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毅
內容摘要: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和現(xiàn)代物流的崛起促進了需求者網(wǎng)絡購物的發(fā)展。本文主要研究短期非完全競爭網(wǎng)絡市場中商品的最優(yōu)定價問題,并根據(jù)研究結論得出調整策略。
關鍵詞:網(wǎng)購定價 購買概率 微分方程模型 三維圖像分析 多約束優(yōu)化
基本假設
基于對問題的分析,本文做出以下假設:文中討論的商品郵費為定值,且商品為包郵商品;需求者購買時考慮周全并且理性,網(wǎng)購經(jīng)驗豐富,而且各個需求者心理是類似的;銷售商品為非食品類生活常用品(即商品質量不必完美),價格適中,各個階層的需求者均會購買;市場存在許多同類競爭者,但又非完全競爭市場。
問題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短期行為中(庫存量為定值)供給者的定價策略。首先,從經(jīng)濟學角度進行分析。由于只考察供給者的短期行為,因此可以認為供給不變。另外,注意到在傳統(tǒng)線下購物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尤為突出,需求者只能知曉商品的價格,并通過目測估計商品的質量,因此價格對需求者的選擇尤為重要。然而,在網(wǎng)絡購物中,需求者可以獲得諸如銷量、供給者動態(tài)評分等信息,這都使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有所減弱。也正因此,需求者的決策不再取決于價格這一單一因素,而是取決于包括銷量、動態(tài)評分等諸多因素。甚至有研究發(fā)現(xiàn),價格甚至不是主導因素。鑒于此,本文抽象出購買概率這個概念,力圖考慮各個因素來刻畫網(wǎng)絡商品的需求情況。
一般來說,某需求者在網(wǎng)上購物時會考慮如下因素:商品性能、價格、自身經(jīng)濟狀況、商品信用評分、銷量以及商品折扣率。上述因素會對某需求者是否購買產(chǎn)生影響。而對供給者來說,自己商品的總瀏覽量決定著會選擇購買的需求者數(shù)量。建立圖1所示邏輯關系。
購買概率模型
本文設概率為α,該概率是與價格P以及銷量Q有關的函數(shù),并受一些參數(shù)影響,且是由需求者主觀心理因素決定。
(一)參數(shù)模型
1.商品性能U。U描述的是商品性能對需求者需求的滿足度,類似于效用的概念。U值域為[0,1],U越大,意味著該商品越符合需求者需求。
4.信用評分t,信用評分t直接反映了供給者店鋪的信用情況,間接反映了商品質量的好壞。因此,可以直接利用信用評分表示商品的相對質量。
(二)模型的整合
逐個分析每個因素對α的影響,并得出α的表達式。商品性能U。由于商品性能直接影響需求者是否購買,因此U應為乘法項。價格P與自身經(jīng)濟狀況以及銷量Q兩項并列影響,任一因素均不起決定影響。因此該組因素應用相加連接,并運用w與(1-w)分別描述其所占該整項的權重。信用評分t。信任程度亦直接影響需求者是否購買,若信任程度低,說明該商品質量欠佳,直接抑制購買。綜合以上分析,結合以上表達式,得出關于 與的函數(shù)α。得到購買概率模型如下:
(三)購買概率的影響規(guī)律
1.價格對購買概率的影響。令t=96%,kN=-2,并取 we=0.5。給出當=1時,α- 圖像,見圖2所示。分析α表達式中重要變量對其影響并畫出圖像進行分析。
2.銷量對購買概率的影響。取其它參數(shù)不變,得α--圖像。見圖3所示。從圖3中可知,當銷量較小時,需求者較關注價格。與此同時,由于人們缺乏對此供給者的信任,購買概率整體偏低。同時亦有因價格不同而導致關注點不同所致函數(shù)先遞增后遞減。當銷量很高時,人們特別關注價格,價格較低時,α只有較小變化,僅當價格較高時才會因高價不去購買。但α值總體較高,即更愿意購買。
