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我國教育力量日漸雄厚,培養(yǎng)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人才。從前,上過大學的人初到社會上就像“香餑餑”一樣,而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文化水平幾乎也成為了人均受教育水平,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繼續(xù)深造攻讀研究生,但是在讀研究生的這條路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不同程度、類型的問題,解決大學生考研常見心理問題,將是時代發(fā)展下教育面臨的又一難題。
關鍵詞:大學生考研;常見心理問題;應對措施
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不只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與社會形態(tài),更加體現(xiàn)在教育水平上。顯而易見,我國的教育力量日漸雄厚,從九年義務教育開始實行于我國,我國人均受教育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信奉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在大學畢業(yè)后出于種種原因選擇攻讀研究生,但是考研也絕非易事,面對考研路上的挫折與困難,不同的人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類型的心理問題,本文就大學生考研常見心理問題分析及其應對措施做出簡要闡述。
一、大學生考研常見心理問題及其分析
(一)、考研動機不明確,混沌其中,迷失方向
當代大學生畢業(yè)后選擇放棄從業(yè),轉而深造考研的越來越多,促使他們?nèi)タ既⊙芯可鷮W位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明確的動機可以更多的給予眾多學子在考研路上遠行的動力,但是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于自己為什么要考研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往往使眾多學子盲目走上了考研之路,自身混沌其中,迷失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向。以下是常見的問題型考研動機。
(1)、從眾心理,跟風考研
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貶義熱點詞----中國式過馬路說的就是中國人從眾的心理,在大學生考研大軍中,不乏有因為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在考研究生而選擇考研的,這便是他們的從眾心理在作祟,他們僅僅是因為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在考研而選擇了考研,甚至都沒有仔細思考過考研對于他們自身的利弊所在,這類大學生往往在生活中缺乏主見,對于自己未來的生活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所以在畢業(yè)時選擇了跟隨潮流,加入了考研大軍。
(2)、逃避現(xiàn)實壓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在走向社會的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可以說當代社會大學生一抓一把,所以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這是顯而易見的。社會、父母、親戚朋友無一不在給他們施加壓力。當大學生畢業(yè)面臨就業(yè)的難題時,一部分學生因為難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難以符合親戚朋友、父母的期盼,他們便選擇了繼續(xù)深造,考研就可以暫時擱置就業(yè)的問題,進而可以暫時逃避現(xiàn)實壓力。
(3)、被動考研,沒有勇氣安排自己的未來
中國式教育中,不乏有家長一手包辦的,孩子上什么、學什么、在哪學等等問題都一手給孩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當然包括是否考研這個問題,他們也一手承包,選擇讓孩子繼續(xù)深造。而很多學生在面對自己的未來時,沒有自己的想法,更加沒有自己的規(guī)劃,于是茫然之中選擇了服從父母的安排,規(guī)規(guī)矩矩、老老實實的走上了考研之路。這種考研動機是被動的,當然,還有一部分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無條件服從父母的安排,被動考研,沒有勇氣安排自己的未來,也難以擁有一個明朗的未來。
(二)、過于看重考研,心理壓力過大,過度緊張
在農(nóng)村地區(qū),一個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不容易的,貧困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比較勤奮,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他們比起同齡人更加懂事,更加知曉自己身上的責任,但是同時,這種責任感也會將他們壓的喘不過氣來,當他們面臨是否考研這個問題時,顯得更加慎重,一旦做出決定,就會付出相對更大的努力。當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回報時,那份沉重的責任感或許也會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他們往往過于看重考研,心理壓力過大,這不利于考研的成功。
(三)、懷揣僥幸心理,不夠腳踏實地
考研和高考的性質有異曲同工之處,兩者都是篩選高素質人才的方法、手段,但是不同的是,背水一戰(zhàn)在考研中有可能成功,而高考,是千千萬萬學子十幾年苦讀才換來的成功,即使運氣有占比例,但是汗水的決定性更加飽滿。有一些學生看到了這點,對于考研的熱情消失不見,于是開始松懈對于自己的要求,希望靠運氣在考研之中取勝,沒有腳踏實地的刻苦備考。
二、大學生考研常見心理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明確考研動機,給考研增添心理動力
當自己面臨考研與否的抉擇時,不妨問問自己為什么要考研,考研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利弊,做到真正地明確考研的動機。關于上文提到的問題型考研動機,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大學生畢業(yè)作為成年人,應當有自己的思考,一個明確的動機,將給予眾多學子在考研路上增添更多的心理動力。
(二)、合理釋放壓力,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
考研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完成,這是一場持久的戰(zhàn)役,如果不能及時合理的釋放自己的壓力,那么讀研路上眾多的壓力早晚有一天會擊垮心理最后的防線,給讀研蒙上灰色的顏色。
(三)、腳踏實地,科學備考
現(xiàn)在走向社會的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而此前走向社會的多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學生,為了在眾多大學生中脫穎而出,提高自身競爭優(yōu)勢,很多大學生選擇了讀研,但是在考研備考中應當戒驕戒躁,既然選擇了考研,就應當全力以赴,而不是妄想憑借運氣通過考試,運氣是暫時的,只有科學備考,自己學到的、理解到的、裝進自己腦袋里、被自己消化理解了的,才是永遠的。
結束語:知識的確有改變命運的作用,但是倘若我們不能正確應對學業(yè)上面臨的挫折與困難,可能知識帶給我們的將是并非積極的改變,想想范進中舉的故事,渴望功名歡喜過度成為了癡人枉顧其一生,最后落得沒有自我的下場。大學生的心智趨于成熟,更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排解考研路上心理壓力,也應該處理好面臨的困難與挫折,真正讓知識發(fā)揮它積極的作用,莫要讓知識成為人生路上的絆腳石。
參考文獻:
[1]金爽.考研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29(03):8-11.
[2]王學穎,張楠楠.大學生考研關鍵因素分析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2(01):111-119.
[3]朱其峰.大學生考研焦慮問題分析及調(diào)適對策[J].科技 ,2013(28):235-236.
[4]曹蘭勝,狄成杰.高??佳写髮W生心理問題干預及策略研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03): 298-300+303.
作者簡介:白雪,女,1986 10,山東省陽谷縣,職稱:工程師,學歷:碩士,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