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其實,我與計算機的結緣不是偶然的,而是很早我就對它產生了興趣。1984年我正在山西省陽泉市的一所高中讀高一。有一天,學校買了幾臺電腦。全校有一千多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學習。于是,學校就通過數學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習電腦的資格。因為我對電腦感興趣,所以發(fā)奮努力,爭取到了僅有的名額之一。一年后,學校通過考試選出前三名代表學校去太原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我記得,當時帶隊老師跟我們講,只要有一個人能夠沖進全省前十,他就沒白費工夫。我信誓旦旦地說:“老師,你放心吧,我們一定給你爭光!”可是,最后我們沒有一個人進入全省前十?;貙W校之前,我抽空去了趟太原市的新華書店,當看到書架上各種關于計算機編程的書時,我原本有些沮喪的心情突然釋然了,因為這些書在陽泉的書店根本看不到,也就是說,在計算機學習中,我們面對的資源是不公平的。
后來高考填報志愿,我本來想報計算機專業(yè),但是我覺得比起北上廣的學子們,我沒有優(yōu)勢。所以,我就想有沒有什么專業(yè)既能夠應用到計算機,但又不完全是純粹的計算機領域,最后我找到一個專業(yè),就是北大的信息管理系?,F在想起來,我后來之所以做百度,是因為我從小心里就埋了一顆種子。我想要讓全中國的人,不管在多偏遠的地方,都能夠像北大的教授一樣,方便、平等地獲取信息,找到所需。
但是后來我發(fā)現,這個專業(yè)有關計算機的課比較少,學的也比較淺。我突然很茫然,怎么辦?我又重新規(guī)劃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每天去北大的圖書館關注最新的相關信息;第二件事是去申請美國的計算機專業(yè)。后來我被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錄取了。說真的,到美國的第一年的確很艱辛,除了生活環(huán)境不適應外,更難的是上課的內容我根本聽不懂,更別說理解了。迫于生活的壓力,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位做計算機圖形學的教授要招一個助理研究生,我決定去試一試。在面試中,教授問了我很多問題,我都答得亂七八糟。最后他問了我一個問題,至今我印象都非常深刻。他說:“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什么意思?他的意思當然不是“你在中國有電腦嗎”,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人還沒有能力購買電腦。所以他的意思是“你們中國有電腦嗎”。我能告訴他我將來想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我想讓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我要買很多的電腦來干這件事嗎?我當時沒有這樣說,只說了一個“有”,然后默默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
2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智能手機的擁有量已經是美國全部人口的兩倍。而美國那些芯片廠商的CEO對我說“你要什么樣的芯片我給你定制,你的電腦有什么要求,我給你量身制作”。當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又會想起“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有時候我也在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這些改變,我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成為今天大家都感興趣的一個人。我想無非就是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選擇。你選對了海闊天空,選錯了荊棘密布。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我覺得有三個條件:第一,人不能太笨,這個條件每個人都是滿足的;第二,要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興趣會讓你對它有一個深入思考;第三,就是要有豐富的信息源。你要對你感興趣的領域去深入地了解。
百度上市10周年時,納斯達克的CEO給我發(fā)了一個郵件,他發(fā)了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上是美國時代廣場循環(huán)地用中文和英文在寫“Happy 10th Listing Anniversary Baidu”。當我看到照片的時候,我又想起那個教授的話“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我也想起了當時我內心的答案。如今,我的愿望已變成了現實。
所以,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你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時,如果你內心認為做了正確的選擇,那么你就認準了,不要害怕失敗,不要害怕挫折,也不要害怕被拒絕,一定要堅持下去,不隨意跟風,也不動搖內心的決定,你就一定會成功。
謝謝大家!
(本欄目編輯 趙 婷)
Email:2540968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