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芹 孫月娥
摘 要 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輔助工具,高科技電子產品在教學中的恰當應用,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而且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結合教學實踐,例談幾種高科技電子產品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信息技術;課件;優(yōu)課;電子白板;手機;微視頻;電子教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09-0041-03
1 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電子產品走入教學課堂。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裝備,這些高科技電子產品特有的聲、光、色一體的特點,能夠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沖擊,人機互動的便捷,更是讓課堂教學發(fā)生質的變化。為此,如何讓這些高科技產品助力課堂教學,成為廣大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2 利用課件,為課堂增光添色
聲像一體,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诘湍昙壗虒W來說,由于學生好動愛玩,很難在40分鐘的課堂內集中注意力,因而需要采用多種方法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動靜一體、新穎生動等特點,能夠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因而能有效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恰當應用,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可利用多媒體課件,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等在悅耳的音樂聲中一個個“飛”到屏幕上,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要求,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一個商場購物的熱鬧情境。由于學生對人民幣已基本熟悉,就用放大人民幣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上的知識,并通過演示1個1元的硬幣變化出10個1角的硬幣、1個1角的硬幣又變成10個1分硬幣等過程,幫助學生了解進率知識。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認識了“元、角、分”等概念,加深了對“元、角、分之間進率”的理解,為下一步學習“實際購物”打下基礎。
動態(tài)演示,促進理解和思考 信息技術不僅能化抽象為具體,而且能夠化靜為動,通過動態(tài)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
1)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來源。很多數(shù)學知識有著悠久的歷史,了解這些知識的來源,有利于學生繼承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文化。如在教學“蟲蝕算”時,穿插了一個利用優(yōu)芽電影制作的“蟲蝕算博物館”,形象地把“蟲蝕算”的來源與發(fā)展的歷史典故展示得淋漓盡致,既引起學生對該算法的好奇,又促進了學生對該算法的理解。
2)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數(shù)學概念一般都比較抽象,而低年級學生又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要加深學生的理解,必須架起一座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之間的橋梁。信息技術的直觀性,有利于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獲得豐富的表象,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概括出概念。如在教學“克與千克”一課時,如果直接用空洞的語言進行講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難以讓學生想象出克與千克的實際大小。利用課件播放生動具體的影視資料,如蜂鳥的小和鯨魚的大等,有利于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克與千克的概念。
3)促進學生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話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如在教學“厘米、毫米的認識”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一個孫悟空大變金箍棒的情境,通過觀看金箍棒既能變大又能變小,甚至可以放在齊天大圣的耳朵里的情況,促使學生仔細思考長度單位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勁頭,既延長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又在直觀感知中建立了分米、厘米、毫米的具體觀念。
3 利用微視頻,打造自主學習課堂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彪S著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與深入,打造自主學習課堂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學校引進優(yōu)芽微視頻軟件,該軟件制作簡單、充滿童趣,特別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其最大的好處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反復播放;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不同層次的視頻,如針對優(yōu)等生設計課外延伸拓展的微視頻,針對學困生設計課前學習的微視頻等。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又促進了分層教學,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 利用電子白板,助力高效課堂
電子白板是信息技術的最佳集成者,比多媒體教室的裝備更勝一籌。
1)具有強大的交互性,既可以將電腦的內容投到白板上,也可以把白板上的內容存儲于電腦,從而實現(xiàn)白板和電腦之間的完美交互。
