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林
對青年學生來說,18歲是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他們不僅是生理上的成年人,更是法律意義上權利和義務的主體。把握好教育契機,通過開展適當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感悟生命,提升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2017年8月,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舉辦入學儀式、畢業(yè)儀式、成人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儀式活動。”其中,成人儀式又稱成年禮、成丁禮,是一項重要的人生儀式。
我校從2000年開始,努力讓成人儀式成為一項相對成熟規(guī)范并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活動,得到相關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偨Y反思學校成人儀式活動的具體實踐,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學生成人教育的常規(guī)化,增強其實效性,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并為其他學校提供一些借鑒。
我校成人儀式的實踐
一、儀式活動的前期計劃嚴密,組織有序
首先,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協(xié)作。校團委是總協(xié)調,年段是具體實施者。具體來說,校團委的職責是做好活動的主持和現場組織工作,協(xié)調學校其他部門布置場地和完成其他后勤服務,如總務處采購相關物品并布置場地、圖書館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電教組負責影像等工作;年段的職責是向學生告知活動的意義并征集活動創(chuàng)意,負責制定本屆成人儀式的具體實施計劃,制作學生日?;顒右曨l,確定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的名單,與班主任明確活動環(huán)節(jié)并落實各項準備工作。
其次,確定活動參與者和時間安排。成人儀式的主體是高三全年段學生,他們雖然有年齡的差異,但大部分是18歲的學生。同時參加儀式的還有高三年段全體老師,部分校領導及部分家長代表。因為他們是與學生關系密切的長輩,共同見證學生成人對他們有特殊的意義?;顒訒r間一般選擇高考前100天或高三畢業(yè)典禮那天。我校一般在高三下學期開學初, 2月份的最后一周,利用下午三四節(jié)時間。此時離高考大概100天,這既是高三學生正式18歲的時間點,同時也是高考復習二輪的開始,學生總復習開始進入艱苦的沖刺狀態(tài),對學生的身心是個考驗,此時他們需要加油鼓勁,所以也是勵志教育的契機。
再次,落實活動地點,確定活動主題。宣誓儀式地點一般選擇學校大禮堂,能容納高三年段全體師生和部分家長代表。每一屆的主題有所不同,但大都圍繞“青春”“成長”“責任”“擔當”“堅韌”“感恩”“自強”等勵志性詞語。
二、儀式活動的過程環(huán)節(jié)緊湊,氛圍莊重
第一步:會場布置和氛圍營造。劃分好會場區(qū)域:各班學生、家長代表、年段老師、校領導和嘉賓。會場電子顯示屏顯示活動的名稱和主題;主持人的立式講臺安放鮮花;會場入口大門一般布置氣球拱門,貼一副有關成年成才的對聯;門口鋪一段紅地毯,門旁樹一堵3米高6米寬的簽字墻。
第二步:組織學生有序入場。一般要求學生穿正裝以示莊重,各班按順序列隊沿紅地毯入場,班主任和家長分列兩邊,歡迎學生入場,同時為學生拍照,記錄他們成長的瞬間。入場后,播放年段統(tǒng)一制作的各班學生兩年多來活動照片制作成的視頻,同時配上活潑動感的音樂,彰顯孩子們的青春熱情。讓他們回顧自己近三年來在學校成長活動的精彩瞬間,他們時而歡笑時而沉思感動,為接下來的儀式做鋪墊。
第三步:活動正式開始。一般以小組配樂詩朗誦開場,歌頌青春與責任;主持人開場白后,全體起立,奏唱國歌,突出儀式的正式和莊重;學生代表發(fā)言,老師給學生獻花;各班收存學生《給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由學校代為保管;家長代表發(fā)言,學生給各班家長代表獻花,各班分發(fā)《家長給成年孩子的一封信》;教師代表(或校領導)發(fā)言,學生給老師代表獻花。
第四步:全體學生宣誓環(huán)節(jié)。領誓人出場,四位護旗手捧國旗出場,全體學生起立,右手握拳與頭頂平,領誓人帶領宣誓青春宣言:“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十八歲成年之際,面對國旗、莊嚴宣誓——捍衛(wèi)神圣憲法,維護法律尊嚴。履行公民義務,承擔社會道義。完善人格,強健體魄。熱心公益,奉獻社會。勤勉自勵,奮發(fā)有為。以我凌云壯志,創(chuàng)造嶄新未來。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p>
第五步:高考加油環(huán)節(jié)。播放上一屆學長學姐在各個大學錄制的《學弟學妹加油,我們在大學等你》的視頻。以班級為單位,呼喊高考宣言。
第六步:各班代表上臺,校領導為班級同學贈送《憲法》,作為學校給每個學生的成人禮物。
第七步:儀式結束,學生到場外的許愿墻上留言,到校園內留影紀念。
我校成人儀式的創(chuàng)新
一、注重成人儀式教育的系統(tǒng)性
當前,大多數學校的成人儀式就是指“宣誓”這個單一的活動。早在1996年,共青團中央陸續(xù)就成人儀式的開展下發(fā)系列指導文件,指出“成人儀式教育的內容包括:公民意識教育、志愿服務、素質拓展訓練和成人宣誓”。四個部分相互聯系,不可或缺。前三項是成人預備期的活動,在此基礎上最后舉行宣誓儀式方才水到渠成。
我校成人儀式教育圍繞這四項內容,在高中三年中有計劃有步驟地系統(tǒng)展開。
公民意識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基礎,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每年八月下旬,高一新生報道,我們就開始把公民意識教育融入到入學教育中,包含校史教育、法律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時事教育等,促進學生在認知上懂得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tǒng)一,要關心國家大事,在行為上做到遵規(guī)守紀。
