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剛,費鴻祿,國志雨
(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爆破技術研究院,遼寧 阜新 123000;2.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8)
掏槽爆破技術影響著巖巷工程的掘進速度和開挖質量[1],直眼掏槽方式的發(fā)展不僅提高了爆破效率而且改善了破碎效果[2],但是仍然難以解決硬巖巷道掏槽爆破循環(huán)進尺小、采掘比例失調(diào)[3-5]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陽雨平等[6]提出了復式筒形直眼掏槽爆破方式并在螢石礦山進行深孔爆破試驗;汪海波等[7]為解決立井堅硬巖石段的爆破效率研究了大空孔直眼掏槽爆破技術;LANGEFORS等[8]研究了空孔直眼掏槽的爆破理論,構建空孔外徑對爆破作用效果的半理論半經(jīng)驗公式;李啟月等[9]建立了直眼掏槽區(qū)域巖體的應力狀態(tài)方程,并對不同地應力條件下的直眼掏槽方式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林大能等[10]建立了空腔形成的物理力學模型,得出了空腔尺寸的理論計算方法;鄭祥濱等[11]對單螺旋空孔直眼掏槽成腔過程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研究。國內(nèi)外諸多學者的研究[12-16]豐富了掏槽技術,但對大空孔復式筒形直眼掏槽爆破技術卻鮮有報道。
本文結合空孔效應和掏槽理論,分析大空孔復式筒形直眼掏槽腔體成形力學機制和有效應力傳播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現(xiàn)場工況實踐應用。
雖然炸藥爆炸產(chǎn)生的爆炸應力波和爆生氣體準靜態(tài)膨脹聯(lián)合作用是造成掏槽區(qū)域巖體破壞和拋擲的主要原因,但掏槽區(qū)域巖體從原巖分離及腔體形成主要與爆生氣體的準靜態(tài)膨脹作用有關[17]。因此,對復式筒形直眼掏槽腔體內(nèi)巖體的準靜態(tài)受力情況進行分析,并作如下假定:
①炮孔堵塞質量良好;
②炮孔炸藥分布均勻;
③不考慮分段爆破形式。
其中,復式筒形直眼掏槽力學機制如圖1所示。在圖1中,A1A3,B1B3,C1C3,D1D3,E1E3,F(xiàn)1F3為炮孔;A2A3,B2B3,C2C3,D2D3,E2E3,F(xiàn)2F3為炮孔裝藥段;A1A2,B1B2,C1C2,D1D2,E1E2,F(xiàn)1F2為炮孔堵塞段;d為每對炮孔的水平距離,lz為裝藥段長度,ld為堵塞段長度,L0為掏槽深度,b為排拒。
圖1 復式筒形直眼掏槽力學機制Fig.1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compound barrel parallel cut blasting
在圖1(a)中,腔體頂面A1F1F3A3和底面C1D1D3C3僅受到剪切阻力的作用,根據(jù)Mohr-Coulomb理論,面A1F1F3A3和C1D1D3C3受到的剪切阻力可表示為:
QA1F1F3A3=QC1D1D3C3=(c+σ1tanφ)dL0
(1)
式中:c為粘聚力,N;φ為內(nèi)摩擦角,°;σ1為面A1F1F3A3和C1D1D3C3上的正應力,Pa,一般σ1=γz,γ為容重,N/m3;z為距地表距離,m。
腔體左側面A1C1C2A2和右側面F1D1D2F2分別受到剪切阻力及爆生氣體壓力的聯(lián)合作用,其中,所受到的剪切阻力可表示為:
QA1C1C2A2=QF1D1D2F2=(c+σ2tanφ)2bld
(2)
式中:σ2為面A1C1C2A2和F1D1D2F2上的正應力,Pa,一般σ2=σ1μ/(1-μ);μ為泊松比。
所受到的爆生氣體壓力為:
(3)
式中:DCJ為爆速,m/s;ρ0為炸藥初始密度,kg/m3;γ為絕熱指數(shù);r0為裝藥半徑,m;rb為炮孔半徑,m;λ為爆炸絕熱膨脹常數(shù)。
腔體底面A3C3D3F3僅受拉力作用,所受到的拉力可表示為:
TA3C3D3F3=2bσtd
(4)
式中:σt為單軸極限抗拉強度,Pa。
當掏槽方式中存在大空孔[18]時,大空孔周圍的應力分布發(fā)生改變,根據(jù)彈性力學理論,大空孔附近的峰值應力狀態(tài)為:
(5)
(6)
大空孔底部裝藥,使面A3C3D3F3再次受到拉應力Tk,如圖1(b)所示。
采用LS-DYNA仿真軟件,建立大空孔復式筒形直眼掏槽數(shù)值模型[19],如圖2所示,其中黑色為炮孔,白色為大空孔。
圖2 炮孔布置Fig.2 Holes arrangement
模型尺寸2 m×2 m×4 m;炮孔直徑為40 mm,長度3 m,裝藥段長度2.2 m,堵塞段長度0.8 m;依據(jù)文獻[20]炮孔布置如圖2所示,且根據(jù)巖石性質,確定大空孔直徑為100 mm,長度3.2 m,裝藥段長度0.4 m(位于孔底),堵塞段長度0.4 m(位于孔頂);大空孔設置的目的是為掏槽爆破提供自由面,由于其底部裝藥,為滿足《爆破安全規(guī)程》(GB6722-2014)中禁止裝藥孔不堵塞的要求,因此在大空孔頂部進行部分填塞。
