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婷
摘 要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能力的強弱對學生往后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理應受到教師的重視。本文將從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fā),簡要闡述將字理教學滲透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 字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8-0090-01
將字理教學滲透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實際上是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的識字教學方式,重視漢字的構造原理、文化淵源的教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漢字的形成的過程,并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每個漢字的意思及結構的理解,從而降低學生寫錯字、理解錯誤的概率。然而,在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并未給予“字理”充分重視,因此,將字理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當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趣味性低,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它們學習的主要源動力,然而,我國多數(shù)小學語文課堂趣味性并不高。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生識字的過程中不對字體的結構、字源進行解釋,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模仿自己的寫字步驟,這種教學方法趣味性低,不利于學生提升識字效率、了解漢字文化,甚至可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感到厭惡。還有部分教師,并未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課堂多媒體的使用僅局限于使用幻燈片進行展示,長此以往,學生也很容易失去對課堂的新鮮感。
(二)教師忽視“字理”的重要作用
如果將每個漢字比作獨立的門,那么字理便是打開這些門的鑰匙,然而,許多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忽視字理的重要性,這使得許多學生的識字效果不佳。部分語文教師對識字教育的理解較為片面,認為學生只要能完整地寫出漢字,識字教育便算是成功了,殊不知這種教育理念導致許多學生語文文化素養(yǎng)極低,寫字時筆畫勾連完全違背書寫規(guī)律,在學生已經(jīng)形成書寫習慣后再糾正其錯誤的寫字方式卻為時已晚。
二、將字理教學滲透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策略
(一)利用課堂游戲幫助學生理解字理
利用游戲的形式進行字理教學很好地迎合了小學生好動、好奇心重的特點,有利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開展“拼字游戲”,即制作不同漢字的偏旁部首與主體部分,每個學生拿著不同的偏旁部首與主體,尋找能和自己所拿卡牌能湊成一個完整漢字的同學。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中,講解“戰(zhàn)”字時,教師必定會告訴學生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拿著“占”與“戈”的學生組合,便形成了“戰(zhàn)”字,學生在討論這個字的左右兩部分時會發(fā)現(xiàn)“占”有“占領、占據(jù)”的意思,“戈”有“武器”的意思,將這兩部分的含義結合起來理解,學生便會加深對“戰(zhàn)”字的印象。再如在進行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的教學時,教師必定會講到“棵”這個字,這時,拿著“木”與“果”兩個字的學生便會站到一起,接著,教師可以提問:“木和果為什么能組成棵字呢?”由此,學生便理解了這個字的構成,也理解了木字旁的含義。
(二)利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魅力
多媒體具有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特點,如果教師能合理使用各種多媒體,將不同多媒體的形式結合起來使用將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難免要講到漢字的結構、筆畫、歷史淵源等知識,借用多媒體展示這些知識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字理的理解。
如在《紙船和風箏》一文中,教師在講解“福”字時可以利用逐幀動畫向?qū)W生展示該字的書寫順序,即先寫該字左邊的部首,再寫右邊的主體部分;然后利用幻燈片展示該字的結構,通過增亮該字的不同部分,加深學生對該字結構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在網(wǎng)絡上尋找講解該字的音頻或視頻,并將這些音頻、視頻作為教學的輔助材料,如利用講解該字的音頻幫助學生了解該字的歷史淵源,再通過動畫短片等視頻形式教授學生該字具體的使用場景。
除了以上傳統(tǒng)的媒體形式,教師還可以利用APP等形式幫助學生學習字理,如利用寫字APP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寫字順序和寫字姿勢等。這種新的媒體形式打破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限制,使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識字學習,值得推廣。
(三)通過具體場景理解字理
學習氛圍對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影響,教師應當注重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造具體的場景,營造識字氛圍,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如在學習“田”字時,教師必定會講到古代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此時,教師可以請學生模仿男耕女織的生活場景,有條件的學??梢宰寣W生制作相關道具,提升場景的逼真度,通過模擬場景,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字理教育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還有利于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但字理教學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結合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同時,教學還應當在教學實踐中及時融入新穎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從而增強自己識字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崔瑋奕.基于漢字造字理據(jù)的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2]趙雙,羅玉瓊.字理教學及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以珠海市香洲區(qū)灣仔小學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17(06):29-30.
[3]伍桂玲.小學字理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3):166.
[4]王沛然.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字理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