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瑞
(十堰市太和醫(yī)院/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惡性腫瘤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對人類健康威脅性嚴重。腫瘤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化療及放療,尤其針對錯失最佳手術時機的患者,化療是延長其生存期的首選治療手段[1]?;熣T導性嘔吐是化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其發(fā)生率可達60%以上,不僅增加患者痛苦,還降低其治療依從性[2]。集束化護理是指針對某種問題,采取系列有循證理論支持的聯(lián)合護理措施,從而提高護理質量[3]。本研究在腫瘤科無嘔病房中采用集束化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10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53例)和觀察(53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難治性惡性腫瘤;②均給予化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③簽署同意知情書。排除標準:①非依從性差者;②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者。對照組:男25例,女28例,年齡52~75歲,平均58.85±7.34歲;觀察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50~80歲,平均59.13±8.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集束化護理,具體方法為:①生理護理:保持病房環(huán)境整潔、舒適及安靜,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清新;②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保持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減輕化療反應;③體位護理:出現(xiàn)嘔吐前驅癥狀時,指導患者取坐位或側臥位,防止誤吸,嘔吐后給予口腔護理;④健康教育:通過發(fā)放編制“化療所致嘔吐控制健康知識手冊”,對其進行嘔吐指導;⑤穴位按壓:指導患者指壓內關穴,化療前一天開始,貫穿整個化療期,每天3次,每次20分鐘左右,從而起到降逆止嘔作用;⑥藥物干預:按醫(yī)囑使用止吐藥物,化療藥物使用前30分鐘給予靜脈止吐藥;⑦飲食指導:化療期患者進食保持清淡易消化,合理調整進餐時間,并延長胃排空時間。
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的常規(guī)毒性判定標準對患者嘔吐頻率及程度進行評價,其中嘔吐定義:胃內容物經(jīng)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程度分為:①0級:無嘔吐;②Ⅰ級:24小時內嘔吐1~2次;③Ⅱ級:24小時內嘔吐3~5次;④Ⅲ級:24小時內嘔吐6次及以上;⑤Ⅳ級:患者嘔吐嚴重,并危及生命;需緊急治療。通過調查問卷表對患者護理意度進行調查,共10個條目滿分100分。①非常滿意:得分90分以上;②一般滿意:得分在60分~90分;③不滿意:得分<60分。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個化療期后,觀察組患者嘔吐率及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嘔吐頻率及程度比較(n,%)
觀察組滿意度率(98.11%)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77.3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n,%)
隨著腫瘤患者化療次數(shù)增加,其惡心嘔吐發(fā)生率也隨之增加,給其治療帶來阻力。無嘔吐病房的建立可有效預防嘔吐、控制急性及遲發(fā)性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從而降低嘔吐發(fā)生的風險。集束化護理是一種規(guī)范科學的護理體系,可改善患者預后,在循證醫(yī)學前提下針對患者制定的系列護理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4個化療期后,觀察組嘔吐發(fā)生頻率及程度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腫瘤科無嘔病房中采用集束化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嘔吐率及程度,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