2)帶有強大的教學工具箱,如創(chuàng)作設計工具、注釋評價工具、資源調用工具,以及可供直接操作的友好界面等,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如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教師可以在白板上自由地板書,從操作中解放出來,和學生面對面地交流互動。學習了豎式計算之后,許多學生對于加法進位、減法退位等還掌握得不太好,多數(shù)是按照先乘除后加減的計算方法來計算,不但速度慢,而且正確率不高。針對這一情況,利用白板的書寫功能,可以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五分鐘,讓計算不扎實的學生到板前計算。
又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利用白板中三角板的功能,讓學生來測量角的大??;在教學“數(shù)圖形”時,教師平時總是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描繪,既麻煩,效果也不好,而利用白板中的熒光筆功能讓學生分辨不同的圖形,效果就好得多。
此外,利用電子白板,還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填充、選擇、游戲、拼圖等,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既激發(fā)了興趣,又鞏固了新知,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
5 利用優(yōu)課,讓教學走向深入
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增多,優(yōu)課這種包羅萬象的系統(tǒng)也逐漸被接納。在優(yōu)課的使用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利用優(yōu)課進行課堂教學 主要是利用優(yōu)課中的教材進行教學和練習。一方面,低年級的練習題很多是動手操作的題,以往用投影總是不清楚;而利用白板中的粉筆功能,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圈點勾畫,為教學省卻不少時間。另一方面,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個子較小,利用優(yōu)課可以任意降低拉伸練習題的高度,便于學生操作。
利用優(yōu)課布置優(yōu)課作業(yè) 低年級沒有書面作業(yè),但是教學內容一點兒也不少,如何在減輕學生負擔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為此,充分發(fā)揮通信工具的作用,一是每天都在網站或QQ上將當天的學習內容和效果反饋給家長,使家長的輔導有標可循;二是根據學生已經初步接觸電腦的情況,利用優(yōu)課布置作業(yè),讓他們在電腦上直接操作。
借助優(yōu)課復習 在以往的教學中,理解算理就是在新授課時讓學生操作使用學具,而在后續(xù)的練習時就很少操作學具,或看學具的直觀圖,致使很多學生對算理沒有深刻的理解,一旦涉及稍復雜的計算,如連續(xù)退位等,仍然不會。算理的理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節(jié)課或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因此,復習期間可充分利用優(yōu)課的作用來解決。優(yōu)課上不僅有電子教材,學生可以直接在上面練習,更有電子教輔,其中一個個數(shù)學小游戲可以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利用優(yōu)課系統(tǒng)進行學習的延伸 以前遇到惡劣天氣,學校為了安全都有放假,學生只能在家自己學習?,F(xiàn)在有了優(yōu)課系統(tǒng),再也不用為此發(fā)愁糾結了,由此產生空中課堂。教師今天布置好作業(yè),第二天便可以把作業(yè)收起來,不用幾分鐘就能批改完全班的作業(y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總結出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這就是科學運用優(yōu)課系統(tǒng)給教師和學生帶來的福利。
6 利用手機,讓教學方式更靈活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如果在課堂上對手機加以巧妙利用,一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學生在做練習時,教師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邊走邊將學生的錯題拍下來,然后利用智能手機的上傳功能將其傳到電腦,打開圖片就可以進行訂正,省去在投影上進行放大縮小等調整位置的時間,讓教學更快捷方便。教師還可以利用拍照功能將學生的坐姿、書寫姿勢拍下來,便于學生自我糾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學期數(shù)學組開展了“小教師開講”活動,就是利用手機的拍攝功能,將學生當小教師講課的情景拍下來,課堂上他們在欣賞的同時也在互相學習。如今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教師用心,就能將手機變?yōu)檩o助課堂教學的好工具,使其為教學服務。
7 結語
在低年級教學過程中,筆者感悟最深的是,學生由于年齡小,對于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的傳授,如果不加一點兒趣味性,就像辛苦地做了一桌子菜,雖然每道菜都營養(yǎng)豐富,但因為沒有加上合適的調料,結果學生還是不會買賬,不想吃就是不想吃。而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就可以把單調的數(shù)學知識趣味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問題變得簡單,易于理解。學生在充滿興趣的前提下,自然學得就比較輕松,探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傊?,現(xiàn)在是信息社會,各種媒體輔助教學撲面而來,每一種新事物的誕生,都給教學帶來新的體驗、新的享受。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更新觀念,讓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助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凸顯出自己的內在,讓他們真正在數(shù)學課堂上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新宇.課堂教學中交互白板的應用層次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5(3):51-54.
[3]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革新課堂教與學的新生代技術(2)[J].電化教育研究,2005(5):21-26.
[4]潘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0(8):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