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呼嘯山莊》這部小說里面塑造了兩個典型的悲劇人物,也就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這兩個人分別在成長的過程不斷產(chǎn)生人格的異化,特別是內(nèi)心世界逐漸出現(xiàn)一些扭曲的現(xiàn)象,將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逐漸走向背離自我真實愿望的路徑。從本質(zhì)上看,這也是社會階級差異、家庭差異所產(chǎn)生的矛盾,希斯克利夫瘋狂報復(fù)和殘忍不仁,最終也是人格扭曲后產(chǎn)生的自我迷失。
關(guān)鍵詞:呼嘯山莊 自我背棄 悲劇根源
一.凱瑟琳對于自我的背叛
在小說當中,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是從小就萌發(fā)的,不過希斯克利夫是凱瑟琳的父親在利物浦撿來的流浪兒。所以他們兩人之間的身份是有著一定的差異,不過他們之間卻有著非常多的性格相似點,從小她們的性格之間就是兩小無猜,而且青梅竹馬,性格上面的相似點也讓他們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基礎(chǔ)。由于希斯克利夫從小就是一個流浪兒的身份,因此,在小的時候經(jīng)常在凱瑟琳的家中受到其他人的欺負,不過凱瑟琳卻從來沒有看不起希斯克利夫,反而把希斯克利夫作為自己一個非常好的朋友進行交往。在小說當中,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長期的在一起游玩,小說里面講到她們一大清早就會到荒原那里奔跑,一起干活一起玩。不過他們這樣的一種關(guān)系,最后卻沒有讓凱瑟琳留在希斯克利夫的身邊,實際上也是因為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之間存在的這種身份差異。
小說不斷地體現(xiàn)出凱瑟琳對于希斯克利夫的深刻愛意,但是卻沒有辦法讓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真正的走在一起,凱瑟琳為希斯克利夫承受了過多的打罵,但是凱瑟琳對于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卻從來沒有被動搖過。最后凱瑟琳選擇里沒有和希斯克利夫一起,這個從本質(zhì)上來看是凱瑟琳對自我真實想法的背叛。
由于凱瑟琳因為經(jīng)歷了一次特殊的造訪,所以他對于希斯克利夫蘭也不再有那么強烈的愛意,她不再是一個非常野蠻的女孩子,而選擇打扮的像淑女一樣,因為凱瑟琳意識到自己還是一個出身于貴族的女子,所以凱瑟琳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貴族的男子結(jié)合在一起,而拋棄了流浪兒出身的希斯克利夫。在這個變成淑女的凱瑟琳面前,希斯克利夫覺得非常的自卑,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出生是十分卑微的,而現(xiàn)在的凱瑟琳已經(jīng)不再和自己一樣,而是一個貴族的女子了。所以凱瑟琳實際上選擇了和林頓在一起,這是符合了他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但是從本質(zhì)上看,凱瑟琳應(yīng)該選擇和自己感情和趣味更加相投的希斯克利夫,不過因為自己的出身是比希斯克利夫更高,所以凱瑟琳還是選擇成為了貴族家里面的女子,這一點實際上也是凱瑟琳對自己真實感情的一次最為嚴重的背叛。
