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東 陸興熱 張成偉 張青 資云菊 袁雕 葉樹櫻 王武滿 朱德永 楊生仙 文山州人民醫(yī)院 (云南 文山 663099)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金胺“O”熒光集菌染色法在檢測痰液中抗酸桿菌的臨床應用,為肺結核的早期快速診斷、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選擇212例2016年6月~2017年12月感染科收治的疑似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痰標本采取直接涂片和離心集菌涂片兩種制片方法,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熒光法進行染色鏡檢。結果: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陽性率(9.43%,20/212)低于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13.68%,29/212),直接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陽性率(17.45%,37/212)低于集菌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36.32%,77/21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2,12.37,P=0.02,0.00)。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陽性率(13.68%,29/212)低于集菌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36.32%,77/21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65,P=0.00)。金胺“O”熒光染色法的敏感度,特異性,約登指數(shù)及陽性、陰性預測值均優(yōu)于萋-尼氏抗酸桿菌染色法,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金胺“O”熒光集菌染色法是一種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好、操作簡便、快速的方法,對結核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結核病大部分就是肺結核,被視為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傳染病?,F(xiàn)如今,我國每年新發(fā)結核病患者就占到了90萬例,作為一個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在全球占到了第3位[1]。在我國,肺結核病人的診斷中廣泛的應用了痰標本直接涂片法,該路徑價格低廉、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同時也出現(xiàn)了其他的新方法,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的特點就是陽性檢出率低、鏡檢時間長;金胺“O”熒光染色的特點就是操作方便簡單、極易分辨、時間短等。本研究借助金胺“O”熒光染色法以及抗酸染色法對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痰標本展開檢測,對痰標本中抗酸桿菌進行檢測,對比分析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給予臨床應用依據(jù)。
1.1 標本來源
212 例標本來源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感染科收治的疑似肺結核患者,入組樣本為患者持續(xù)咳嗽、咳痰3周以上,有咯血或伴有血痰;發(fā)熱或胸痛超過2周;胸部X線顯示異常,臨床診斷高度懷疑為肺結核病人的晨痰標本。合格痰標本應為血性、膿性、干酪樣及黏液性痰,標本量≥2mL。其中男49例,女45例,年齡20~67歲,平均(45.9±12.3)歲。每份痰標本制備4張?zhí)低科?,其?張為直接痰涂片,2張為次氯酸鈉液化離心沉淀集菌痰涂片。分為抗酸染色組和熒光染色組,每組由1張直接痰涂片和1張集菌痰涂片組成。
1.2 儀器與試劑
金胺“O”熒光染色液、萋-尼氏抗酸染液由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生物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熒光顯微鏡、上海復星生物安全柜、清潔無油脂新玻片。
1.3 方法
借助竹簽,將痰標本中膿樣、干酪樣或者血性挑取部分,大約0.05~0.1mL,在玻片正面右側2/3中央處,均勻涂抹成痰膜朝上、厚薄適中的一個10mm×20mm的卵圓形痰膜,在生物安全柜中靜置,打開紫外線燈照射15min(滅菌),室溫下干燥后將痰涂片火焰固定。將剩余痰標本加等體積的5%次氯酸鈉溶液,混勻后靜置30min(液化、滅菌)[2],倒入潔凈離心試管中,震蕩混勻后用離心機4000r/轉離心15min[3],去上清,留1mL沉渣混勻制成2張集菌痰涂片,涂片方法同直接涂片法。剩余沉渣保留備用。將制備好的痰涂片進行染色和鏡檢。①染色方法:染色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抗酸染色組:將已固定的痰涂片滴加石碳酸復紅溶液初染10min;水洗,瀝水后滴加酸性酒精脫色1~2min或至無色;水洗,瀝水后滴加亞甲基藍溶液復染30s,水洗,晾干待檢。