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林汀
摘 要:為加強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全面提升綠化景觀水平,創(chuàng)造良好的道路環(huán)境。使道路綠化景觀真正發(fā)揮作用,需要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對綠化景觀帶進行合理設計和科學施工。本文就灌木花卉種植工程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道路綠化 ; 施工
對部分道路綠化景觀綠化進行改造,旨在全面提升各道路整體綠化景觀檔次,給市民打造一個舒適的宜居環(huán)境。筆者現(xiàn)針對本項目就關于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一、工程概況
工程建設地點位于大連市某主道路,施工現(xiàn)場已基本具備“三通一平”,具備進入現(xiàn)場施工基本條件。該項目屬于市政道路綠化景觀的改造,但由于工期較緊,要求較高,綠化種植工作中包含大量的灌木、地被,技術要求高。同時,由于該道路都已經(jīng)建成通車,特別是某道路屬于快速干道,車流量大、快,因此施工安全問題是本工程的工作重點與難點,為此將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利用的豐富經(jīng)驗大膽結合新技術來確保工程質量。
二、道路綠化施工技術措施
確定施工程序,并具體安排進度計劃:施工程序為:清理場地—定點放線—挖坑—客土—選苗、起苗、運輸—苗木修剪—苗木栽植——后期養(yǎng)護。
1.清理場地。對施工現(xiàn)場的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要進行清除,一些有礙施工的市政設施、樹木要進行拆遷和遷移,然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地形整理。用機械平整土地時,事先應了解是否有地下管線,以免機械施工時造成管線的損壞。
2.定點放線。采用網(wǎng)格法進行定點放線。按比例在設計圖上和現(xiàn)場分別劃分等距離的方格(5*5m)。定點時,先在設計圖上量好樹木對其方格的縱橫坐標距離,再按現(xiàn)場放大的比例,定出其相應方格的位置。釘上標有樹種、樹坑規(guī)格的木樁或灰線標明。
3.挖坑。刨坑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的影響,應根據(jù)各種不同規(guī)格的苗木及土球的大小,土質情況來確定坑的大小,一般應比規(guī)定的根系及土球直徑大20-30公分,同時樹種根系類別,確定坑的深淺、坑應呈圓筒型,以保證栽植時根系舒展以利成活。
挖坑時,表土與底土應分開堆放,由于表面土有機質含量較高,植樹填土時應先填入坑底,底土填于上部和用于圍堰。
4.客土。考慮到當?shù)夭糠滞寥蕾|量較差,建議客土,即填入樹池中有利于樹木生長的土壤。粗整地所回填的土應用不含任何垃圾的純凈土,完成澆水夯實后,方可再進行細整;細整地的回填土應加入植物所需的有機質,有機質含量應不少于3立方/100平方。灌木類為30cm 左右,中高樹木的栽植客土厚度為60cm左右。
5.包裝。將根部包扎好,以免土球破碎。為保濕并堅固,在打包之前應講捆包、繞繩用水浸泡潮濕,以增強包裝材料的韌性,減少捆扎時引起脆裂和拉斷。
6.運輸
(1) 裝車前的檢驗。運苗裝車前,須仔細核對苗木的種類與品種、規(guī)格、質量等;凡不合規(guī)格要求的,應向苗圃方面提出予以更換。
(2)裝運技術要求。①裝運喬木時,應樹根朝前,樹梢向后,順序安(碼)放。②車后箱板,應鋪墊草袋、蒲包等物,以防碰傷樹根,干皮。③裝車不得超高,壓得不要太緊。④裝完后用苫布將樹根蓋嚴,捆好,以防樹根失水。⑤土球上不準站人或放置重物。⑥運輸途中押運人員要和司機配合好,經(jīng)常檢查苫布是否掀起。短途運苗,中途不要休息,長途行車,必要時應灑水淋濕樹根,休息時應選擇蔭涼處停車,防止風吹日灑。
(3)卸車。卸車時要愛護苗木,輕拿輕放。裸根苗要順序拿放,不準亂抽,更不能整車推下,假植苗卸車時,不得提拉樹干,而應雙手抱土球輕輕放下。
較大的土球卸車時,可用一塊結實的長木板,從車箱上斜放至地上,將土球推到在木板上,順勢慢慢滑下,絕不可滾動土球。
7.修剪
(1)修剪的目的。①保持水分代謝的平衡。移植樹木,不可避免的要損傷一些樹根,為使新植苗木迅速成活和恢復生長,必須對地上部分適當剪去一些枝葉,以減少水分蒸騰,保持水分代謝的平衡。②培養(yǎng)樹型:修剪還要注意能使樹木長成預想的形態(tài),以符合設計要求。③減少傷害:剪除帶病蟲枝條,可以減少病蟲危害。另外疏去一些枝條,可減輕樹冠重量,對防止樹木倒伏也友一定作用。這對春季多風沙的地區(qū)綠化植樹尤為重要。
