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春
【摘 要】隨著新課程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小學教學.其中,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然而,目前在語文教學中,存在重閱讀教學,輕寫作教學,對作文教學的研究和指導比較少等問題?;诖吮尘跋?,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一些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希望給予相關教師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20-01
讀與寫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閱讀是吸納,是吸收,是語文知識、基本能力的獲得;寫作是傾吐,是表現(xiàn),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行文技巧的展示。由于,小學生缺乏必要的文學閱讀,缺乏對生活的觀察,不太了解作文寫作的方法。因此,在寫作中存在許多的問題,我們語文教師,應該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提升他們的語文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寫作內容空洞化。
目前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主要依靠語文課本閱讀材料,以及課外各類作文范文。學生缺少生活積累,這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一味地模仿范文,寫作內容嚴重脫離生活,寫作內容空洞化,缺乏真摯的感情,不能寫出真情實感,因此,作文往往缺乏感染力
2.作文模式化寫作問題嚴重。
目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作文模式化寫作問題非常嚴重,如果不采取措施解決,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后期學習。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語言課程,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體現(xiàn)出來的內容會有著不同的意思,如果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只是按照模式化的方式進行寫作,這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寫作思維是不利的。
3.作文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
在寫作過程中,想要作品具備思想、感情,那么就需要作者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但是,從實際上看來,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沾不上邊,很多虛構、編造的內容出現(xiàn),這樣的形式就使得寫作的質量下降,這對學生往后的寫作水平有很大影響。
4.教師們忽視情感教學。
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們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時候,往往將寫作技巧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雖然這種語文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優(yōu)點,但是這種語文教學方式匠氣嚴重,學生們所寫的文章千篇一律,沒有自身獨有的情感。此外,這種教學方式枯燥性嚴重,并不能加強學生們的語文作文學習積極性,許多小學生們對于這種作文教學方式頗有微詞?;诖?,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師們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應當要注重情感教學。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分析
1.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指導小學生的語文創(chuàng)作來說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對作文懷有好感,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進而主動的參與到作文學習中來,就會對學生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情采取可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過誦讀學生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文章來激勵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寫作文評語的時候,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寫作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抗挫能力相對還比較弱,那么在作文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掌握好作文的寫作難度和密度,做到適可而止,否則一旦小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困難,他們就有可能失去寫作的信心,甚至出現(xiàn)厭學的狀況。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觀念,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語文教師還可以巧用多媒體來構建作文教學的意境,拓展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也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的了解生活,觀察身邊的事物和事件,從日常生活中找寫作材料,體會寫作的樂趣,激發(fā)寫作興趣。
2.多管齊下,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正處于作文素材積累的關鍵期,也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作文素材積累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多管齊下,引導學生多路徑積累寫作素材。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少兒讀物,少兒版的經典名著,加強作文閱讀等,通過閱讀間接地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仔細的觀察生活,積極參加社會社會實踐活動。盡管小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但是只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一定能夠提升作文積累;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只要方式,教師要將寫作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帶著目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動筆的習慣,將一些作文素材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作文積累,還能夠豐富學生情感,使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
3.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閱讀。
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視野,這對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與正確認知有著重要作用。
在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愛好,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從而使其能夠在文章內感受到優(yōu)美的語言與豐富的內容,從而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提升寫作水平。
例如,在進行“擬人”寫作手法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去網絡尋找一些擬人寫作的文章進行閱讀,之后在對這篇文章的結構、主要表達內容和思想進行分析,并且分享自己在閱讀后獲得的體會。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提升他們的語文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意義重大。廣大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重視寫作素材積累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讀寫結合促成寫作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達成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