熒光染色組:涂片固定后加金胺“O”染色液室溫初染15min,水洗,瀝水后用酸性酒精脫色1~2min或至無色,水洗,瀝水后用高錳酸鉀復染液復染3min,水洗晾干待檢;②鏡檢:抗酸染色組:染色好的痰涂片用OLYMPUS CX21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用40×物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使用100×油鏡觀察細菌細胞形態(tài),每個標本仔細觀察300個視野。熒光染色組:已染好的痰涂片用OLYMPUS熒光落射暗視野顯微鏡觀察,鏡檢使用的是10×目鏡、20×物鏡,若是出現(xiàn)疑為抗酸桿菌的熒光桿狀的物質,借助40×物鏡展開確認。需要依據(jù)《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痰涂片鏡檢標準化操作及質量保證手冊》來確保涂片鏡檢的質量,同時依據(jù)相關的程序和頻度來實施[4]。痰涂片保存需要超過1年,以便上級結核病實驗室展開接下來的質量控制復驗??顾釛U菌陽性:抗酸桿菌陽性(1+):3~9條/100視野;抗酸桿菌菌數(shù)1~8條/300視野;抗酸桿菌陽性(2+):1~9條/10視野;抗酸桿菌陽性(3+):1~9條/1視野;抗酸桿菌陽性(4+):≥10條/1視野。報告1+時至少觀察300個視野,報告2+至少觀察100個視野,3+、4+時至少觀察50個視野。萋-尼氏抗酸桿菌染色鏡檢結果分級標準: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陰性:對300個不同視野進行連續(xù)觀察,沒有出現(xiàn)抗酸桿菌;熒光染色鏡檢結果分級報告標準: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陰性(-):0條/50視野;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陽性(報告抗酸桿菌數(shù)):1~9條/50視野;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陽性(3+):10~99條/1視野;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陽性(4+):100條及以上/1視野;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陽性(2+):1~9條/1視野;熒光染色抗酸桿菌陽性(1+):10~49條/50視野。報告2+至少觀察50個視野,3+及以上的陽性結果至少觀察20個視野。
表1. 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法及金胺“O”熒光染色法三維卡方檢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按照萋-尼氏抗酸桿菌染色和熒光染色鏡檢結果分級標準,比較兩種方法檢出的陽性例數(shù),對比萋-尼氏抗酸染色法以及金胺“O”熒光染色檢查的假陽性率、假陰性率、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并計算一致性系數(sh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并予以χ2檢驗,及χ2分割檢驗(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進行兩兩比較,對兩種方法的診斷結果進行比較(配對卡方檢驗之三維配對卡方檢驗),P<0.05則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種染色方法檢測結果
金胺“O”熒光染色后,分枝桿菌在熒光顯微鏡下發(fā)出橘黃顏色,高倍鏡(物鏡40倍目鏡10倍)下,能夠看到分枝桿菌出現(xiàn)黃綠色熒光,呈現(xiàn)出分枝狀或者桿狀??顾崛旧螅诘{色背景下,抗酸菌呈紅色,其他細菌和細胞呈藍色,見圖1。212例標本檢測結果表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陽性率(9.43%,20/212)低于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13.68%,29/212),直接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陽性率(17.45%,37/212)低于集菌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36.32%,77/21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2,12.37,P=0.02,0.00),見表1。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陽性率(13.68%,29/212)低于集菌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法(36.32%,77/21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65,P=0.00)。2.2集菌涂片金胺“O”熒光染色、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檢查的診斷效能
金胺“O”熒光染色法的敏感度,特異性,約登指數(shù)及似然比值均優(yōu)于抗酸染色法,差異顯著(P<0.05),即金胺“O”熒光染色較之于抗酸染色法,優(yōu)勢較大,見表1。
對痰標本進行集菌處理被視為一個相對省時又低成本的路徑,能夠有效的強化痰涂片抗酸桿菌鏡檢的靈敏度[5],本研究對沉渣涂片萋-尼染色兩種方法、直接涂片萋-尼染色、沉渣涂片萋-尼染色和沉渣涂片金銨“O”染色兩類路徑展開彼此的對比,結果顯示集菌涂片法可提高痰標本抗酸桿菌鏡檢的陽性率;把離心集菌涂片法與金銨“O”熒光染色法有機結合,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強化肺結核痰涂片顯微鏡檢查手段的敏感性,同時大幅度強化工作者的舒適感。通過金胺“O”熒光離心集菌染色法檢測痰中的結核桿菌操作簡單、靈敏度及特異新高,與抗酸染色法對比,能夠顯著提高低含菌量標本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