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 劉桃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嘻、齜”等6個生字,會寫“淙、齜”等10個生字,掌握“淙淙、齜牙咧嘴”等詞語。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歌聲”里所包含的內(nèi)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歌聲”里所包含的內(nèi)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永遠的歌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文章講了作者童年時的一件事。誰能說一說這件事的主要內(nèi)容?
(生答)
師:既然文章寫的是學生為老師采藥,(板書:學生 老師)為什么還要以“永遠的歌聲”為題?歌聲里包含著什么呢?(板書:?)這是我們上節(jié)課提出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解決這兩個問題,一起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傾聽他的心聲,感悟他帶給我們的啟迪。自主學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相信同學們課下已經(jīng)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探究,誰愿意談一談?交流之前老師提個要求,你們可要聽仔細了——回答問題時先說清楚你認為這歌聲里包含著什么,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哪些詞語來體會的。
二、細讀課文,理解“歌聲”
1.指名交流課前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
(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情況,順學而導,引導學生體會“歌聲”里所包含的內(nèi)容。)
2.引導學生體會“學生對老師的愛”(師課件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
放學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問:“是男子漢嗎?是,明天就跟我進東山去!我知道東山石溝里有樣草藥叫煙袋鍋花,專治咳嗽,老師一吃準好?!蔽荫R上想起大人告誡的東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還是立即使勁地點了點頭。
生:從“立即,使勁”可以看出作者也想早點治好老師的嗓子。
師:你找得很準確?!傲⒓础闭f明反應(yīng)——
生:快。
師:對,果斷。“使勁”呢?
生:(用力點了點頭)說明態(tài)度很——
生:堅決,堅定。
師:很好,把你的理解帶進去再讀一讀。
師:這里有一對近義詞,請你讀一讀,想一想從中能讀出什么。
生:“我馬上想起”說明對告誡的印象很深刻。
師:“告誡”是什么意思?
生:警告、勸誡、勸告。
師:大人們會如何警告孩子們呢?
生:你可不能去東山呀,那里有狼,很危險。
師:山里真的有狼嗎?
生:有。
師:從哪里能看出來?
生:第9自然段。
師:你會聯(lián)系前后文思考問題,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呀。聯(lián)系后文思考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磥砩嚼镎娴挠欣?,不是大人在嚇唬他們。如果是你,你還敢去嗎?
生:敢。
師:你像作者一樣愛老師,請你讀一讀。
(生讀)
生:不敢。
師:是啊,作者也猶豫了一下。那你不愛老師嗎?
生:愛。
師:你會怎么做?
生:尋求家長的幫助。
師:對,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你是一個理智的孩子。
師:再讀這一段,看看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二牛是一個特別有辦法的人,“一吃準好”說明他很有信心。
師:自信的二牛,你來讀一讀!
師:我們從這一段中體會出了學生對老師的愛。你還能從其他地方找到嗎?讓我們繼續(xù)交流。(課件出示課文第8自然段)
而眼尖的二蘭忽然又發(fā)現(xiàn)溪里有小魚,她說老師是南方城里人,愛吃魚,讓我們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條條小魚被甩上岸,二蘭和石花就用柳條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穿起來……
生:從“而眼尖的二蘭忽然……讓我們抓”體會到二蘭很細心,知道老師的愛好,很關(guān)心老師。
師:你也是個細心的二蘭,請你帶著大家讀一讀。
(生讀)
生:我從他們抓魚時的“摸呀,捉呀,追呀,堵哇”體會到他們很有辦法,捉得很辛苦。
師:你的理解真獨特,請你讀一讀。誰還想讀一讀?
(生讀)
師: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
生:他們很高興。
生:我從“曲曲折折”體會到他們不怕困難,一定要為老師采到藥。
師:你們都是細心的二蘭,從這一段文字中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體現(xiàn)學生愛老師的語句和詞語,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你還從其他段落中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的愛了嗎?讓我們繼續(xù)分享你的感受吧。(課件出示課文第10自然段)
在大人們的責罵和追問聲中,我們委屈地向老師獻上了草藥和小魚。老師一下?lián)ё∥覀兣K乎乎的身子,哭了,淚水一滴一滴掉在我們臉上……
生:從“老師一下……臉上……”體會到老師也很關(guān)心“我們”。
師:老師為什么哭了?
生:老師看到“我們”采來了草藥,很感動。
師:純樸的行為,真摯的情感,震撼了這位年輕漂亮的老師,她流下了感動的淚。
師:大家交流得這么好,老師也想讀一句,你們來評一評。
(師讀“在大人們……送上了……”)
生:應(yīng)該是“獻”。
師:“送”和“獻”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嗎?
