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要:作為一名工科學生,將來在工作中首先要能夠識圖,圖紙是機械工程界的語言,如果不能識圖,將不能勝任生產工作。所以機械制圖是工科學生的重點學科,而《組合體視圖的畫法》在機械制圖的大綱中非常重要,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形體分析法,并正確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該章節(jié)內容復雜了許多,為學習零件圖和裝配圖作基礎,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對于基礎薄弱的中職學校來說,機械制圖理論學習不易理解,好多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差,因而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那怎樣才能通過本節(jié)知識點來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形象思維能力,達到大綱要求呢?文章談談《組合體視圖畫法》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形體分析法;項目分析法;分組討論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1-0262-02
本文將從以下十個方面談談《組合體視圖畫法》的教學設計。
1.學情分析。(1)認知能力分析:中職學校的學生特點是基礎薄弱,對機械制圖理論學習不易理解,空間思維能力差,因而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習本節(jié)知識點能夠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形象思維能力。(2)知識基礎分析:本教材難度較低,又富有引導性、啟發(fā)性。通過選、畫、量等方式,讓學生變抽象為具體,將組合體的三視圖畫出來。(3)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分析:通過分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好幫差,讓學生有模仿學習的機會,在課堂上能夠輕松掌握知識重點,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機械制圖主要培養(yǎng)有識圖、看圖、畫圖的能力,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中初級復合型人才。
2.教材分析。作為一名工科學生,將來在工作中首先要能夠識圖,圖紙是機械工程界的語言,如果不能識圖,將不能勝任生產工作。所以機械制圖是工科學生的重點學科。機械制圖的教材很多,本教材選用中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根據國家頒布的最新制圖標準,教材經過4次改版,刪去書中偏難、純理論的推導過程,增強了它的實用性和科學性,難易適中,由淺入深。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選用本教材是比較合適的。大綱要求掌握形體分析法,并正確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該章節(jié)位于本書第二篇章第15個項目,和以前所學的三視圖的繪制原理一樣,內容復雜了許多,也為后面學習零件圖和裝配圖作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3.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讓同學們相互配合,發(fā)揮個人長處,用形體分析法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并了解三視圖的作圖步驟,為以后學習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礎。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能加以補充。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地反映了教學內容,使學生思維活動得以充分展開,從而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使問題直觀形象化。
4.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對組合體進行形體分析,正確選擇主視圖的方向、比例,把握正確的作圖步驟,完成三視圖的繪制。(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形體分析法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向學生滲透多動腦、多分析、多思考、多問等思想,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3)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分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好幫差,讓學生有模仿學習的機會,在課堂上能夠輕松掌握知識重點,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5.教學重點。運用形體分析,繪制正確的組合體三視圖。
6.教學難點。在實際繪圖中對組合體的形體分析,“畫”繁為簡以及相貫線的繪制。
7.教學方法。(1)項目教學法:以完成項目為目標,讓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注意力集中,帶動每位學生參與學習。(2)分組教學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共同討論,通過相互合作完成任務,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8.學法。(1)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2)在操作過程中,多動腦、多分析、多思考、多問?;A差的同學在畫圖過程中及時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實現(xiàn)以好幫差的學習效果。(3)盡量讓學生多練多討論,并讓學生上臺講解,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口才表達和演示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9.教學手段和教具準備。主要采用演示法和引導教學的方法,運用Flash動畫課件,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教師的分析講授,讓學生較快地獲取知識,掌握繪圖技能。(1)(課件展示)模型:支架組合體。(2)繪圖工具:直尺、三角板、圓規(guī)、A4紙。
10.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約3分鐘)。提問:疊加類組合體相鄰形體表面的連接關系有哪幾種?
通過學生的回答,根據模型,對組合體相鄰形體表面的連接關系進行復習。(結合模型,重點強調三種連接關系,為后續(xù)課程的講授做鋪墊)我們了解了組合體的組合形式和相鄰表面的連接關系后,如何運用視圖準確地將組合體表達出來呢?
(2)解答問題、講授新課(約12分鐘)。
§5-2 畫組合體視圖的方法與步驟。
畫組合體視圖的一般方法是形體分析法,即:疊加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
下面以支座為例講解。
①形體分析(課件展示支座模型)。引導學生分解支架組合體,分析各部分相對位置,讓學生一起回答;并請某些同學判斷該組合體相鄰表面的關系。
②選擇主視圖。(播放Flash動畫,請學生回答選擇主視圖依據,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
③畫圖步驟:(用Flash動畫課件展示畫圖步驟,細心講解視圖繪制過程,同時提問,讓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參與到學習中)
(3)鞏固練習、檢測反饋(計劃用時20分鐘)。學生分組選取相應題目,通過討論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教師在過程中巡視討論過程,適當給予提醒。學生展示作品并講解,教師及時給予點評。
(4)鞏固知識,首尾呼應,總結規(guī)律,加深理解(5分鐘)。(簡單圖形的三視圖繪制前面學生已經學習過,在畫圖過程中重點強調形體間相鄰表面的連接關系,要求學生在畫圖步驟過程中能正確判斷視圖的正確與否)規(guī)律:先分析后選擇,先基準后輪廓,先關鍵后其他,三視圖一起畫。
(5)課后作業(yè)布置,分層練習(5分鐘)。①完成軸承座的三視圖;②預習切割型組合體的畫法——運用面形分析法。
小結:
隨著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更多新技術的出現(xiàn),要想讓學生掌握實用技術、技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楊憲章.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汽車機械識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