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群西 強巴嘉措 王忠興
摘 要:目的:探究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評估方法。方法:45只SD大鼠分為治療組(14例)、ANP組(20例)、假手術組(11例),在其胰膽管中注射?;悄懰徕c,使其發(fā)生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根據(jù)Schnidt等標準,結合電鏡超微結構觀察等,對不同標準評定急性壞死型胰腺炎病的準確性進行研究。結果:根據(jù)組織學評分標準,Schnidt方法不能顯示組間出血的嚴重程度,壞死、水腫、炎癥過于繁冗。使用高倍鏡下間隔紅細胞數(shù)平均值以及分級評分比較,可以顯示不同組之間出血的差異。結論:簡化Schnidt評分標準中壞死、水腫、炎癥等3項和出血指標,結合高倍鏡下間隔紅細胞數(shù)和分級統(tǒng)計,制定新的標準,可以對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組織學特征進行更為準確合理的評定。
關鍵詞: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評定標準
?;悄懰徕c誘發(fā)的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ANP)是一個十分經(jīng)典的實驗動物模型,長期在ANP的發(fā)病機制、治療等方面的研究中應用,但是當前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病理組織學評定標準。
一、資料與方法
1.資料
雄性SD大鼠48只,每只體重220~280g,善寧(NO-VARTIS公司),?;悄懰徕c(sodium taurocholate,Sigma公司)。
2.方法
(1)動物模型制作。將48只大鼠分為治療組(14例)、ANP組(20例)、假手術組(11例),使用2.5%戊巴比妥對大鼠進行麻醉,然后將其固定,切開下肢皮膚,經(jīng)股靜脈建立輸液途徑。切開腹腔,鉗住胰膽管十二指腸端,在肝門處穿繞縫線,將針尖扎緊,將5%?;悄懰徕c恒速注入胰膽管中,持續(xù)1min,停留4min,然后將針、血管夾、縫線撤除。5min后在右下肢靜脈注入善寧,或生理鹽水(假手術組和ANP組)。假手術組不注射?;悄懰徕c,僅進行胰腺牽引。發(fā)病后12h進行存活統(tǒng)計,同時進行處死和解剖。將因各種因素死亡的大鼠剔除。采集腹水、血以及胰腺等標本,對其脂肪酶、血清酶等進行測定,進行普通病理以及電鏡病理觀察。
(2)制備病理標本。取材前,對大鼠進行腹腔麻醉后,切開其腹腔,然后進行腹水收集、血液采集、胰腺摘取。同時將大鼠的心、肝、腎、肺等組織取出。以及相關的標本制作方式進行標本制作,然后對標本進行細致的觀察。
透鏡電鏡樣品制備:將胰組織固定在戊二醛,然后對其進行漂洗和固定操作,使用乙醇進行梯度脫水工作,Epon812包埋。在光鏡下將胰組織定位,將需要進行觀察的部分放置在視線下,進行超薄切片。使用檸檬酸鉛、醋酸鈉對切片進行染色,然后在電鏡下進行觀察。
(3)病理組織學評定方法。根據(jù)Schnidt建議的標準,結合Van Ooijen等的方法評分,將Schnidt標準中的0.5分項舍去,取0、1、2、3、4五個等級。針對出血這一項,Schnidt方法僅使用有或無對其進行表示,因而無法對其差異進行體現(xiàn)。因而結合高背景下間隔紅細胞數(shù)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每份標本觀察 10個視野。
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2h內(nèi)ANP組大鼠存活4只,存活率為20%,明顯低于治療組64.29%(9/14)。假手術組無腹水,胰腺正常,不進行相關指標比較。
將胰腺炎大鼠腹腔切開,大量紅色滲出液。血淀粉酶、腹水量、脂肪酶結果顯示,治療組明顯低于ANP組(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ANP大鼠的胰腺明顯水腫、充血、壞死,較正常體積大3~6倍,一些發(fā)黑。部分大鼠腺外臟器存在明顯的出血、充血。
光鏡下可見胰組織間質(zhì)顯著增寬,有核炎癥細胞浸潤,數(shù)量不等。范圍大小不等的出血改變、腺細胞壞死十分突出。腺細胞壞死為大片狀、點狀,核溶解、細胞輪廓消失。腺外臟器在光鏡下出現(xiàn)水腫、充血、出血等。
根據(jù)Schnidt標準,也就是對炎癥、壞死、水腫、出血的評定結果表明,治療組各項積分均低于ANP組,但是只有壞死這一項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根據(jù)本文提出的評定標準,等級積分比較或者血管外紅細胞平均數(shù)獲得的結果,差異均有顯著性。
電鏡下胰組織細胞輪廓消失,細胞器結構不清。但是微血管中可以看見微血栓形成。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變形、增粗;分泌顆粒密度不等;高爾基體輪廓不清;自噬體和自噬空泡增多。治療組上述變化較ANP組輕。
三、討論
善寧組的生存率比較高,血清胰酶、福水量等指標降低,但是根據(jù)Schnidt方法和合Van Ooijen方法無法對此進行準確的反映。ANP的兩大特征是胰腺出血、壞死,但是經(jīng)在壞死這一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出血這項未能得到有效的顯示。因此,Schnidt方法和合Van Ooijen方法均存在不足,而且Schnidt方法中水腫、壞死、炎癥過于冗雜,無法在實際中準確應用,因而本文將Schnidt方法中水腫、壞死、炎癥這三項中的0、0.5分刪去,使病理評分更為方便。但是其出血這項過于簡單,因而使用血管外紅細胞計數(shù)平均值,對出血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評價。根據(jù)研究結果,可以對出血程度方法的差異進行有效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簡化Schnidt評分標準中壞死、水腫、炎癥等3項和出血指標,結合高倍鏡下間隔紅細胞數(shù)和分級統(tǒng)計,制定新的標準,可以對大鼠急性壞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組織學特征進行更為準確合理的評定。
參考文獻:
[1]李滿, 余佳, 梅方超,等. 肥胖大鼠合并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肝臟損傷評價[J]. 臨床急診雜志, 2017(7):531-535.
[2]伍先權, 蘇永輝, 卜巨源,等.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大鼠早期細菌移位的研究[J]. 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 2017, 38(3):372-378.
[3]孔雷, 包皙婷, 胡皆樂,等.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大鼠水通道蛋白4與腦損傷關系探討[J].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17(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