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貴
(湖北省石首市東升鎮(zhèn)衛(wèi)生院,湖北 荊州 434406)
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于老年人較為多發(fā)和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聯(lián)合作用引起,并會受遺傳、激素水平變化、糖脂代謝紊亂等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高血脂。有研究指出[1-2],高血壓伴高血脂可能會造成血管出現(xiàn)病變,從而導致患者死亡。由于此類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導致臨床治療難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相關研究表明[3],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效果顯著,但何種劑量療效更佳在臨床中尚存在爭議。基于此,本文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行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的療效進行觀察對比,取得較為不錯的成績,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患者75例為例,分為對照組(38例)及研究組(37例)。其中,研究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61~75歲,平均(69.87±10.51)歲;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30例,初中以上7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62~74歲,平均(68.15±11.02)歲;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29例,初中以上9例。兩組教育水平、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先進行基礎治療,如采用硝酸酯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進行抗高血壓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山樂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J20130172,山德士(中國)制藥有限公司),每天20 mg;給予研究組山樂阿托伐他汀鈣片,每天40mg,均分別于早晚進行一次服用,兩組持續(xù)治療時間均為1個月。
治療后,記錄兩組的血壓(包括DBP(舒張壓)與SBP(收縮壓))情況,并進行比較;同時對兩組的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血脂情況進行對比。
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包處理,計量單位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治療后,兩組血壓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情況對比( ±s,mmHg)
表1 兩組血壓情況對比( ±s,mmHg)
組別 SBP DBP研究組(n=37) 126.82±16.14 88.92±12.31對照組(n=38) 127.54±15.73 87.50±11.51
治療后,兩組TG、HDL-C比較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TC、LDL-C相較對照組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情況對比( ±s,mmol/L)
表2 兩組血脂情況對比( ±s,mmol/L)
注:相較對照組,aP<0.05
組別 TG TC HDL-C LDL-C研究組(n=37) 1.31±0.26 5.46±0.32a 1.35±0.21 3.42±0.35a對照組(n=38) 1.37±0.27 5.98±0.33 1.34±0.22 4.05±0.38
近年來,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據(jù)統(tǒng)計,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血壓伴高血脂的患病率亦不斷提升[4]。臨床主要采用鈣離子拮抗劑對患者進行治療,但使用后患者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良反應,且產(chǎn)生機體依賴性的風險極大,因而臨床常聯(lián)合小劑量的藥物對患者實施治療[5]。
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患者來說,若血壓升高會增加機體內(nèi)血管緊張素的含量,造成內(nèi)皮細胞損傷,改變細胞的通透性,使細管壁內(nèi)更易流入脂蛋白,從而導致血脂異常,高血脂由此形成。血脂升高會增厚血管壁,使小動脈硬化加快,升高血壓,使高血壓形成。高血壓極易合并高血脂,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對脂代謝進行調(diào)節(jié)、對平滑肌細胞的聚集或繁殖進行抑制、使內(nèi)皮細胞功能改善或其他綜合作用使血脂血壓降低,使動脈粥硬化進程減緩,從而對老年高血壓伴高血脂患者進行有效治療。阿托伐他汀是他汀類藥物的一種,屬于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是臨床目前較常用來調(diào)節(jié)脂代謝的藥物,其能夠使脂代謝調(diào)節(jié)加快,內(nèi)皮細胞的功能改善,并對冠脈斑塊炎癥形成過程進行有效抑制,從而減小斑塊體積,延緩動脈粥樣化進程,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本次研究顯示結果:治療后,兩組血壓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TG、HDL-C比較差異不明顯,研究組TC、LDL-C相較對照組均較低。表明他汀類藥物可實現(xiàn)一定的降脂作用,而40 mg較20 mg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療效更佳,更有利于降脂,可為臨床用藥提供可靠依據(jù)。提示阿托伐他汀作用強度相關于劑量依賴性。由此可知,采用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患者進行治療時可適當增加劑量以提升降脂效果。在臨床中,高血壓伴高血脂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有炎癥學說、精神-神經(jīng)學說、內(nèi)分泌學說、遺傳學說等,但此類學說均具有局限性,無法對病因進行有效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疾病治療難度。
綜上所述,與20 mg阿托伐他汀相比,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且更有利于降脂,具有臨床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