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清
(包頭市達茂旗醫(yī)院內科,內蒙古 包頭 014500)
【關鍵字】心絞痛;老年患者;護理干預;焦慮程度;抑郁狀態(tài)
心絞痛是常見心血管內科疾病之一,多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短時間缺氧、缺血引發(fā)壓榨性或陣發(fā)性胸痛。大部分患者在急性發(fā)病氣候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治療。我院對心絞痛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效果明顯,現(xiàn)將具體情況進行如下分析:?
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心絞痛老年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女性36例,男性52例,年齡在60歲-83歲之間,平均(71.18±6.04)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有患者44例,兩組患者在臨床基本資料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組間有對比分析價值。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含環(huán)境介紹、建立檔案、用藥指導和健康宣教等。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入院后向患者耐心、詳細講解冠心病注意事項,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鼓勵患者表達自身感受與認知,適當進行不良情緒發(fā)泄,在患者情緒低落時給予疏解,給予患者鼓勵,正確引導患者樹立治愈信心。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緒可促進疾病康復,負面情緒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讓患者了解負面情緒危害性。建議患者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高鹽、高膽固醇類食物,避免暴飲暴食,禁止飲酒吸煙,適當進行適宜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會影響情緒與心理的刺激源。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應耐心、熱情的解答,告知患者不可盲目用藥和擅
護理干預前后分別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對比分析。
數據資料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核對,±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較大,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與干預組在抑郁、焦慮程度方面無巨大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在抑郁、焦慮程度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情況
心絞痛是冠心病常見并發(fā)癥,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處于短暫的缺氧、缺血狀態(tài)引發(fā)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發(fā)病急,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在中老年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大量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若存在消極情緒[1],例如:恐懼、抑郁、緊張、焦慮等,會導致病情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心絞痛患者不僅要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良好的護理干預也非常重要。
我院針對心絞痛患者心理狀態(tài)特點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入院后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向患者進行醫(yī)院環(huán)境介紹,讓患者能更快適應新環(huán)境[2]。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提升患者的心絞痛疾病認識,告知患者情緒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告知負面情緒危害,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疏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強患者與疾病斗爭的信心。為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降低心臟負荷,避免發(fā)生便秘[3]。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放松訓練,確保患者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此次研究,實施護理干預的干預組在抑郁、焦慮評分方面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充分說明對老年心絞痛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應激心理,降低負面情緒,進而能促進臨床療效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心絞痛是中老年群體多發(fā)疾病,由于該疾病發(fā)病急、病死率高,患者患病后易出現(xiàn)各種負面情緒,而不良情緒會導致病情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對心絞痛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很有必要。此次研究表明對心絞痛老年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應用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