3.平均價格下價格因素權重對購買概率的影響。此時取=1,得α-we-圖像。見圖4所示。由圖4可知,當we較大時,低價段α值總體較高,即更愿意購買;高價段α值總體較低,即不愿意購買。并且在區(qū)間內α存在峰值,即最愿意購買點。當we較小時,α變化不大,代表需求者對價格不敏感,僅當價格過高時才會減少購買。同時發(fā)現(xiàn),在低價段時,α變化較小,但因為價格不同而導致關注點不同所致函數(shù)先遞增后遞減。在高價段時,需求者受價格刺激,使α迅速下降。研究還發(fā)現(xiàn),存在某一價格比,使無論we取何值,α值相同。但該意義不明確,猜想與we有關,可待以后研究。在此, we可看成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另一種表現(xiàn),一般地,家庭經(jīng)濟越好,we越小。因此,此處亦可大致反映家庭經(jīng)濟情況對α的影響。
綜合上述分析,大致符合生活實際,該模型可大致描述需求者購買概率的變化情況。
總利潤模型
(一)銷售量模型
分析當瀏覽量為B時,選擇購買的數(shù)量,即為銷售量Q。
(二)瀏覽量模型
分析由于價格與銷量變化導致瀏覽量B的變化。在網(wǎng)購頁面時,低價會吸引需求者,使B上升,高銷量會使店鋪排位靠前,吸引需求者,使B上升??紤]一個店鋪降價的過程(漲價同理)。
第一過程:由于降價,會使更多人因降價瀏覽,但短時間銷量未有較大變動,此時B不穩(wěn)定,會上升至B1。第二過程:一段時間后,由于銷量上升,店鋪排位靠前,又會因銷量吸引更多人瀏覽,之后店鋪的情況不會有更大的變化,B趨于穩(wěn)定至B2。
對于第一過程,變化后的B1與有關。P′0為初始供給者價格?,F(xiàn)求解B1與的關系:
當→0,即價格很低時,瀏覽量很大,可視為趨于正無窮(但購買概率可能很低),即B1→+∞ 。而當 =1,即未變動時,瀏覽量不變,即B1(1)=B′0,B′0為初始供給者瀏覽量。當 →+∞,即價格很高時,瀏覽量很小,但會有極少數(shù)富裕的需求者購買,可視為趨于0,即 。
構造:,其中fB 是 的函數(shù),并使B1滿足分析條件。fB需滿足當P∈(0,+∞) 時fB∈(0,+∞) ,且單調遞減。由于瀏覽量涉及因素過多,在此定性地描述B。采用最簡單的指數(shù)函數(shù),令,發(fā)現(xiàn)當且僅當k=1時滿足條件,取kB=2,得到:。該函數(shù)大致符合實際。
對第二過程,變化后的B2與有關,且是在B1的基礎上變化。Q為變動后銷量,Q′0為初始供給者銷量。求解B2與的關系:
當→0 ,即無人購買時,由于價格等因素,瀏覽量很低,但需求者對銷量變化較為敏感,因此變化率較大,數(shù)學形式為 , 較大。當=1,即未變動時,瀏覽量不變,即B2(1)=B1。當 →+∞ 時,即銷量很高時,瀏覽量很高,可視為正無窮。但需求者對銷量變化不敏感,因此變化率較小,數(shù)學形式為。
可認為B2=gB·B1,其中gB是的函數(shù),并使B滿足分析條件。使用簡潔的指數(shù)函數(shù),發(fā)現(xiàn)當且僅當K=1時符合條件,得: 。該函數(shù)符合實際,滿足條件。
(三)利潤模型的建立
根據(jù)購買概率模型、銷售量模型和瀏覽量模型,可以得出利潤。為了得出利潤,首先計算銷售量。銷售量為主要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當P變動時瀏覽量首先變化,同時個人購買概率變化,而此時歷史銷量并無顯著變化。這些因素共同使銷量第一次顯著變化(稱為第一過程),而這銷量的變化使供給者排位靠前,進而再一次顯著影響瀏覽量。由于銷量與瀏覽量變化,α再次變化,導致總銷售量再次變化(稱為第二過程)。而此時供給者銷售排位已有顯著變化,再度變化對客戶影響較小,相對前兩次變化在整體變化過程中可忽略。綜上,價格變動會導致各個值有兩次變動,已變動的次數(shù)由下標i表示。i=0、1、2,i=0意味著初始值。總結上文函數(shù),有:
(四)模型的求解
在上文中得出的π并不能對其進行研究與估計。為得到一個較為精確的值,可令kQj,Uj為一定值。但wej 與 不能直接估計,因為對不同購買人群不同富裕程度的需求者的wej與的值差異很大。