凱瑟琳選擇嫁給林頓,是因為林頓有著非常富裕的家境,家庭里面衣食無憂,不需要考慮太多煩惱,而且林頓對于凱瑟琳也有著強烈的愛意,雖然凱瑟琳和林頓之間并不是非常密切的感情聯(lián)系,當是凱瑟琳考慮到林頓殷實的家境,所以決定和林頓在一起,這樣的選擇是一種現(xiàn)實的選擇,不過凱瑟琳也因此拋棄了自己最為真實的愛情。在遇到林頓之前,凱瑟琳實際上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感情是非常強烈的,但是在遇到林頓之后,她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是追求榮華富貴,而并不是真實的愛情,所以她寧可避開自己真實的愛情,而選擇和富裕家庭的男子結(jié)合,也不會和出身卑微的希斯克利夫在一起。
凱瑟琳是非常清楚自己是喜歡希斯克利夫,也了解希斯克利夫?qū)ψ约旱膼矍槭欠浅U鎸嵉?,但即便如此,凱瑟琳依然是選擇和林頓在一起。在小說當中,凱瑟琳也曾經(jīng)反思過自己在愛情上面所作出的抉擇,但是凱瑟琳實際上也意識到自己對林頓的愛,可能會隨著時間的轉(zhuǎn)變而發(fā)生轉(zhuǎn)變,即便如此,凱瑟琳依然不會和希斯克利夫在一起。因為凱瑟琳非常清楚,與希斯克利夫在一起那么就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對于愛情來說,凱瑟琳寧愿把它作為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樂趣,但是卻不愿意真正地選擇愛情,因為愛情如果要付出非常多的代價,凱瑟琳不僅僅不會付出,也會選擇逃避。
所以凱瑟琳實際上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心理特征,她之所以會選擇林頓而拋棄希斯克利夫,從本質(zhì)上來看,就是因為她對于利益的那種追逐性。希斯克利夫的愛情,在凱瑟琳的內(nèi)心深處也不過是一種歡樂的源泉,只是一種快樂的樂趣而已,所以對于凱瑟琳來說,樂趣不會成為他婚姻的對象,也不可能和樂趣結(jié)合為一個家庭,所以凱瑟琳最終做出了這種選擇,從本質(zhì)上也是對自己利益以及自己身份的一種綜合考慮。
正如小說當中,凱瑟琳對自己的身邊女友說出這樣的真心話,因為凱瑟琳非常清楚,嫁給了希斯克利夫,就會貶低自己的身份,所以凱瑟琳說過,希斯克利夫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多愛他。在小說當中凱瑟琳是非常無奈的,因為她非常清楚嫁給林頓是沒有精神上面的交流,但是她也清楚,如果不嫁給林頓,那么對自己的身份是一種貶低,而且自己也意味著要吃更多的苦頭,所以凱瑟琳在這種兩難的抉擇當中選擇背叛自己真實的愿望,從而嫁給了林頓。
二.希斯克利夫?qū)ψ晕业谋撑雅c迷失
在小說當中,希斯克利夫?qū)嶋H上是一個復(fù)仇者的形象,但是一開始的希斯克利夫,也只不過是凱瑟琳的父親在利物浦撿來的一個孤兒。其實這一個身份也意味著希斯克利夫?qū)ψ约旱恼J知是出現(xiàn)錯位的。長期以來,他在凱瑟琳的家庭里面生活,雖然希斯克利夫認識到自己出身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但是畢竟是在一個家庭里面生活,總是覺得自己和貴族之間的差異并不是非常大。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錯誤的想法,希斯克利夫?qū)τ趧P瑟琳有著非常強烈的愛情。實際上希斯克利夫?qū)ψ约旱纳矸萦兄宄恼J知,就不會對凱瑟琳的愛情有著迷幻的向往,因為實際上凱瑟琳不可能和自己在一起。
而且長期以來,希斯克利夫在凱瑟琳的家庭里面都受到他人的鄙視和虐待,希斯克利夫渴望他人能夠認同自己,但是凱瑟琳的兄弟姐妹們卻沒有對希斯克利夫給予真正的尊重。正是這樣的一種長期壓抑的家庭氛圍,導(dǎo)致希斯克利夫更加渴望能夠重塑自己的自尊,不愿意受到他人的鄙視。在這種長期的發(fā)展下,又加上自己和凱瑟琳沒有辦法走在一起,導(dǎo)致希斯克利夫的心理扭曲。在小說當中辛德利對希斯克利夫打腳踢,但是希斯克利夫卻能夠忍受這些拳打腳踢,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也不流淚,這實際上都是希斯克利夫在自我真實感受方面選擇了忍耐的一種表現(xiàn)。
