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要實現(xiàn)班級管理的民主化和自主化,首先需要信任學生,班主任老師,首先應該相信我們每位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都是想得到發(fā)展的,我們眼中的“后進學生”其實有著強烈的發(fā)展愿望。所以我只從如何讓全體學生有效參與班級管理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嚴格要求學生,不過這種嚴格一定要以對學生的愛為前提,并且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愛,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班主任要熱愛教育工作,熱愛學生,當學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師的真情付出時,很多教育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次班主任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明確四個問題:1.我們在哪?(現(xiàn)階段班級的狀況,學生所處的水平)2.我們要去哪?(我們的教育目標)3.我們怎樣到達?(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達成目標)4.我們是否到了?(反思是否達成了目標或者是到達了什么程度)
一、在教師的角度來看
(一)我們在哪?
當我們新接手一個班級時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明確班級的現(xiàn)狀,包括每個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觀察和思考,并通過與學生廣泛的交流,了解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把學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現(xiàn)反饋給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對孩子在校情況作到心中有數(shù),請家長協(xié)助鼓勵或幫助學生,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對癥下藥。
(二)我們要去哪?
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為班級制定下一階段的發(fā)展目標,并指導幫助每一位學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結(jié)合定期學生學習掌握情況,開好每次家長會,針對學生的現(xiàn)狀,與家長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盡快形成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三)我們怎樣到達?
教師需要發(fā)揮智慧,考慮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達成目標,可以是各種活動、或是競賽、或是主題班會等。抓好每一次教育契機。提出班級的總體奮斗目標,以班訓為指針,使同學們振奮精神,共同為班級的未來努力奮斗,形成“我以班級為榮,班級以我為驕傲”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宣傳、表揚積極報項、上場的同學,最重要的是提倡這種“為班級爭光,奮力拼博”的精神。
(四)我們是否到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活動結(jié)束后,或者期中期末總結(jié)是,必須反思教育效果如何,否達成了目標或者是到達了什么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調(diào)整。
二、在學生的角度來看
(一)我們在哪?
這是必須要有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幫助下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確我們班級所處的階段,優(yōu)勢與不足,更要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有哪些優(yōu)點還有哪些缺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班主任付出辛勤的努力,班主任首先利用好班會這個主陣地,并通過真心的付出得到學生信任)鼓勵尖子生超前學,多點撥,激勵他們將來作出大的成就。指導他們定期與同學交流學習體會,帶動全班共同進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多與之談話,研究學習方法,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盡快縮短與尖子生的距離,努力趕上尖子生。最終,使班級形成整體優(yōu)勢。
(二)我們要去哪?
教師應指導每一位學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是讓學生自愿制定奮斗目標,其實每位同學都是有進取心的,而且學生都是都是懂事的,老師真心的付出,他們能夠感受得到,所以教師和學生一起制定目標,學生會樂于因此奮斗。
(三)我們怎樣到達?
應該讓學生明確,要達成班級成長目標,和個人成長目標,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其實無論是對班級的管理,還是對個人的自我管理,都是提升個人素質(zhì)的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一起制定班規(guī),一起設計本學期甚至是本學年的各種活動。(自己的參與制定的班規(guī)當然會遵守,活動更是會積極參加)
(四)我們是否到了?
反思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品質(zhì),他能讓我們的各種活動更加有效。有比賽、有競爭就會有失敗,可能是班級運動會成績不理想,也可能是學生自己競選班委是失敗,其實成功是財富,失敗的教育意義可能更大,班主任應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