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賢俐,張榮榮
(上海市徐匯區(qū)中心醫(yī)院,上海 200031)
有學者調查發(fā)現,內科疾病近些年來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內科疾病較多,病情較嚴重的情況下只能移送重癥監(jiān)護室。內科疾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種嚴重疾病[2]。因此,文章將選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內科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預見性護理程序在內科重癥監(jiān)護室感染中的應用效果。
通過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內科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應用預見性護理程序護理方法)和對照組(100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納入標準:知情下參與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治療組中有5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2.55±1.87)歲,平均體重為(60.36±12.87)kg。對照組中有56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3.02±1.83)歲,平均體重為(60.44±12.82)kg。
100例對照組病人全部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按時對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加以檢查,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積極和患者家屬溝通;除此之外,保持患者病房環(huán)境的干凈和整潔,為患者詳細介紹有關病情的基礎知識。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預見性護理程序護理方法,具體內容如下:首先,對病人的病情實施基本的判斷,同時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根據相關臨床檢測指標,采取預見性方法猜測病人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相關預見性的準備。另外,心理預見性護理程序。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護理工作人員要提供針對性地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家屬的負性心理情緒,使得患者家屬能夠正確面對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最后。并發(fā)癥指導。叮囑患者家屬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有痰液,需要及時向護理人員反映,預防肺部感染問題出現;定期翻身,預防褥瘡的發(fā)生。預見性護理實際上就是一種提前預判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理工作者具有較高的臨床經驗。
分析兩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采取本院特制問卷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生活質量(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識功能)評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治療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例/%)
預見性護理程序方式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方法,一方面能夠積極緩解患者緊張和恐懼的心理情緒,另外一方面還能夠提高患者對醫(yī)護工作人員的信任感和依賴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家屬的依從性。預見性護理程序方式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繼而被廣泛應用在臨床之中。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預見性護理程序方式首先表現在心理教育方面,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以及血患者家屬進行心理預見性護理程序。在教育過程中,可以不斷緩解患者家屬的緊張情緒和恐懼情緒,使得患者和家屬能夠清楚認識到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在治療過程中無法避免會出現相關并發(fā)癥,讓家屬能夠做好心理準備。
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充分尊重患者隱私和人格,讓其感受到 護理工作人員發(fā)自內心深處的關懷和體貼。積極鼓勵患者和安慰患者,樹立患者治病信心,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的 病房環(huán)境,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在疾病基礎知識的宣教方面,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制造個性化的疾病預防手冊,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等定時發(fā)送一些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再詳細解答患者的疑慮。在康復訓練中,由于部分患者會出現后遺癥,所以在早期恢復階段中,護理人員需要為其采取積極有效的運動措施,恢復患者的機體功能。加強對患者的功能關節(jié)保護,防止跌傷或者摔傷。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家屬消極心理所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患者健康飲食、對疾病基礎知識有良好的認識以及正確掌握肢體鍛煉方式高于對照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