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釋天
摘要:通過對人臉識別以及3D重建技術的研究,實現(xiàn)虛擬角色的人臉識別和表情識別等AI特質,并根據(jù)識別的特征信息連接3D毛發(fā)和身體形體、配飾等,即完成真正的人臉識別與3D重建,同時具有實時交互功能。
關鍵詞:VR;人臉識別;3D重建
中圖分類號:TP3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8)07-0122-02
1 引言
雖然近年來,人臉識別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通過對人臉識別以及3D重建技術的研究可知,人臉識別算法是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1-2]。2014年Kzaemi[3]等人提出了一個用于學習整體回歸樹的通用框架,這個框架優(yōu)化了平方誤差損失的和,并且自然的處理丟失或部分標記的數(shù)據(jù)??梢灾苯訌南袼貜姸鹊南∈枳蛹烙嫷萌四樀臉擞淈c位置。采用標準數(shù)據(jù)即可訓練參數(shù),并且計算速度非??臁?010年Beeler[4]提出了一種用于捕獲毛孔尺度幾何圖形的標準立體重建方法(modinement),它使用一種定性的方法來產生視覺逼真的結果。同時提出了一種適合于面部捕捉系統(tǒng)的校準方法。
本文使用手機前置鏡頭拍攝正臉和側臉照片,根據(jù)陀螺儀角度和面部形體解剖特點測算3維立體空間的頂點信息,并把頂點信息通過智能判定轉為多邊形模型信息,最后根據(jù)多邊形模型特征推算出人臉結構特征,并賦予人工智能信息,實現(xiàn)虛擬角色的人臉識別和表情識別等AI特質。
2 算法的預處理和初始化
通過對人臉識別以及3D重建技術的研究,提出了動態(tài)提取特征的方法[5-6]用于提取不同角度下的人臉特征。算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
3 人臉3D重建
記為一個向量為3D人臉的位置信息:
4 動態(tài)特征提取
本文將人臉區(qū)域在垂直方向切為個塊,對于每個塊,分別有一個相應地特征權值()。對于偏航角(yaw angle)的人臉,我們這樣設置權值:
動態(tài)特征提取參數(shù)的選取,當偏航角yaw angle 分別為-30°和30°下的動態(tài)特征選取示例如圖2所示,對于俯仰角(pitch angle)與上類似。
5 結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高效自動的基于不同角度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通過對人臉識別以及3D重建技術的研究,實現(xiàn)虛擬角色的人臉識別和表情識別等AI特質。最后根據(jù)識別的特征信息連接3D毛發(fā)和身體形體、配飾等,即完成真正的人臉識別與3D重建,與此同時,具有實時交互功能。
參考文獻
[1]T. Berg and P. N. Belhumeur, "Tom-vs-Pete Classifiers and Identity-Preserving Alignment for Face Verif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 (BMVC), 2012.
[2]A. Asthana, T. K. Marks, M. J. Jones, K. H. Tieu, and M. Rohith, "Fully automatic pose-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 via 3D pose normalization,"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 pp. 937-944,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