(2)修剪的方法。①修剪時應先將枯葉、病蟲枝、樹皮劈裂枝剪去。對過長的徒長枝應加以控制。較大的剪、鋸之傷口,應涂抹防腐劑。②落葉喬木疏枝時與樹干平齊,不留殘樁,灌木疏剪應與地面平齊。③ 使用枝剪時,必須注意上,下剪口垂直用力,切忌左右扭動剪刀,以免損傷剪口。粗大枝條最好用手鋸鋸斷,然后再修平鋸口。④模紋、綠籬用小灌木可于定植后修剪。
8.栽植
(1)散苗。將樹苗按規(guī)定(設計圖或定點木樁)散放于定植穴(坑)邊,稱為“散苗”。①輕拿輕放,不得損傷樹根、樹皮、枝干或土球。②散苗速度應與栽苗速度相適應:邊散邊截、散畢栽完,盡量減少樹根暴露時間。③用作行道樹、綠籬的苗木應事先量將苗木進一步分級,然后散苗,以保證鄰近苗木,規(guī)格大體一致。④對常綠樹,樹形最好的一面,應朝向主要的觀賞面。⑤散苗后,要及時用設計圖紙詳細核對,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糾正,以保證植樹位置的正確。
(2)栽苗。散苗后將苗木放入坑內扶直,分層填土,提苗至適合程度,踩實(粘土可不踩,以灌水)固定的過程,稱為“栽苗”。采用“三埋兩踩一提留”的方法。
栽苗的注意事項和要求:①平面位置和高度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定。②樹身上下垂直。如果樹干彎曲,其彎曲度應朝向當?shù)刂黠L方向。③栽植深度:裸根喬木苗,應較原根頸土痕深5-10厘米;灌木應與原土痕齊;帶土球苗木比土球頂部深2-3厘米。④灌水堰筑完后,將捆繞樹冠的繩解開取下,使枝條舒展。
三、栽植后的養(yǎng)護管理
栽植后加強管護,才能保證園林植物有較高的成活率和較快的生長速度,以盡快實現(xiàn)設計要求的植物效果。
1.立支柱。較大苗木為了防止被風吹倒,應立支柱支撐。
2.灌水。水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關鍵,栽后應立即灌水,一周內連灌三次水。
3.扶直封堰
(1)扶直:澆第一遍水滲水后的次日。應檢查樹苗是否有倒、歪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扶直,并用細土將堰內縫隙填嚴,將苗木固定好。
(2)中耕:水分滲透后。用小鋤或鐵耙等工具,將土堰內的土表鋤松,以利保墑。植樹后澆三水之間,都應中耕一次。
(3)封堰:澆第三遍水并待水份滲入后,用細土將灌水堰內填平,使封堰土堆稍高地面。土中如果含有磚石雜質等物,應挑揀出來,在樹干基部堆成30厘米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水份,并能保護樹根,防止風吹搖動,影響成活。
4.施肥。通過施肥,供給園林植物生長所必須的養(yǎng)份,同時改良土壤,使植物生長良好。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夏季也可結合根外追肥,一般新栽樹木,除基肥外,每年可施肥一至二次,春秋季進行。
5.清除雜草。雜草是園林植物健康生長的勁敵,要及時組織人力盡早清除,以保證園林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6.防治病蟲害。植物生長發(fā)育是在錯綜復雜的生態(tài)條件下進行的。病蟲害的侵襲是植物生長的大敵,在病蟲害防治上需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防患于未然,要加強病蟲害的調整測報,一旦發(fā)生,要治早、治小、治了,選擇最佳防治期進行有效消滅,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的藥物除治,要做到“對癥下藥,綜合防治”以節(jié)約資金和人力,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與蔓延,保證植物健康生長,鞏固和提高綠化效果。
四、結語
道路綠化景觀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好與否是與施工技術緊密相關的,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城市景觀與生態(tài)。合理組織、加強城市綠化景觀的建設,實現(xiàn)城市景觀中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續(xù)發(fā)展的局面,形成景觀和諧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