為節(jié)省計算時間,建立1/4模型,Z=0面為自由面,X=0面和Y=0面施加對稱約束,其余3面施加固定約束及無反射邊界條件,如圖3所示。
圖3 數(shù)值模型Fig.3 numerical model
模型起爆方式為分段起爆,炮孔1~4一段起爆,炮孔5~8二段起爆,大空孔9三段起爆,每段間隔時間3 ms。
數(shù)值模型建立了4種材料[21],巖石材料采用JOHNSON-HOLMOUIST-CONCETE模型,材料參數(shù)具體見表1;炸藥材料采用HIGH-EXPLOSIVE-BURN模型,并用JWL狀態(tài)方程描述,方程參數(shù)具體見表2;空氣采用NULL模型,并用LINEAR-POLYNOMIAL狀態(tài)方程描述,模型參數(shù)具體見表3,表3中未列出方程參數(shù)均設置為0;炮泥材料采用SOIL-AND-FORM模型;具體參數(shù)見表4。
表1 巖石材料模型參數(shù)Table 1 Material parameters of rock
表2 炸藥材料模型參數(shù)Table 2 Material parameters of explosive
表3 空氣材料模型參數(shù)Table 3 Material parameters of air
表4 炮泥材料模型參數(shù)Table 4 Material parameters of stemming
大空孔復式筒形掏槽一段起爆腔體有效應力云圖如圖4所示。在0.05 ms時,首段炮孔應力波呈圓形向四周傳播;在0.75 ms時,應力波疊加在一起形成統(tǒng)一的波陣面,波陣面初始時成菱形,隨著向外傳播逐漸變?yōu)閳A形;在1.40 ms時應力波傳播至模型邊界,隨后產(chǎn)生反射、疊加,有效應力充滿整個腔體區(qū)域。
二段起爆腔體有效應力云圖如圖5所示。二段炮孔在一段的基礎上起爆,擴大槽腔;在3.05 ms時,起爆炮孔有效應力充滿孔壁;在3.70 ms時,應力波貫穿炮孔相互疊加,在外圈形成圓形波陣面,高應力區(qū)隨之擴展;之后,應力波傳播至模型邊界,反射拉伸相互疊加,整個槽腔出現(xiàn)高應力區(qū)。
三段起爆腔體有效應力云圖如圖6所示。中間大空孔起爆后,產(chǎn)生的應力波先通過巖石裂隙侵入周圍炮孔,隨后逐漸貫通形成菱形波陣面,最后擴展成為帶圓角的矩形波陣面,高應力區(qū)也隨之擴展;中間大空孔孔底藥包在前兩段破巖完成的基礎上起爆,對掏槽底部巖石再次沖擊破壞,并將破碎巖體拋出。
查干敖包鐵鋅礦隸屬于內(nèi)蒙古興業(yè)集團,礦區(qū)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zhèn)北東180 km,2000年開始探礦,目前已形成1 800 t/d的采選能力。
現(xiàn)場調(diào)研查干敖包礦山西采區(qū)1058和1048中段巷道掘進的爆破效果,由于篇幅有限,炮孔布置及爆破參數(shù)見文獻[19]。
圖4 一段起爆有效應力Fig.4 Effective stress nephogram of first detonation
圖5 二段起爆有效應力Fig.5 Effective stress nephogram of second detonation
圖6 三段起爆有效應力Fig.6 Effective stress nephogram of third detonation
1058中段巷道掘進爆破中使用乳化炸藥80 kg和半秒雷管44發(fā);爆破效果為:掏槽眼殘孔深度0.5 m,炮眼利用率80%;崩落眼殘孔深度1.6 m,利用率不到36%;周邊眼殘孔深度1.8 m,利用率28%;炮眼平均利用率為49.8%。
1048中段巷道掘進爆破中使用乳化炸藥150 kg和半秒雷管75發(fā);爆破效果為:掏槽眼殘孔深度0.76 m,炮眼利用率76.3%;崩落眼殘孔深度1.2 m,利用率62.5%;周邊眼殘孔深度1.4 m,利用率56.5%;炮眼平均利用率66.6%。
在查干敖包礦山西采區(qū)1068中段一號井左巷道掘進中采用大空孔復式筒形直眼掏槽方式。其中,斷面尺寸為4.2 m×4.2 m,共布置炮孔66個,使用炸藥155 kg,采用分段起爆,具體布置如圖7~8所示。
復測炮孔和大空孔長度,記錄單孔裝藥量,并在爆破施工結束后,測量殘孔長度,具體參數(shù)及效果數(shù)據(jù)見表5。
表5 爆破參數(shù)與效果統(tǒng)計Table 5 Blasting parameters and results
圖7 炮孔設計Fig.7 Blasting holes design
圖8 現(xiàn)場炮孔Fig.8 Field blasting holes
此次巷道掘進爆破施工平均炮眼利用率為89.0%,掘進深度達到2.80 m,實際炸藥單耗為3.16 kg/m3,塊度均勻。
1)分析了大空孔復式筒形掏槽方式腔體成形的力學機制,發(fā)現(xiàn)大空孔周圍產(chǎn)生了明顯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充分表明了大空孔對復式筒形掏槽方式的促進作用。
2)通過數(shù)值模擬分析可知,大空孔底部少量裝藥,起爆后腔體底部再次受到強烈的沖擊作用,可以將未破碎的巖體進行二次破碎,并加強拋擲作用。
3)硬巖巷道掘進中應用大空孔復式筒形掏槽方式,可以提高炮眼利用率、增加掘進深度,降低炸藥單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