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文
高鐵上博士生霸占座位事件告一段落,在全民一邊倒的聲討下,當事人被迫道歉。濟南鐵路公安處也出面給予其兩百元治安罰款。當事人還被記入鐵路征信系統(tǒng),在一定期限內(nèi)被限制乘車。
可見,霸座這種和無賴無異的做法,激起了全民公憤。更重要的是,大家普遍感到有一種“無賴當?shù)馈钡内厔?,此人無非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個法學碩士、在讀博士生,面對列車長的質(zhì)疑和勸說,其肆無忌憚的言行刺激了每一個人的神經(jīng)。為什么會這樣?大約只有一種可能:他的世界觀就是這樣,因此他說得很坦然。
其實,近期連續(xù)發(fā)生的幾起輿情事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肆無忌憚,甚至無賴式的違規(guī)、說謊,頗值得仔細探究。
剛剛結(jié)束的“紅芯事件”就是活生生一例。先看看紅芯官方的原本說辭:“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chuàng)新瀏覽器”……太多偉大的詞,不一一列舉了。被揭露后,“紅芯”公司官方發(fā)表了一份所謂的道歉聲明,言下之意是他們沒有說謊話,是公眾多想了。而他們的錯,也僅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把說謊變成了“一定程度的夸大”,更惡劣的是,他們還有一個信誓旦旦的理由:我們沒有騙國家的錢。換言之,騙其他人不叫騙。兩億五千萬美元的投資,怎么來的?在他們看來,為了融資說假話,就不是騙,不是說謊。
我相信這是他們真實的感受,甚至他們會覺得委屈。在他們看來,這不叫說謊,僅僅是一定程度上的夸大,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慣用手段,甚至都不是錯。霸占座位的博士與“紅芯”的這兩位創(chuàng)始人,說穿了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都是不知恥不知錯到極致。
顯然,我們對一些“無恥無畏”者過于寬縱,甚至一味遷就,息事寧人,過于講人性執(zhí)法,當罰不罰,當管不管。就如這次濟南鐵路局竟然說“霸座者”不違法,若按此道理,大家都可以買二等座、坐一等座,甚至不買票就坐車了,天下豈不大亂?
過度寬縱,必然造成違規(guī),說謊的人從中得利,即便被揭穿,也不會有什么損失。于是,在“示范”效應(yīng)下,老賴越來越多,說謊者也越來越多,違規(guī)者比比皆是——這恰恰是我們不愿看到的結(jié)果。
多年前,我去美國西部的一個城市,在進城的高速路上,我們坐的大巴一路暢通,飛馳而過,而旁邊的車道卻擁堵不堪。問司機原因,司機說當?shù)匾?guī)定,有三人以上乘客的車,才可以走快速通道。同行的人就問,路上好像沒看到檢查人員,為什么沒有人偷偷走?司機說,沒有人敢。如果被抓住,不僅罰款是天價,還會被吊銷駕駛資格,可能一輩子也開不了車。
人性是不完美的,外國人也并非比我們講規(guī)矩,而是嚴格的規(guī)則和懲治措施,維護了社會的誠信。在誠信文化與制度的建設(shè)上,我們一方面要確保監(jiān)管部門的規(guī)范、自律,讓守規(guī)矩有信用的人得利;另一方面,要秉承“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原則,積極作為,嚴懲一切違規(guī)者、說謊者,讓他們?yōu)樽约旱男袨楦冻龃鷥r。
【原載《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