生:“獻”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對老師的愛戴和尊敬。
師:你不僅善于傾聽,還善于思考,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粋€“獻”字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那份崇敬,看來準確使用詞語能恰如其分地表達真情實感。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真摯的熱愛。(板書:熱愛)
3.引導學生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愛”
師: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值得學生如此熱愛呢?請同學們回到前文找一找,邊默讀邊批注。
生:文中“我們的老師是個從城里來的……漂亮”可以看出老師是一位年輕、漂亮的老師。
(師板書)
生:文中“她用好聽的嗓音……”說明老師的嗓音很好,不僅教學習,還教唱歌。
(師板書)
生:文中“我還和姐姐爭論……”說明這是一位很有知識的老師。
(師板書)
生:文中“那是一所什么樣的小學呀……”說明學校很破舊,可老師還是留在這里教我們讀書,老師很愛我們。
師:學校這么破舊,可老師是從——
生:城里來的。
師:她沒有在城里教書,而是來教我們這群農(nóng)村小孩,說明這位老師很有——
生:愛心,無私。
(師板書)
師:多么美好的心靈呀,甘愿舍棄城市的繁華,留在這里教“我們”,這就是老師對“我們”——
生:無私的關(guān)愛。
(師板書:關(guān)愛)
師:那么,這樣一位漂亮、嗓音好、有知識、有愛心的老師,作者是怎樣評價她的?
生:“我說,我們老師好,樣樣好,天下第一好。”
師:我聽出你們?yōu)橛羞@樣的老師而自豪!
(生分別朗讀“我說,我們老師好,樣樣好,天下第一好”。)
師:“我們”這樣一群扎著小辮兒的、拖鼻涕的、剃光頭的農(nóng)村小孩,正是因為有了這位來自城里的漂亮老師的關(guān)愛才有了童年的歡樂,才有了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串講板書)
三、感悟“歌聲”,總結(jié)升華
師:是啊,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的都是濃濃的愛。那么,為什么作者不以“永遠的愛”為題,而要以“永遠的歌聲”為題呢?
生:因為這歌聲讓作者難忘。
師:哪些段落描寫了歌聲對作者的影響之大,印象之深?
生:第1、11、12自然段。
(生簡單談體會后,師范讀第1自然段,生讀。)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
師:如山間清澈的小溪流淌在作者心田,回蕩在作者耳邊的是歌聲,這些歌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
生:放牛。
生:師生間深厚的情誼。
生:童年的歡樂。
師:這永遠的歌聲還包含著什么呢?
師:是呀,作者和他的小伙伴還有老師,就像那樂譜上跳動的音符,共同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這歌聲如潺潺的小溪緩緩地流進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受、捕捉無形的愛,弘揚、傳承偉大的愛,用心譜寫人生愛的華彩樂章!
【評析】
一、備課時注重單元訓練重點
S版語文教材每單元開頭都有一個單元導讀。一般有兩段話,第一段扼要說明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第二段點明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由于每個單元的訓練重點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內(nèi)容也有不同的側(cè)重點,因此,備課時一定要緊緊圍繞單元訓練重點設(shè)計教學。《永遠的歌聲》所在單元的導讀中提道:“學習本單元的課文,要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語句,揣摩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的。”雷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緊扣單元訓練重點,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回顧課文主要內(nèi)容,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
二、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
一節(jié)好課應(yīng)該給人一氣呵成的完整感和行云流水般的流暢感,要想做到這一點,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節(jié)課第二環(huán)節(jié)前半段,學生通過抓重點語句體會到了文中的學生對老師深深的熱愛之情,后半段則需要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中間的過渡語為“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值得學生如此熱愛呢?請同學們回到前文找一找。邊默讀邊批注”,如此設(shè)計,巧妙、自然地引向了前文的學習。
三、教師的語言做到了“精美”
語文課堂應(yīng)該是展示祖國燦爛文化的課堂,語文課堂應(yīng)該是讓學生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獨特魅力的課堂。因此,教師的語言應(yīng)做到“精美”。“精”即精練,給人以干脆、利索之感;“美”即優(yōu)美,給人以美的熏陶。本節(jié)課最后的總結(jié)語是“作者和他的小伙伴,還有老師,就像那樂譜上跳動的音符,共同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這歌聲如潺潺的小溪緩緩地流進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受、捕捉無形的愛,弘揚、傳承偉大的愛,用心譜寫人生愛的華彩樂章!”雷老師用精美的語言去熏陶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質(zhì)的提高。
四、閱讀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边@句話形象地道出了閱讀的個性體驗。閱讀教學應(yīng)遵循這一客觀現(xiàn)實,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切不可把教師的主觀意識強加于學生。雷老師的這節(jié)課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講到第8自然段的時候,有學生從“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條條小魚被甩上岸,二蘭和石花就用柳條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穿起來……”這句話中體會到了文中小伙伴對老師的愛。此時,雷老師讓學生認真閱讀,看一看從中還能讀出什么。結(jié)果,有的學生從中感受到了捉魚的辛苦,有的學生感受到小作者童年時的快樂時光……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洛陽分校/河南洛陽市澗西區(qū)教育局電教館)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