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已逐步進入市場經(jīng)濟時代,科學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壞境的驟變,信息急劇增加及國際國內(nèi)形勢?的發(fā)展要求,對學生和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孩子的道德品質(zhì)問題不斷凸顯,因此,加強學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勢在必行。個人認為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還要在潛移默化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處于生理機能由兒童到青少年的轉(zhuǎn)折期,顯得叛逆、暴躁、無主見等。
教學中,個人認為不能以單一的語文教學而語文教學,而應該將教會他們怎么學習和怎樣做人作為教學重點,須兩手抓,且兩手都要硬。
一、自立自強,讓學生負重前行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說的是人要學會自立自強,一些人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想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這種依賴思想對于初中學生自身的成長,是有害無益的。離不開父母襁褓的嬰兒,不可能成就驚天偉業(yè);生長在大樹蔭下的小樹苗,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躲在雄鷹翅膀下的雛鷹,不可能領(lǐng)略到自由翱翔的快感。
譬如,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文中有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莎莉文老師,一個是“我”—— 海倫·凱勒。該文的主題是重在贊美莎莉文老師,但歸納概括海倫·凱勒人物形象,也是課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體會海倫·凱勒這樣一位一歲多就因病失去視力和聽力,但經(jīng)過她堅持不懈地努力且最終成為著名的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的人生經(jīng)歷中,學會自立,學會自強。特別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試著去想想海倫·凱勒,可能就會讓我們產(chǎn)生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二、誠實守信,讓學生剛正做人
孟子云:“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則不立?!弊阋娬\實守信對于人們立身處事來說是多么重要。在學校,誠實守信是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粘合劑;在家庭,誠實守信是長輩與晚輩之間和睦相處的潤滑劑;在社會,誠實守信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催化劑。
譬如,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劉義慶的《陳太丘與友期》,文中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同行,時間為中午,可是中午已過而朋友尚未到來,陳太丘沒有再等就走了。當陳太丘走后朋友才來,于是乎,朋友就不高興了,開始罵起陳太丘不是人,此時在一旁玩耍的陳太丘的兒子聽后,有力地駁斥了父親的朋友,即沒有按時到來是不誠實守信的行為。借助文中陳太丘朋友的行為,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樣的做法對嗎,讓學生最終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三、寬容大度,讓學生海闊天空
寬容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一種智慧、一種境界。學會寬容,心靈上就會獲得寧靜和安詳;學會寬容,就能心胸開闊地生活。秦朝文學家李斯說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譬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胡適的《我的母親》,文中“我”的大哥從小就是敗子,吸食鴉片,賭博,錢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每年除夕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母親好做歹做,將要債的一個個送走后,大哥回來母親也從來沒有罵過他一句。每當大嫂二嫂鬧氣時,甚至是用尖刻有刺的話罵給別人聽時,母親總是裝作沒聽見,從不跟兩個嫂子吵一句嘴。文中“我”的母親不是逃避,更不是懦弱,而是寬容——家人和睦相處的基石。教學時教師若能恰當使用,這無疑是教會學生寬容的好材料。
四、尊老愛幼,讓學生禮貌待人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就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有促進作用,是新時代青年們必備品質(zhì)和光榮職責。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弊鹄蠍塾椎姆秶?,不能只局限于親人,更要體現(xiàn)在陌生人之間。
五、愛國奉獻,讓學生敢于擔當
奉獻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保障,是用愛心和責任鑄成的一道彩虹,是你我人生價值的完美體現(xiàn)。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阿里,他們無私奉獻,為國家、為社會的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古語有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中的“人以群分”,恐怕更多的應該是道德品質(zhì)吧!我們每個人都要走入社會,沒有學識固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有學識而沒有道德品質(zhì)。因此,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做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要做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