的臉龐,憂郁的詩人的氣質(zhì),是許多年輕女性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但在葉芝的眼里:世間縱有百媚千嬌,我只鐘情你這一種。戀愛中的他頻頻獻詩于岡,還常常邀請岡參加社交派對。人們都說他們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經(jīng)過兩年密切的交往后,葉芝向?qū)〗闱蠡?,但遭到婉言謝絕。從此,他“愛情的煩惱”就開始了,他掉進絕望的愛河中。岡理解他,喜歡他,崇拜他,但獨獨不愛他。岡不僅貌美如花,更令人欽佩的是,她是愛爾蘭民族自治運動的骨干,她的愛傾注在為之獨立而奮斗的愛爾蘭。葉芝之所以參加此項運動,除卻信念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岡如癡如醉的愛。他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我從未見過世間有如此美麗的女子。那種美只存在于名畫、詩歌里或者某種傳奇般的過去。”
墜入愛河而不能自拔的詩人筆端不斷流淌出美妙的詩行,以慰藉心中的失落和不甘。就因為岡小姐曾隨意提起過她來生情愿做一只白鳥,在海岸和島嶼的上空自由地翱翔,他就心甘情愿地陪她一起化作白鳥,在海上浪花里嬉戲、歡笑,雖然詩人心中因無望的愛情而溢滿了憂傷。由此他的名篇《我愿我們是大海泡沫上的一雙白鳥》應(yīng)運而生。詩人說他只愿做一只白鳥,在大海的泡沫上與岡相依相伴,比翼飛翔。他不要流星的光亮,也不要黃昏低低地掛在天際的藍星閃耀的光芒,因為“我的愛人啊,它的光芒喚醒了我心中永遠不滅的悲傷?!边@首寫給岡小姐的情詩看似浪漫愉悅,但對照他不能如愿的現(xiàn)實,詩中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苦楚。在全詩中,詩人象征手法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意象密度也令人羨慕,如:白鳥、大海的泡沫、 藍星、露珠、百合、玫瑰、火焰。詩中的百合象征著男性,而玫瑰則是女性的化身。葉芝深知:愛,無所謂對與錯,如果無緣,前世五百年的修煉也只能換來驚鴻一瞥,一如他這朵百合,即使化作海上的泡沫,也難以贏得玫瑰的芳心。
1903 年,岡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這一年,葉芝懷著一顆破碎的心,在絕望之下,啟程去了美國。然而,他的心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愛爾蘭,離開過他夢牽魂繞的莫德·岡。無數(shù)次的被拒絕都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對愛人的一片深情、無愿無悔的付出和不求回報。每當岡遇到困難和悲傷,他便像一棵參天大樹為他心愛的玫瑰擋風遮雨。1916年岡的丈夫因參加復(fù)活節(jié)起義而被英政府處以極刑。面對痛苦不堪的岡,詩人下定決心哪怕孤寂一生,窮其一輩子,也要讓所愛的人獲取幸福。1917 年,葉芝發(fā)表了詩集《庫爾德野天鵝》,那靈感四射,近乎完美的詩藝使葉芝登上了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盛名之下,底氣十足的詩人又向成為遺孀的岡求婚,在《詩人致其所愛》中葉芝寫道:“我用恭敬的雙手/獻給你充滿我無窮夢想的詩集/我獻給你我熱情的詩章?!笨墒窃俟Ь?,再熱情也無濟于事,岡對葉芝的真情、才情、人品看得極為珍貴,卻獨獨對他產(chǎn)生不了愛情?;蛟S她只愛她逝去的丈夫,像葉芝一樣也是一顆癡情的種子,所以,她帶給葉芝的痛苦、煩惱和絕望是避免不了的。把心都掏給她的詩人終于在悲涼中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郁悶。在《別把心全掏盡》中,詩人告知癡情的人們:“別把心掏盡,一切可愛的人和事物都不過是短暫的樂事,把心全給了人家的人必將慘敗?!本腿缤约阂粯樱瑹o論他怎樣地努力,無論他取得多么輝煌的成就,無論他是怎樣的璀璨奪目,他只能打動無數(shù)崇拜、愛慕他的女性,然而,莫德·岡卻超乎尋常的淡定。即便如此,葉芝依舊把大量的情感傾注在岡的身上,明知無緣卻欲罷不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葉芝和岡都已韶華不再,于是他又寫下充滿柔情密意的詩作:《當你老了》。詩人表白道:“當你老了,兩鬢斑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慢慢讀起,追憶那當年的眼神,/神色柔和,倒影深深。/多少人愛慕你青春嫵媚的身影,/愛過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而惟獨一人愛你那朝圣者的心,/愛你日見衰老的滿面風霜?!睍r光流逝,美人遲暮。詩人此時對她的描寫生動逼真:人老了,兩鬢也已斑白,瞌睡沉沉,連在爐邊讀書也是倦意濃濃,緩慢無力。是的,多少人出于真情或假意都曾因為你的美麗容顏而愛過你,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可是唯有一個人更愛你的那顆朝圣者的心!這顆心體現(xiàn)了岡追求民族獨立,甘為這崇高的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精神,這也正是她不為葉芝心動,而熱愛并嫁給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見,詩人不僅愛她的絕世美貌,也愛她的愛國情操,她的獻身精神,所以對她的深情厚誼才會歷久彌堅,終生不渝。詩人葉芝告訴岡:陌上盡是看花客,真賞寒香有幾人?當你那青春嫵媚的倩影不復(fù)存在的時候,多少人都會舍你而去,不再過問你的結(jié)局。我,只有我會“愛你日見衰老的滿面風霜”,不計較你當年的無情,在你丈夫離世后繼續(xù)關(guān)心你,呵護你,給予你一生一世不變的愛戀。詩中第二人稱的妙用恰到好處,詩人親昵的口吻已然將莫德·岡視為自己的妻子,用疼愛的語氣和愛人聊天,慰藉著風華已逝的莫德·岡。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愛人對詩人的愛戀視而不見,但在詩中葉芝成就了自己的愛情和詩藝。如今,根據(jù)葉芝同名詩作改編的歌曲《當你老了》已成為經(jīng)典名曲,傳唱在無數(shù)愛戴詩人的讀者的心田。
這就是有著崇高情感的葉芝,一個來自美麗國度的浪漫詩人。愛爾蘭可以沒有那迷人的風笛,卻不能缺少葉芝那激越跌宕而又柔情似水的詩行。它穿越了悠遠的時空,給人以華麗、靈性以及清澈如水的心靈的洗滌和美的激賞,使人仿佛見到了那用文字締結(jié)的詩意的天堂。沒有人不為他的詩行而感動,卻打不開美人的心扉??蓱z的為她而生并且甘愿為她而死的“白鳥”最終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情感的歸宿,只能流浪著,飛翔著,飛進讀者的心房;可惜他真正想要感動的是他迷戀一生的莫德·岡。盡管他的文字如冬日暖陽,卻無法溫暖和打動美人。她可以任意令葉芝陷入痛苦的深淵,也可輕而易舉地令他脫離淵底,重新點燃喜悅的火花。對他而言她既是他的天堂,也是他的地獄,她決絕地轉(zhuǎn)身離去,只留給詩人一個夢幻的影子,令他追趕終生卻只能像詩中的百合那樣孤寂綻放,獨自凋亡??蓢@我們的詩人,一輩子追求愛情卻一無所獲;可敬我們的詩人用癡情吟誦出一首首不朽的詩篇,從而成就了一段凄美卻又化作佳話的愛情絕唱。
(作者介紹:汪玉枝,華東師范大學(xué)外語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謝丹焰,華東師范大學(xué)外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