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葉
慢一點,掌燈,捧卷,冥想,尋得山中靈性。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夜中若渴,飲的是銀瓶瀉漿。”在寂靜的山中枕月而眠,陶醉在隱居山林的慢里,生命的靈性逐漸孕育形成。
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忠于自己的初心。《瓦爾登湖》生動記錄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兩年里自給自足的生活。獨居、垂釣、耕種和思考,梭羅就這樣享受著慢生活,獨釣一湖日月星辰。
《瓦爾登湖》被認(rèn)為是第一本詩意盎然的生態(tài)文本。在那里,他能夠擁抱每一天的晨曦,他把“清晨的散步”說是“對一整天的祝福?!蹦莻€“更接近上帝與天堂的地方”,一切都是慢的,除了遠(yuǎn)離喧囂之外,那是個罕見的令人愉悅的地方,就連緩緩流淌的時間,在這里也流連不忍離去。聆聽水流進山谷的聲音,棲息于外物之間。學(xué)會自然與天地萬物溝通的能力,早已在現(xiàn)代人萎縮的身軀上消失的能力。
山中野趣,水中慢韻。
“時間只不過是我釣魚的小溪?!彼罅_的垂釣是悠閑的,帶著一種自然的野趣,可以像動物一樣愜意地度過正午時光?!盁o論釣到什么,每個人垂釣的都只是自己的天性而已?!痹谒罅_看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饋贈,時間是用來花的。不計較自己的得失,無所謂生活的富裕。在瓦爾登,梭羅找到了自己靈魂的皈依,精神上的富足讓他覺得湖水澄碧宛如一個人的靈魂一樣,那么輕盈、縹緲。在他心里,那便是世界的眼眸,是連其中一點塵埃也是純潔美麗的。他就是這樣放慢自己的眼光,真誠而單純地愛著這片湖,摒棄了塵世的繁蕪,獨自享受著瓦爾登靜謐的黃昏?!叭绻业谜於阍陂w樓的一角,像一只蜘蛛一樣,只要我還能思想,世界對于我還是一樣地大?!薄爸?jǐn)慎”地生活,用心去思考,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自由國土。一個人最有價值的地方莫過于獨處讓自己安靜下來和自然融為一體,輕輕地?fù)肀嗌骄G水,以一顆真摯的心開啟一次心靈之旅,掙脫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遠(yuǎn)離安逸溫暖的蝸居,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去感悟,像一個孩童一般,用純真的眼光去凝視這個世界,閱讀,并不僅僅是閱讀書本,更是世間皆有靈的萬物。精神的高貴勝過一切物質(zhì)堆砌的生活。所謂喧囂,所謂絢爛,于生命都是卑微渺小的。唯塵埃落定后的依然堅信,才會遇見生命真正的華年。
巴爾蒙特說“為了看陽光,我來到世上”,梭羅說“為了感受自然,我來到了瓦爾登湖”。
他凝視湖中,衡量出自己本性的深度。他將精神寄托于自然,靈魂與身體高度契合,收獲了一份慢的安詳。而簡單一點點包裹著人生中最脆弱的部分,抵御一切虛偽和無窮盡的欲望。
夜幕降臨,當(dāng)月亮不小心落進了湖水里,瓦爾登湖畔的這座小屋便被“慢”意蕩漾在黑夜里。湖,遠(yuǎn)離車馬喧囂的塵世,遠(yuǎn)離紅塵飛揚的現(xiàn)代文明。它存于世間,卻遠(yuǎn)離人間;為的只是不染塵世半點灰塵,為的只是堅守自己的那份純潔。
“一個湖是風(fēng)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彼罅_眼中的瓦爾登湖,純潔、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陶淵明隱居是為了逃離官場,逃避黑暗現(xiàn)實;梭羅住進自己的小屋絕非如此,而是去探索人生的最本質(zhì)的規(guī)律。
瓦爾登湖,波心蕩漾。是梭羅,讓他永恒;也是他,讓梭羅永恒。
鳥語花香,潔凈無瑕,茂密蔥蘢,梭羅的靈魂已經(jīng)深深浸入湖水之中,與大勇者一起,深化著瓦爾登湖,美麗著康科德。這一切在我們眼里都是遙不可及的,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與生物相親相愛,所有的一切都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召喚。
周國平說過:”沉默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當(dāng)一切喧囂靜息下來后,它仍然在工作著,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人心的最深處。”梭羅的沉默不正是來自心靈最深處的思考么?而這恰恰是建立在簡單、緩慢的生活上。不被一切黑暗勢力、世俗所吞噬,在盲從中堅守自己的思想。
