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江市農(nóng)業(yè)局 (413100) 李翠英
小麥播種期是綜合防治多種病蟲害的重要時期,此時防治省工、省時、省藥,可控制多種病蟲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小麥播種期主要防治對象是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小麥吸漿蟲、小麥紋枯病、小麥全蝕病及多種病毒病、黑穗病等。在播種期綜合使用各種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方法。
針對各地當前的主要病蟲害,通過合理選擇抗病和耐病性強的品種,如小麥梭條花葉病發(fā)生田,可選用寧麥13號、鎮(zhèn)麥5號、寧麥14號、鄭麥9023等抗病性強的品種,有利控制病蟲發(fā)生和蔓延。
一是在病蟲發(fā)生危害地區(qū)實施輪作換茬,可以減輕病蟲發(fā)生。如凡是發(fā)生小麥梭條花葉病、大麥黃花葉病的麥田,可以通過改種油菜、蔬菜等作物;發(fā)生小麥梭花葉病的麥田可以改種大麥。小麥條紋葉枯病嚴重發(fā)生地區(qū),應(yīng)盡可能減少稻麥連作。二是精細整地,清除田間地頭的雜草和病原體;在稻套麥習慣的地區(qū)可以通過翻耕滅茬,降低灰飛虱越冬基數(shù),減輕小麥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危害,同時可控制麥田草害。阿維.毒死蜱可以用于防治小麥地下害蟲,在小麥播種前撒施該藥,然后旋耕,并在播種后灌水,使藥物在蠐螬活動層均勻分布,充分發(fā)揮藥效。三是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四是采用適期足墑晚播、精量半精量播種等栽培措施,提高小麥自身的抗病性,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發(fā)生、而有利于小麥健壯生長的田間生態(tài)環(huán)境。
地下害蟲、小麥吸漿蟲重發(fā)地區(qū),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0.25~0.3千克,加水1~2千克,摻細土25千克配制成毒土。為減少土壤污染和避免殺傷天敵,提倡施用顆粒劑,如每畝用3%甲基異柳磷或辛硫磷顆粒劑2.5~3千克,摻細土20~25千克,翻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翻耕翻入土中。或者整地前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兌水25千克對土表噴霧,或配制成毒土,撒施地面翻入土中。
目前拌種藥劑較多,一定要對癥選用。如防治麥類黑穗病、條紋病,可用立克秀(2%戊唑醇濕拌種劑)10克拌麥種10千克;防治小麥紋枯病及其他病害,用立克秀15克拌麥種10千克。拌種時先用少量清水(每10克加水100~150毫升)將藥劑調(diào)拌均勻,倒入拌種容器中與麥種充分攪勻,使藥劑均勻粘附在每粒麥種上,隨拌隨播或短期儲存后播種。防治小麥紋枯病及其他病害,用敵萎丹(3%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種衣劑)20毫升,拌麥種10千克,拌種方法同上。用有效成分為75%的萎銹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麥散黑穗病,并能兼治小麥種子上或土壤中的小麥腥黑穗病和稈黑粉病。
種衣劑是一種專門用于農(nóng)作物種子包衣的新型藥、肥復合制劑。它不同于一般的拌種劑,當被包在種子上時,能迅速固化成膜,隨種子播入土壤中后遇水吸脹,藥、肥緩慢釋放,能起到防治多種病蟲害和促進幼苗健壯生長的作用。拌種時,每畝用種衣劑原液75~100克,直接倒入經(jīng)過精選的麥種上攪拌均勻即可。各地可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選擇適當配方的種衣劑,如用2.5%的適樂時種衣劑加40%甲基異柳磷,既可防治地下害蟲,又可防治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等。據(jù)試驗,經(jīng)過種衣劑處理后,可使小麥增產(chǎn)5.1%~31.2%。
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在麥田普遍發(fā)生嚴重,可以采取毒土法或拌種法施藥預(yù)防。三種地下害蟲危害特點各有不同,螻蛄通常將麥苗嫩莖咬成亂麻狀,斷口不整齊;蠐螬通常將麥苗根莖處咬斷,斷口整齊;金針蟲則鉆食幼苗嫩心,被害部呈亂麻狀,但外皮仍連在一起,對麥苗造成的損失十分明顯。播種前通過帶藥拌種,可避免或減輕危害。毒土法:每畝用同一順(40.7%毒死蜱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250毫升拌細土25千克撒施,或者每畝用3%毒死蜱顆粒劑4~5千克均勻撒施。拌種法:以蠐螬為主的麥田,用4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10千克,拌麥種100千克,堆悶2~3小時播種;螻蛄為主的麥田,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4~6千克,拌麥種100千克,種子晾干后播種。用樂果拌種效果也好,用40%樂果乳油100毫升加水4~6千克,可以拌種40~60千克,堆悶4小時以上,對螻蛄很有效果。
小麥出苗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調(diào)查,當死苗率達到3%時,立即施藥防治。防治方法是: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拌細土30~40千克,拌勻后開溝撒施;或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20~25毫升加水3~5千克稀釋,拌入30~75千克碾碎炒香的米糠或麩皮中,制成毒餌撒施防治。若出苗后小麥地下害蟲危害嚴重,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噴澆小麥苗根部,或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750千克,順壟澆施,對蠐螬和金針蟲防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