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品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十九大黨章修正案都強調(diào)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整體推進黨的建設。
政黨是圍繞一定的政治綱領、按照特定的政治路線、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標而組織起來的政治組織。政治目的、政治主張、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是判斷政黨性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差別既體現(xiàn)不同政黨的本質區(qū)別,又決定不同政黨的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yōu)勢”。強調(diào)講政治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本理論和實踐要求的,是保證黨的先鋒隊性質,關系黨的宗旨和奮斗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避免犯顛覆性錯誤的根本保證。毛澤東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鄧小平強調(diào),多年來,我們的一些同志只埋頭經(jīng)濟,對政治不關心,對思想工作不重視,對腐敗現(xiàn)象估計不足,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講艱苦奮斗,都很必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黨的干部,不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
強調(diào)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從政治上正確處理問題,首先要正確地理解政治的確切涵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關系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政治,衡量講政治的根本標準是看人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在不同的時期,政治的具體內(nèi)容和要求是不同的。在革命時期,革命斗爭是最大的政治。在和平時期,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目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最大的政治。
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思想理論領域斗爭呈現(xiàn)出尖銳化復雜化的局面,有些同志不講政治、不能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問題做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重申講政治的重要性,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現(xiàn)階段領導干部不講政治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點。
一是在講政治中存在弱化淡化的問題。一段時間內(nèi),有的地方和單位一切工作圍繞經(jīng)濟建設轉,黨的政治建設意識已經(jīng)相當?shù)?,鼓吹政治虛無主義,搞“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態(tài)化”。有的領導干部缺乏政治思維,把政治和經(jīng)濟、政治和技術、政治和業(yè)務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有的忙于一些具體的事務性工作,認為政治工作是虛的,是軟指標,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有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強,沒能做到在工作中從政治上觀察事物、分析和處理問題。這些錯誤的認識使這些領導干部存在政治冷漠、態(tài)度含混或者立場曖昧的問題,甚至從由政治上模糊變成政治上糊涂,對明顯的政治問題視而不見,自覺不自覺地犯政治錯誤。有的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等不同程度滋生蔓延。
二是在講政治中存在形式化問題。一些地方未能把握中央大政方針的精神實質,存在著政治建設“形式化”“程序化”“模式化”傾向的問題。在思想認識上,對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有的文件中充斥著大而無當?shù)脑瓌t和冠冕堂皇的決心;有的文件對中央精神一路照抄,層層轉發(fā),盡管看起來“不走樣、不變形、不變通”,實際上卻將中央大政方針表面化、簡單化、絕對化。在具體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門不善于從政治上謀劃工作、部署工作、推動工作,使決策的意圖難以實現(xiàn),執(zhí)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有的領導干部把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停留在口頭上而不是行動中;有的在執(zhí)行決策部署時,合意的就執(zhí)行、不合意的就不執(zhí)行;有的思想保守,求穩(wěn)怕亂,缺乏政治擔當。
三是在講政治中存在庸俗化問題。講政治,全黨同志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有些地方或者單位對此在認識上存在偏差,出現(xiàn)層層都喊維護權威、層層都喊看齊的問題。甚至某些黨員干部將維護黨委權威進一步異化為絕對服從長官意志,政治立場異化為“與領導同一立場”,政治原則異化為“領導永遠是對的”,政治紀律異化為“一切按領導指示辦”,破壞了黨的集中統(tǒng)一,敗壞了黨的政治生態(tài)。
四是在講政治中存在泛化問題。政治建設的統(tǒng)領意義,凸顯了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但這絕不是一切問題都政治化甚至運動化。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指出,黨的建設要走出一條不搞政治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而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復強調(diào)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的理念,就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模糊認識。政治標準在黨的建設中必須重視,但是政治標準不是黨的建設的唯一標準。
全黨同志尤其領導干部在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謀創(chuàng)新時,都應把講政治擺在第一位,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守崇高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站穩(wěn)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強化政治擔當,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把講政治落實到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中去。
一是增強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困惑,增強政治定力、站穩(wěn)正確立場、保持正確方向的思想基礎。政治素質與理論素質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修養(yǎng)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梢赃@樣說,學習和掌握理論的深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領導干部的政治敏感程度、思維視野廣度和思想境界高度。”當前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根本上深刻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從而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站穩(wěn)立場,做好工作。
二是堅定站穩(wěn)政治立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場是根本的政治立場,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講政治,要求我們始終要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要把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同作為根本價值取向,把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把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是鞏固了還是削弱了、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作為評判工作的標準,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三是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jīng)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領導干部要作樹立“四個意識”的表率,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必須自覺防止和克服政治上的自由主義、組織上的分散主義和各種形式的本位主義傾向。當前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自覺遵守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以利于中央及時檢查各地方各部門執(zhí)行和落實機構改革決定的力度,準確了解和控制改革的進程,確保在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實現(xiàn)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
四是增強政治擔當。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能離開現(xiàn)實工作而空談政治。領導干部要在工作中提升政治敏銳性,能夠見微知著,善于在復雜瑣碎的具體工作中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運用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分析和處理問題;要提高政治站位,從全局高度、用長遠眼光來觀察形勢和分析問題,小格局服從大格局,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創(chuàng)造性落實到本職工作之中;要增強政治擔當,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