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玲
摘 要 語文課程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則離不開實踐活動。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曾提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課程標準強調(diào)了語文的總值,就是強調(diào)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增強他們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語文教育手段,組織小學生開展豐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領語文教學走向生活、互動、整合和智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8-0140-01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教師光是用灌輸性的教學手段教育學生很難讓學生們徹底的提高語文成績。教師應當讓小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去掌握語文的學習規(guī)律,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當適當?shù)母纳谱约旱慕虒W方法,要自己的教學跟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然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成績,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去理解語文。語文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素材,需要教師們?nèi)ビ^察,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而學生則需要要鍛煉自己的探究意識,學會觀察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做到全面發(fā)展。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課堂教學
當前的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接受更多的是灌輸性的理論知識,很少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的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卻不會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小學生密切的去關注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要引進生活中的素材,實現(xiàn)語文和生活互相聯(lián)系,課內(nèi)和課外緊密聯(lián)系。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學生如果沒有學好語文知識,在學習其他課程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但是語文的學習光是讓小學生死記硬背,很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因此需要教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語文教材上的很多文章都跟人們的生活相關,當小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尋求問題的答案。例如教師教《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直接去觀察大自然,讓學生把看到的景色拍下來,也可以搜集一些大自然的圖片,跟大家介紹大自然中的美景等。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語文。
二、在語文教學中開發(fā)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從事實踐活動是能力發(fā)展的基本途徑?!睂嵺`活動結合了口語表達和書面報告的兩種特點,從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鍛煉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時間活動可以較好的整合小學生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注重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發(fā)展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小學生的觀察和感受能力。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與文中的內(nèi)容,語文的實踐活動有大部分是需要小學生互相合作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小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到自己學過的知識去認識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夠加深小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又培養(yǎng)了小學生們主動探究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三、在語文教學中展開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延伸拓展課文
拓展可以幫助人們找到綜合實踐的廣闊空間,它是立足在語文教材上的,但是又從根本上超越了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如果能夠借助教材的拓展延伸,就可以提現(xiàn)小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用冰取火》一課時,為了讓小學生了解凸透鏡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外應用凸透鏡的作用進行一些發(fā)明小創(chuàng)作,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江澤民主席曾說過不要將青少年一直拘束在書本上和屋子里,要讓他們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拓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教師在運用實踐活動的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出發(fā),讓學生們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愛上學習,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在語文教學中展開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走進大自然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痕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小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觀察自然現(xiàn)象、觀察社會生活,然后形成敏銳的觀察力。例如在教完《春》一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全體學生進行一個找春天的活動:教師根據(jù)課本上的內(nèi)容,學生選擇一個地點,再確定觀察的時間和范圍,仔細的去觀察,找出春天天氣、花草樹木、人們的衣著等方面的變化,然后寫出一篇作文,畫出美麗的春景圖,再讓小學生去朗誦詩歌,欣賞春天的圖片等。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小學生體驗生活、積累一些生活的素材,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
五、小結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是我國的母語教育。語文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去學習其他課程,也幫助了學生更好的去跟人溝通。但是在我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們采用的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很容易讓小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小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沒有得到顯著提高。因此,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將實踐活動和教學相結合,讓小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原青.淺談小學語文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3):00172-00173.
[2]張敏.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J].教育,2015(5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