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智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不斷爆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出格言行,大嘴敢說是他最突出的特點。特朗普喜歡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他所接觸過的幾乎所有事物上—從賭場、牛排到大學。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fā)現(xiàn),他所有的演講與談話都帶有各種有點夸張的自我引述,突出他自己的與眾不同。
1999年夏天,在特朗普父親的葬禮上,他談及父親一生最大的成就時,竟說是“養(yǎng)育了一位聞名而杰出的兒子”。人們嘆息,特朗普有點過分自戀了。在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看來,特朗普的最大特點就是“驚人的自戀”。
自戀被認為是過分的自愛、自大的一種附帶品質(zhì),一種讓人感到不適的優(yōu)越感。高度自戀的人總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經(jīng)常性的、過度的自我引述便是這種性格的特點。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站《清晰政治》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擁有自戀人格的人一般大多自命不凡,唯我獨尊,在和其他人交流時,拒絕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一旦他們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言,就會氣急敗壞大發(fā)雷霆。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說,一些精神健康專家認為特朗普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根據(jù)《今日心理學》雜志的介紹,一般此類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行為夸大,缺乏對其他人的同理心或是尊重心。
相信自己超凡脫俗,或者理應得到特殊對待。
尋求過度的崇拜和關注,無法接受批評或失敗。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毒窦膊≡\斷和統(tǒng)計手冊》的作者之一艾倫?弗朗斯認為:大多數(shù)業(yè)余的心理醫(yī)師都錯把特朗普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也許他的確是極端自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患有心理疾病。因為他并沒有遭受到這種疾病帶來的痛苦和損傷,所以也不能被診斷為精神紊亂。
美國《大西洋月刊》刊載了《唐納德?特朗普的心理》一文。文章以最簡單的性格五要素,如外向、神經(jīng)質(zhì)、有責任感、親和力、開放等,對特朗普和其他美國總統(tǒng)進行了對比。得出的結(jié)論是:特朗普在親和力上的得分極低,這意味著他不是溫柔謙遜、善解人意、關照他人,卻十分具有攻擊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認為,自戀、攻擊性傾向,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面,須臾不能分離。自戀,沉湎于自己的無限成功、權(quán)利、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先占觀念,使自己和他人相處時,極具有攻擊性。這在特朗普的早年生活中就有證可查。據(jù)上世紀80年代負責曼哈頓特朗普大廈工程建設的副總裁芭芭拉?蕾絲講,特朗普性格的情感核心就是憤怒:“說到憤怒,那肯定是真的。他并不做假?!薄八菀装l(fā)火是事實,這是他的性格?!?/p>
其實,這種進攻性早在特朗普小時候就埋下了種子。父親從小教育他要有危機感以及隨時準備應對殘酷環(huán)境的心態(tài)。特朗普的父親擁有大量房產(chǎn),他偶爾會帶孩子們?nèi)ァ耙暡臁弊约旱漠a(chǎn)業(yè)。特朗普在《跛腳的美國》中回憶道,“他會帶著我到處跑,在布魯克林那些難搞的地段收回一筆筆的小租金?!薄爱敺繓|必須得夠強硬?!庇幸淮危乩势諉柛赣H,為什么收租時按完門鈴后要站到門的一邊?“租客有時會奪門而出,有時也會一桶燙水澆出來?!?/p>
自戀感和危機教育讓特朗普意識到強勢的重要性,“我希望能成為街坊四鄰最強硬的那個孩子?!?3歲他被送進了紐約軍事學院讀完高中。在那種嚴苛的軍人環(huán)境中,他反而被激發(fā)出了潛能,成績好、善交際,令人艷羨。
他一直牢記從父親和學校學到的教訓: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你必須做好戰(zhàn)斗的準備。
1981年,在接受《人物》雜志的采訪時,特朗普說,“人是動物中最兇殘的,生活就是一系列的戰(zhàn)斗,結(jié)果不是贏就是輸?!边@就像心理分析家卡爾?榮格所定義的戰(zhàn)士原型。榮格說,這種戰(zhàn)士最大的才能就是勇氣、紀律和技能,其核心目標就是為重要的東西而戰(zhàn)斗;對一個問題的典型反應就是消滅它,或者就是擊敗它;其最大的恐懼就是軟弱或無能。這種戰(zhàn)士的最大危險在于,他會在其他人當中煽動毫無道理的暴力,并把這種暴力帶在自己身上。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征是對自我價值感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這種自大之下,自戀者往往長期體驗著一種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戀者的自大總是無處不在,使我們更傾向于將其非人化看待。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際關系問題。他們的抑郁情緒、人際困難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影響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們獲得較高的工作成就。
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中,在《其他特異性人格障礙中》中是這樣描述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不符合上述特異性情況的一種人格障礙。包含:古怪型、變化無常型、不成熟型、自戀型、被動攻擊型及精神神經(jīng)癥型人格障礙。
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頒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是這樣介紹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的:
一種需要他人贊揚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為)的普遍心理行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種背景下,表現(xiàn)為下列5項(或更多)癥狀: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優(yōu)勝者)。
2.幻想無限成功、權(quán)利、才華、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先占觀念。
3.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和獨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機構(gòu))所理解或與之交往。
4.要求過度的贊美。
5.有一種權(quán)利感(即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優(yōu)待或他人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6.在人際關系上剝削他人(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別人)。
7.缺乏共情:不愿識別或認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現(xiàn)為高傲、傲慢的行為或態(tài)度。
心理專家指出,在現(xiàn)實社會中,患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少。要改變自己,走出困境,首先要認識到自己切實存在心理障礙,然后,尋求家人或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在這個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自戀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要改變這種錯誤觀念。當面對別人對你的過高評價時,要有清醒的認識,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人無完人,何況自己?當遇到批評指責和冷落的時候,不要一觸即怒,要反思一下是否有合理之處,把它看成是使自己清醒的一副良藥。
二是懂得自我約束。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一向以“我行我素”為驕傲,以為那是現(xiàn)代人應有的“性格”;但實際情況是,你在釋放“性格”的時候,干擾或妨礙了他人的生活、自由,這是缺乏涵養(yǎng)、缺乏自我約束力的表現(xiàn),也是破壞人際關系的罪魁禍首,這種行為與被人接受的愿望背道而馳,因而必須改變,學會約束自己。
三是要尊重他人。唯有學會去尊重別人,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上面幾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需要調(diào)整思維、改變性格,一步步慢慢地走出高度自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