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7-0065-01
當今語文數(shù)學,許多教學工作者都非常重視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但是,也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一些教師在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時,追求了形式上的轟轟烈烈,方法上的爭奇弄巧,不僅未能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忽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應起的必要的引導作用。如何讓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讓教師的“導”能真正落到實處,使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呢?
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已的做法:
1.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很多,如講故事、幽默的語言、激勵的話語等等。如在講授課文《委屈》一文時,我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生活中你受過委屈嗎?什么事讓你受委屈?誰讓你覺得委屈?受委屈后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同學們像打開了話匣子,紛紛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然后我轉(zhuǎn)到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同學們對文中的小主人公陽陽為了能讓長輩吃到瓜而要占著那個不甜的大瓜,并甘愿受委屈的行為多了一份理解和敬意,并且在選擇中心時,都正確地選擇了“陽陽是個懂事尊敬長輩的孩子?!比欢?,學生的興趣往往是短暫的,在教學中還需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生的大腦處于靜默狀態(tài)中不主動思考問題時,就提出一些引起不同意見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的興趣,當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遇到不懂得問題時就進行啟發(fā),讓學生感到思考的快樂,當學生能夠解決一些課文中的疑問時,我們就從其他方面提出他們預想不到的問題,這樣,學生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對學習就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注重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提高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始終離不開老師的教育,當學生走向社會時,需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對學生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培養(yǎng),特別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上升到一定高度加以重視。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我個人認為除了知識的不斷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都必須緊密結(jié)合起來,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一位教師在教學《白楊》一文時,是這樣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爸爸介紹白楊的一段話。先讓學生讀出這段話;接著師引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理解重點詞,指導朗讀的步驟學習了第一句;然后扶著學生用此方法學懂第二句,并在指導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領著學生深入一層挖掘了句子的含義;最后放手讓學生試著學懂第三句。整個步驟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老師有坡度的引導下得到了培養(yǎng)。
教師的“導”就應這樣,恰如其分地選取“助”的角度,當助則助,不當助則不助,導而弗牽,攙而不抱。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讓閱讀從小孩開始,由淺顯到深奧,有簡單到復雜,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從而為他們以后的自學,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創(chuàng)造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能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不必要負擔,能使學生在教室的激勵引導下,激發(fā)強烈的渴求知識的愿望,從而促使學生真正的主動獲得真知,達到教師預期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我也努力提供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一次聽一位特級教師上課,當學生對一個問題答不上來時,雖然旁邊的同學紛紛舉起了手,而他堅持鼓助、引導那個學生,花了三、四分鐘,最終讓這個學生說出個所以然。試想,這三、四分鐘,將給這位學生以及全班同學如何的感受呀!所以,在課堂上,我也努力營造著民主和諧的氛圍:
3.1 給學生寬松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中,做一個引導著、幫助者、參與者,讓學生的思維緊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讓學生大膽想象,敢于懷疑,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3.2 提倡民主的教學作風。鼓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不解,提出節(jié)外生枝的問題。允許學生給我指出缺點錯誤。記得在學到“頤和園”的“頤”字時,一位學生在我批作業(yè)時,指出了許多同學把“頤”寫成了“”,而我未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的也是那個錯誤的“”。在作業(yè)講評中,我指出了同學們這個錯誤,也承認了自己原來也寫錯了這個字。按照對學生的要求,我從字的音、形、義的幾方面對自己的錯誤進行了分析,并且端端正正地把這個字寫了十遍給課代表批閱。我想,這樣做,會讓學生更好地正視錯誤,改正錯誤。
3.3 營造融治的師生關系。師生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形成融洽、和諧的氛圍。教師在教學不能總是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壓制,精神緊張。這樣又怎么能使學生暢所欲言呢?又怎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所以教師教學時的態(tài)度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面帶微笑,保持幽默。更容易讓學生在輕松、自由、和諧的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學習。
讓教師的引導作用落到實處,還有許多值得一并重視的相關問題:如課堂密度要增大,訓練意識要強化等。我想,不管教師側(cè)重哪一方面的訓練,不管教師采用何種教法,只要每位教師能樹立“大語文觀”,只要能確實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益,讓學生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那就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