對kN估計時取kQj=-2。對Uj的估計,可用Uj的平均值 U表示Uj:。不妨設Ui為定值U,U可由已知的P′0 與N′0 求得。再分析wej,不同家境的人關注價格程度(即w)不同,但無法獲得每一個家庭的wej值。可認為wej與家庭富裕程度有關。本文采用恩格爾系數(shù)Ej衡量某家庭自身經(jīng)濟狀況,并設E0為該人群的平均恩格爾系數(shù)。用函數(shù)大致描述wej隨Ej的變化。wej隨Ej的變化應滿足:當 Ej→100%時,即極貧窮時,需求者只關注價格,且隨著E′j 的變化,wej變化很小。數(shù)學形式為, 。當 Ej在20%-50%時,家庭富裕程度變化較快,因此Ej 較小時,wej變化較快,且當Ej=E0時,wej=w0。W0為E0的家庭的期望價格權重。數(shù)學形式為wej(E0)=w0。當 Ej→0,即十分富裕時,需求者基本不考慮價格,且Ej有小變動時we基本不變。數(shù)學形式為:,。
分析E′j的特點。在上文中之所以無法估值是因為αij 均不相同,現(xiàn)可通過求αij 的均值來得出Q2 。根據(jù)假設,各個階層的需求者均會購買,因此,瀏覽該商品中的各個階層的人所占總瀏覽人數(shù)的比例與在社會中各個階層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值相同。
匯總以上分析,便可得出估算利潤π具體數(shù)值?,F(xiàn)在,π是P的函數(shù),只需對π求極大值即可。求解結果:P′=106%P0。其中Q′0=Q0,E′0=70%μ=70%C=60%P0。供給者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對參數(shù)賦值,本文在此處只給出一例。
(五)結果分析
繪制出當Q′0=Q0、E′0=70%、μ=70%、C=60%P0時∏- 圖像,其中的單位為1%。見圖5所示。
1.成本對總利潤的影響。MATLAB采用依據(jù)等高線的方式為圖像著色,通過觀察在C-面上段投影的等高線圖圖6可以看出,隨著成本的變大,的值隨之增大,這個結論是顯然的。因此,成本是決定值大小的顯著因素。在這里給出環(huán)境變化時供給者調整策略:當成本上升時,定價應提高。
2.購買人群平均富裕程度對總利潤的影響。由∏-面上投影圖像可知(見圖7),μ較小時,π隨的變化更多樣,甚至出現(xiàn)利潤為0的情況,而μ較大時π單調變化。分析其原因如下:家庭越不富裕,對價格越敏感,因此微小的價格變化對利潤影響較大。通過觀察在μ-面上投影的等高線圖易看出,隨著μ的變大,值有較大提高。分析其原因如下:家庭越富裕,對價格越不敏感,因此供給者可適當提高價格使利潤提高。在這里給出環(huán)境變化時供給者調整策略:對富裕購買人群可調整采用高價位,對非富裕購買人群則相反。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了該模型一些有價值的結論,同時也證明了該模型大致符合生活實際,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何其幗,林梅華.網(wǎng)上購物行為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經(jīng)濟管理,2006(10)
2.楊黎波,司有和.網(wǎng)絡購物商品價格離散成因與定價模式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3)
3.郭功星.需求者網(wǎng)購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電熱水壺網(wǎng)絡銷售信息的實證研究.消費經(jīng)濟,2013(4)
4.倪清燃,張根榮.網(wǎng)絡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經(jīng)濟師,2008(2)
5.杜宏.網(wǎng)絡購物中信用評價對商品定價的影響研究.未來與發(fā)展,2012,35(1)
6.郝以閣.商品促銷定價的數(shù)學模型及求解算法研究.沈陽工業(yè)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