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得剛
(宿遷市宿城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急性冠脈綜合征,英文簡稱ACS,其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該綜合征的主要內容,在臨床中,又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稱之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而在對急性冠脈綜合征進行診斷時,非ST段抬高與ST段抬高主要通過心電圖進行判斷[1]。管狀動脈內血栓的形成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例基礎,而血栓形成的關鍵因素為血小板的活化,同時,炎癥反應也與血栓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在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選取8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了血府逐瘀湯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80例進行研究分析,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有男22,女18例,年齡48~79歲,平均(62.75±10.21);對照組中有男25例,女15例,年齡49~79歲,平均(62.20±10.08);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將常規(guī)治療應用于對照組中,而在觀察組中,則在應用常規(guī)治療后采用血府逐瘀湯進行治療。其中,常規(guī)治療主要指采用硝酸酯類、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體阻滯劑以及他汀類藥物進行對癥治療。血府逐瘀湯其中的藥物主要可包括當歸10 g、赤芍藥10 g、生地黃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牛漆10 g、紅花10 g,桔梗6 g、枳實6 g、柴胡6 g,甘草3 g,在將上述藥房加入500 mL水中煎熬,最終煎熬至200 mL,一日一劑,一次100 mL,即分兩次服用,將3周作為一個療程,共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2]。
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心電圖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心電圖也較為正常;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患者病情有所加重。
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SPSS 21.0對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進行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
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n(%)]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C反應蛋白(CRP)顯著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以及CRP水平( ±s)
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以及CRP水平( ±s)
組別 病例數(shù) 中醫(yī)證候評分 CRP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7.49±1.23 3.15±0.52 25.20±7.08 8.19±3.18觀察組 40 7.64±1.45 2.12±0.45 24.57±6.24 3.24±2.05
急性心機缺血是導致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主要原因,而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則主要可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中,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統(tǒng)稱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征。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作的原因主要和炎癥反應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3]。為此,在對急性冠脈綜合征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炎癥反應進行抑制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措施。而在中醫(yī)中認為,外感六淫、七情內傷、飲食不節(jié)是導致心脾腎氣虛的主要原因,水濕、痰濁、淤血等病理產物則為內生為標,所以在對急性冠脈綜合征進行治療時,祛邪復雜則是治療的關鍵所在[4]。
就血府逐瘀湯而言,在該藥房中所包含的桃仁、川芎、赤藥、紅花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生地、當歸具有活血養(yǎng)血,同時具有去淤血而不傷血的作用;枳殼、柴胡則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牛膝具有破淤通經(jīng)的作用;桔梗可有效作用于學府;甘草則可對該藥方中的藥物進行調和。而在將上述藥物進行聯(lián)合入藥的情況下,則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具體而言,該藥方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丹參酮、川芎嗪則可起到抑制血小板集聚、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同時,血府逐瘀湯還具有解除血管痙攣,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的作用[5]。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屬于一種慢性炎癥過程,且炎癥因子在疾病的發(fā)生以及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CRP更是直接反應了機體炎癥發(fā)音的重要敏感指標,且得到了臨床驗證。另外,CRP和冠心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其中,高濃度CRP與冠心病則可有效促進內皮細胞的增生以及前移,從而促使粥樣硬化的形成[6]。而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也可看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C反應蛋白(CRP)顯著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不存在嚴重不良反應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治療過程中應用血府逐瘀湯,不僅可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緩解,而且可抑制炎癥反應,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