志愿服務和素質拓展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徑。高二上學期期中考后,我校組織年段全體學生到校外參加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素質拓展,如信任背摔、翻越畢業(yè)墻、穿越火線、攀巖等活動,以體驗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此外,高中三年,我校要求學生至少參與一次校內和校外的志愿者活動,如社區(qū)志愿活動、綠色環(huán)?;顒印⒎鲐氈Щ顒拥?,作為所有團員綜合考評合格的基本條件。志愿活動讓學生以行動踐行“我服務、我奉獻、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更加關注社會生活,并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人宣誓儀式是學生成年的標志性活動,一般是高三下學期開展。成人宣誓儀式結束后一周,高三各班的班會課我們會圍繞成人成長的話題,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和今后自己的行為實踐,以鞏固儀式的實效。
所以,成人儀式并不單純指成人宣誓儀式這個最富儀式性的環(huán)節(jié)。我校長期堅持這四項活動的系統(tǒng)性和過程性,從認知、行動、身心、儀式四個方面共同促進學生的成人成才。
二、突出成人宣誓儀式活動的主體性
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宣誓儀式活動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只能選派代表參加,如學生代表發(fā)言、獻花、接受成人禮物等。但是,如果整個活動學生都感覺“被代表”,那么他們就會失去參與的積極性,教育的有效性必然也會受到削弱。成人宣誓儀式活動的主體是學生,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滿足他們的個體需要,是成人宣誓儀式取得實效的關鍵。因此,我們除了讓學生代表上臺之外,特別強調年段全體學生個體的作用和需求。
首先,成人宣誓儀式的初步方案張貼在年段的公告欄,征求所有同學的意見,讓有創(chuàng)意和點子的同學直接向班主任或年段長反饋,讓大家感到成人禮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要被動完成學校的任務。比如儀式第三步中,“學生給十年后自己的信”以及“家長給自己成年孩子的信”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是學生自己的提議,年段采納后便一直延續(xù)下來。
其次,場下和場外的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多考慮學生的個體需求。比如,進場時班主任和家長為班級同學照相,會場外的許愿墻也給每個學生留下留言的空間?!皩W生給十年后自己的信”這個環(huán)節(jié)據學生自己透露,有的寫下對同學老師和家長的感恩,有的寫下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因為相約畢業(yè)十周年時大家回學校自己打開看看,所以他們很珍惜,很慎重。
最后,宣誓儀式過程緊湊,留下一些時間讓身著正裝的學生在校園內與同學、老師或家長三五成群地拍照,各自留下青春最美好的印記。事實證明,這一時刻許多學生最開心,情緒最高昂,畢業(yè)后對這一天、這一刻念念不忘。
三、強調成人儀式的教育性
長期以來,我校舉行成人儀式都有明確的育人目的,不是為儀式而儀式、為活動而活動。比如成人儀式重要的意義之一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感恩之情,因此,我校就很注重活動內容和環(huán)節(jié)的設置。
我們約定好,主持人的講話、老師和家長的發(fā)言等環(huán)節(jié)都要從不同角度列舉事實,讓現場的學生感受到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和長輩在左,老師在右,一路相隨相伴,無私關愛;同時,設置“每個家長給成年孩子一封信”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感恩之情。許多孩子高中階段獨立意識明顯增強,特別是高三學年以來,由于學業(yè)負擔的加重和自身情緒的波動,許多學生與父母的溝通交流明顯減少或有些不順暢。這封信構建了很好的溝通渠道,通過寫信,家長能更平和更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愛心和關切,此時無聲勝有聲,很多學生讀完深受感動,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很多學生把這封信當作父母給自己最珍貴的、真誠的成人禮物而收藏起來。
今后成人儀式的期待
在看到許多學校通過成人儀式給學生激勵和教育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有些學校采用完全復古的形式,讓一部分學生在臺上表演古代成人儀式,臺下大多數學生僅僅是觀眾而已,缺乏參與感和主體性,這種純表演的儀式除了“好看”和“好玩”外,缺乏應有的教育意蘊;有的學校把成人宣誓儀式等同于高考誓師大會,“打雞血式”的演講后就是震天響的高考口號,把成長完全等同于高考和應試,傳遞著狹隘的價值觀;還有的學校內容呆板、形式陳舊,純粹是走過場,學生的態(tài)度也是消極應付;或者安排了過多的節(jié)目表演,花樣太多,使成人儀式顯得娛樂有余,嚴肅不足……
所以,期待在今后的成人儀式活動中,我們能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創(chuàng)新成人儀式的內容和形式,使其更具有時代性;還要注意學生的成人是個過程,不是僅靠一次儀式就能達成目標,要注意成人教育的過程性和系統(tǒng)性。這樣,成人儀式才可能促進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恩,增強他們的獨立性和責任感,促使他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道德情感得以升華。唯有賦予成人儀式真正的教育意蘊,才能有效地助學生成人、成才。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