梭羅指出人們由于物質(zhì)欲望的膨脹而忽視了精神世界,因此人們的行為缺少深省的思考和理性的約束。反觀當(dāng)下,生活的節(jié)奏愈加快捷,從而在生態(tài)方面也加劇了對自然的破壞和掠奪。人類往往凌駕于自然之上,只想著從自然那里獲取想要的物資,卻不曾想過對大自然的奉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保護環(huán)境的路途上,凌亂的不應(yīng)該是我們內(nèi)心的步伐。在這個空間急速緊縮、鋼筋混凝土急劇漫延的時代,早已習(xí)慣隔著塵??词澜纾@塵埃無疑是被浮華包被下的內(nèi)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人舉步維艱,“快消費”已經(jīng)成為城市的標(biāo)簽,生產(chǎn)快、出品快每個人腳步匆匆,仿佛都在追逐些什么,正在人們?yōu)槟莻€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日益提高的時代而歡呼雀躍的時候,為了更好地便利生活奔波勞累的時候,卻忘了停下腳步,等等靈魂。
梭羅用《瓦爾登湖》對各種不解與疑問做出了回答,同時又對物欲橫流的社會做出譴責(zé)。用一種簡樸的,回歸內(nèi)心的生活方式代替世俗間的唯利是圖。對自然萌生的敬畏之情充滿了豐富的生態(tài)意蘊。
梭羅認(rèn)為“等到農(nóng)夫得到了他的房屋,他并沒有因此就更富,倒是更窮了。因為房屋占有了他。”工業(yè)文明的時代特征是以生產(chǎn)工具的不斷變革所表現(xiàn)的,人類逐漸依賴于造就出來的物質(zhì),被這些物質(zhì)扼殺了靈性,逐漸成為失去自我盲目地去追求的動物?!叭祟愐殉蔀樗麄児ぞ叩墓ぞ??!比水惢癁榧夹g(shù)的工具,成為工業(yè)技術(shù)時代下機器生產(chǎn)出來的小部件,從技術(shù)的層面看待自然萬物,因此在梭羅離開瓦爾登湖的時候便有人來砍伐那些木材,從青翠蒼郁的森林變成光禿禿的山脊,梭羅對失去盎然綠意感到惋惜更對焦慮的人心感到失望。
相由心生。在那些物質(zhì)利益至上的人們眼中,森林就是一座天然的木材資源倉庫,瓦爾登湖也不僅是美麗的湖畔,它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人們用粗魯?shù)姆绞絼?chuàng)造自己生活的必需品和充足的生存資料,看起來并不比野蠻人文明在哪些地方。
作家安寧說過“最美的原是被浪費掉的時光”。我感同身受,在最美好的年華里,我們肆意揮霍著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只為日后不因青春的單調(diào)蒼白而遺憾。不與社會中嘈雜的一面混為一體,在喧囂的車水馬龍間于心中修籬種菊。然而,我也懂得,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唯有勤奮,用心書寫經(jīng)歷沉淀自身。
讓生活慢一點,越是復(fù)雜勞累的生活,越背離我們得初衷。生命需要慢一點,即便不在山中,也能尋覓心中的瓦爾登湖,擁有一顆素凈的心。往往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對于潛在的生態(tài)危機,人們必須認(rèn)識到此刻的行為正把自己趨于一種絕境中,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什么時候才能如海德格爾一樣“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呢?
也正如有人說“現(xiàn)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靈魂的缺失?!奔澎o深夜,當(dāng)我們從繁忙的世界中抽身而出,俯視內(nèi)心,我們會感到空虛的??炝说纳畋澈箅[藏著嘆息,眼淚和無盡的窘迫。因為對現(xiàn)實的匆忙索取不能讓我們內(nèi)心充盈,使我們的心靈找到一個歸宿。
云水國王的生活,穿行在素淡而又含蓄的風(fēng)景里,在詩意中感受時間的恍惚,而溫暖的陽光印證了生命的真實,在缺少減速的節(jié)奏中,何不為疲乏的內(nèi)心找一個停駐點,將自己的所有珍藏?;貧w本心,返璞歸真,懷揣對自然的敬仰和熱愛,做一只不浴而白的鶴,跟大自然同樣的簡單同樣純潔無瑕,掠過純凈的心靈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