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藝杰
天氣陡然變得異常寒冷,狂風在窗外呼呼作響。流感爆發(fā),學校嚴禁關(guān)窗,教室里冷風充斥。
我開始了自己的御冬之術(shù)——遐想。
冬,讓很多人想想就覺得冷,甚至悲凄。然而,早在古時,詩人眼中的冬卻不是泛濫著悲傷與寂寥,反而往往洋溢著一股暖暖的生機,輕泛著明亮耀眼的色彩。
最喜歡的莫過于白居易的那首《問劉十九》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怎樣的情趣啊!哪兒有半點冬的凜冽凄寒?想想看,綠蟻紅爐,酒色留香,色味兼美,何懼夜幕降臨,風雪大作?此刻,寒風瑟瑟、大雪飄飄倒成了最美的映襯了——不是這冰天雪地中的一句“能飲一杯無”,只怕還沒有這別樣的風情罷。真是樸素又溫暖,溫暖又清新,生活剎那間就明亮起來了!
白居易還有一首《早冬》:“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痹诎拙右椎难劾?,冬就未曾寒冷蕭瑟吧。詩歌里透露的安然與恬適真能把人都融醉了——草青未褪色,陽光仍溫暖,黃葉如嫩樹,枝白是狂花!詩人不知不覺還信步走進酒家,這是怎樣的一種愜意情致??!想來,他在被貶郎州時還能吟詠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樣的詩句,也就不足為怪了。
詩人就是詩人,天氣再冷,心不冷,也能在冷中生出暖意來。
詩人李白,曾寫過《立冬》這首詩:“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小資情調(diào)”:立冬之夜,旺火爐旁,邊取暖邊溫酒驅(qū)寒,醉眼朦朧中,竟將斑駁月影看作了滿地雪花,似醒?似醉?半醉半醒?不管如何,入眼難忘的美!
冬天最冷的節(jié)氣是大寒吧,陸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門》中寫道:“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沖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游子自銷魂?!焙L凜冽中,狐兔杳無蹤跡,詩人以“歲窮游子自銷魂”聊以自慰,這得是一種怎樣的滄桑中的豪情啊。
生活中,我們可能沒有白居易和李白那紅爐美酒的愜意與灑脫,也很難感受到陸游那種深切悲痛中的自我安慰,但是,當我們坐在這寒風颼颼的教室里,也可以用心中對生活的熱情來保持內(nèi)心的一份溫暖與熱烈。
冬,并不可怕;寒冷,并非不可戰(zhàn)勝。如果你的內(nèi)心充滿期待,即使外界冷如冰窖,你也會擁有詩與遠方;如果你的內(nèi)心無所寄托,即使外界溫暖無比,你也領(lǐng)略不到世間的美意。那幾位詩人,心中必定是充滿了生機的。
《左傳》中有一成語叫“冬日可愛”,我想借用一下,愿大家都是親切溫暖的人,如冬日一般,溫暖起來,可愛起來。
教師點評:
作者情思飛揚,引用了白居易、李白、陸游等詩人描寫冬日的詩句,信心十足地向我們展示了冬日的美好,結(jié)尾又以《左傳》中的成語點明中心,并帶給讀者美好的祝愿,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溫暖。
(指導(dǎo)教師: 邱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