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冬梅 肖銀辰
摘 要:由于雷電在全球每年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次數(shù)的不斷增加,雷電災害已成為聯(lián)合國公認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促進了高層建筑的建設,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為促使了雷電災害的頻繁發(fā)生。同時由于我國較差的防雷基礎設施,薄弱的防雷意識,使得雷電災害的發(fā)生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雷電;防護能力;災害;經濟損失
雷電是一種在大氣中放電的自然現(xiàn)象,尤其在人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然而,作為氣象災害,人們對雷電的認識卻很不充足,雷電防護能力和意識均很薄弱,這阻礙了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因而提高人們的雷電防護能力,督促人們積極參與雷電防護的活動中,對減少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和人員損失,保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均有積極作用。
一、提高人們防雷減災意識
人們不能深刻意識到雷電災害的嚴重性,對雷電未能有正確的認識,缺乏對雷電災害的防范意識和知識是阻礙防雷減災活動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促進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提高人們的防雷減災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到防雷減災活動中去使防雷減災的是首要任務。
有關部門組織氣象專家到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等地區(qū)宣傳雷電防護知識,提高人們的防雷減災的意識和能力。各單位可利用世界氣象日向人們分發(fā)有關雷電災害的書刊讀物,加強雷電災害防范知識,防雷政策法規(guī)和雷電災害等信息的宣傳,提高人們對雷電災害的防護意識,促進防雷減災工作的開展和發(fā)展。同時也可以提高人們安全防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加強雷電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學習和了解雷電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災害,加強人們對雷電的認識,消除人們對雷電的恐懼和迷信心理。
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等單位應當定期組織防雷減災的培訓和演習,同時發(fā)放防雷減災的相關宣傳資料,讓人們學習和了解與防雷減災相關的規(guī)范、防雷工作的組織管理,使其認識到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同時應掌握防雷設施的使用和維護方法等,以提高人們避雷、防雷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減少雷電災害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二、加強防雷基礎設施的建設
政府有關部門應大力建設各地防雷基礎設施,完善各地防雷減災體系,以此推進公共氣象服務的開展。
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防雷減災活動中的資金投入,在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等人口密集處廣泛安裝防雷裝置和設置天氣預警裝置,在雷電災害多發(fā)區(qū)設立警示牌。政府應將農村作為重點防護和建設對象,充分發(fā)揮各鄉(xiāng)鎮(zhèn)或村莊氣象信息員的作用,大力宣傳防雷減災知識的同時,督促各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防雷規(guī)范設施的建設,促進農村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保障農村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各有關部門應做好雷電風險評估工作,采用合理有力的措施,建立規(guī)范的雷電風險評估制度,為防雷基礎設施提供有力的依據(jù)。
同時對已建設的防雷減災設施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制定符合特定環(huán)境的檢查和維修制度,確保設施的安全性。對將要建設的防雷減災設施進行科學的設計,確保設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新擴建的防雷基礎設施進行質量檢測、施工監(jiān)督、竣工檢收等,嚴格控制防雷減災設施的質量水平,嚴禁不合格設施投入使用。同時對已建設的防雷減災設施制定符合特定環(huán)境的檢查和維修制度,并依照規(guī)范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確保設施的安全性。對于人口密集和雷電災害多發(fā)地區(qū)則應該加大檢檢測力度,并制定應急措施,以應對緊急情況的發(fā)生。
三、政府建立合理的防雷減災政策
為了改善我國雷電災害防護工作,規(guī)范防雷減災的管理,提高防御雷電災害能力和水平,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社會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各有關部門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防雷減災管理政策,做到依法防雷、科學防雷、有效防雷。
防雷減災涉及到國家財產安全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各部門在制定相關的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后,應提高自身團隊意識,必須嚴格依法履行其防雷減災的義務和職責,樹立合適的危機意識,依法行政,科學防雷。在提高全民防雷意識的同時,也要加強隊伍素質的建設,提高防雷科學技術含量和團隊服務水平,認真貫徹國家防雷減災的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致力于減小雷電傷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保障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
同時各單位應建立監(jiān)督機制,督促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落實。通過回訪、評價等服務方法與群眾溝通,以此了解自身的不足,并通過自我改正來加強團隊的建設,促進團隊服務水平的提高和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
四、結語
我國防雷減災活動在過去幾年中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為滿足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仍需繼續(xù)努力。為促進我國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減少雷電災害的傷害。有關單位應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定期開展有關防雷減災的演習,提高群眾防雷減災的意識和能力。政府應建立合理的防雷減災政策可以為防雷減災活動的開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時政府也應加強防雷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保障防雷減災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陳伯炎、曹恒閣.全國雷電災害分析及雷電經濟損失預測[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4):188.
[2]劉軍. 提高雷電防護技術能力減少雷電災害的經濟損失[J].中華民居,2015(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