不過在凱瑟琳的陪伴當中,希斯克利夫的忍耐實際上也僅僅是為了維護愛情而做出來的表象,從自我內(nèi)心深處來看,希斯克利夫?qū)ι鐣约凹彝ナ怯兄环N刻骨銘心的仇恨。希斯克利夫是一個孤兒的身份,所以他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父母以及對整個社會是抱有敵意的。即便是凱瑟琳的父親在利物浦把希斯克利夫選擇帶回家中撫養(yǎng),也沒有辦法將希斯克利夫內(nèi)心深處的這種傷痕真正撫平。一直到凱瑟琳選擇和林頓在一起,這點徹底打碎了希斯克利夫?qū)F族家庭的幻想,也讓希斯克利夫?qū)τ谫F族社會、社會當中不公平的待遇有著徹底的反抗。
所以希斯克利夫在小說的后來,表現(xiàn)出非常瘋狂的報復(fù)行為和思想,這種思想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背叛自我的行為。希斯克利夫面對著病重的凱瑟琳,也沒有采取任何的救治行為,而是瘋狂的對凱瑟琳進行責備。這時候希斯克利夫?qū)τ趧P瑟琳已經(jīng)不是一種愛情,從本質(zhì)上看,希斯克利夫已經(jīng)不再信任所有的愛情,面對凱瑟琳,在他眼里實際上也不過是一個背叛者。而重新歸來的希斯克利夫,用極為卑劣的手段對林頓采取報復(fù),包括采用欺騙的方式,把凱瑟琳的兄弟所擁有的財產(chǎn)全部騙到手中,而且用陰險的手段騙取了林頓妹妹伊莎貝拉的愛情,這些實際上都是他對社會報復(fù)的一系列行徑。
這個時候的希斯克利夫,實際上所做出來的一切行為,并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并不是為了凱瑟琳所做出來的事情,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內(nèi)心當中對于社會的仇恨,所以希斯克利夫瘋狂的背叛自我,做出的事情都是非常殘忍而且沒有道義的。希斯克利夫非常清楚,即便是做出了非常多的報復(fù)行為,也沒有辦法讓凱瑟琳起死回生,更不可能讓凱瑟琳和自己重新結(jié)合在一起,所以希斯克利夫所做的事情無非是讓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仇恨有宣泄的余地,他擁有更多的財產(chǎn),這些不過是讓自己曾經(jīng)失去的尊嚴再次回到自己的身邊。
不過這些做法從本質(zhì)上看,對希斯克利夫的人生,以及對他內(nèi)心深處所失去的一切感情,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希斯克利夫已經(jīng)不能夠回頭和凱瑟琳在一起了,因為凱瑟琳已經(jīng)死去了,而即便凱瑟琳活著,也不會和一個殘忍不仁的男子在一起。所以希斯克利夫的后期報復(fù)行為,充分地背叛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毫無良知的希斯克利夫,對社會是充滿的敵意與恨意。正是如此,希斯克利夫完全沒有辦法選擇任何的途徑去挽回自己的尊嚴,采取了各種報復(fù)的行徑,為了只是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快意。
所以希斯克利夫的這些行為,從本質(zhì)上看就是自我認知的迷失。希斯克利夫?qū)⒔疱X看得更重,而且他也把尊嚴和金錢捆綁在一起,為了獲得利益,不擇手段的利用欺騙以及各種圈套的方式,將所有的財富攬入手中,這實際上也是他內(nèi)心深處對自我徹底迷失的一種表現(xiàn),如果希斯克利夫?qū)ψ约旱某錾硪约昂髞淼木秤鲇兄逍训恼J識,那么他未必會選擇如此殘忍的方式對待林頓以及凱瑟琳。
參考文獻
[1]賀道中.論《呼嘯山莊》中象征主義手法的運用[J].作家,2010(18):58-59.
[2]姜艷.略論《呼嘯山莊》中窗的意象內(nèi)涵[J].考試周刊,2010(30):34-35.
(作者介紹:謝華,湖南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理論語言學、應(yīng)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