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莉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閱讀教學的目標尤為重要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改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7-0085-0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閱讀教學的目標尤為重要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改進。
1.激發(fā)閱讀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喜愛的情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辯。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
2.把握閱讀對象,情境教學興趣激發(fā)
大家知道,借助于情境教學方法,對于引導小學生與閱讀對象間建立共鳴是十分有效的,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也是顯性的。語文教師應注意充分且合理地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工具,使小學生對閱讀對象的感悟體驗更具有直觀性。這種將抽象轉(zhuǎn)化為具象的情境閱讀,對集中小學生的閱讀專注程度是有效的,對學生深入把握閱讀對象內(nèi)涵是有助的。如,教師可根據(jù)閱讀對象的情節(jié)內(nèi)容,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向?qū)W生展示與情節(jié)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圖片、音樂或視頻,對學生形成多層面的感官刺激。再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將閱讀對象的情節(jié)演出來,通過對文章角色的扮演將學生帶入特定的閱讀情境中。
3.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閱讀欲望
利用網(wǎng)絡、電視等相關的多媒體技術,搜集有聲閱讀課文,建立一個優(yōu)質(zhì)閱讀課文的共享空間,讓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下載。聽優(yōu)秀的閱讀專業(yè)人士朗讀課文,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欲望,還能讓小學生跟著這些朗誦者學習朗誦技巧。還可以充分利用視頻、幻燈片,再現(xiàn)書中所寫情境,然后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jié)合,這樣能讓小學生在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和語言描述中親眼見證課文中的人和事,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
4.讓學生與書交朋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讓學生與書交朋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1)“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xiàn)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fā)展的唯一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jié)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必須多讀書,讀好書。
(2)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nèi)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于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我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nèi)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讀書是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太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大量的閱讀,可以將自己從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融匯到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能力。
(3)讓班干部管理起來。為了充分發(fā)揮圖書角的作用,班干部建立了各種嚴格的借閱制度。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由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催還工作。這樣給學生真正自由閱讀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在閱讀中去獲取、去探求、去尋覓、去掌握,從而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fā)更強烈的讀書欲望。
5.采用多元評價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長期以來,教師都是通過考試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成績成為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即便是閱讀題都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對的就能得到相應分數(shù),如果偏離了標準答案,則是錯誤的。這種評價方式單一片面,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個性發(fā)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使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jié)合,并且教師要客觀全面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岸嘁话殉咦泳投嘁粋€好學生”,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品德、思想、言行等多方面的考察,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相應鼓勵和表揚。同樣,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及時捕捉學生在閱讀中展現(xiàn)出來的獨特個性。
總之,在上小學語文閱讀課時,老師既是導演,又是記者。學生既是朗誦家,又是表演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一邊繪聲繪色地讀,一邊手舞足蹈地演,入情入境,老師相機請學生談談讀書的收獲感受。在老師和學生的心中,原來閱讀是如此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張成永.令狐克治. 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J].才智,2009(06).
[2] 李玉梅. 余潤英.多媒體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