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在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薄兜赖陆?jīng)》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經(jīng)典,其義深,其意豐,其辭美,讓它走進語文課堂,意義重大。對此,筆者采用的策略是“六出”“三和”。
一、以“六出”走近經(jīng)典
1. 挑出
讓學生挑選授課內(nèi)容,是對學生、對課堂的尊重,體現(xiàn)了“生本”思想和“三不教”原則(學生懂的不教,學生不需懂的不教,學生學了也不懂的也不教)。這樣,授課內(nèi)容必然是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兜赖陆?jīng)》中的“善”“勤”“虛”“靜”“和”“美”“道”“德”這些富含文化信息的文字內(nèi)涵,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樂于學習,善于領悟,熏風拂面,其樂融融。
2. 畫出
學生為了學好自己“挑出”的學習內(nèi)容,不惜花時間、花精力做好預習。課堂上,讓他們以藝術的形式將學習內(nèi)容畫到黑板上,從文字行款排列,到書畫渲染留白,要么花紅錦艷,一片燦爛;要么筆法多變,引人思考,讓課堂綻放出無窮魅力。
3. 背出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各盡所長,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重點把握朗讀節(jié)奏,用心讀好一字一詞,反復朗讀直至成誦,這是學習《道德經(jīng)》的有效途徑之一。
4. 參出
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質(zhì)疑,自覺探索學習經(jīng)典的有效途徑,更好地學習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奧妙無窮的學問,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教師應盡其所能地進行深入淺出、形象有趣的解讀,引導學生參出個中“道理”。
5. 悟出
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是為了成長。語文課堂應“以本為本”而又能跳出文本,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學習《道德經(jīng)》的同時,由此及彼,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經(jīng)典到自身,拓展思維,加深感悟。
6. 行出
對于浩如煙海的經(jīng)典而言,學習一個章節(jié),是一個非常小的點,關鍵是要做到“從樹木見森林,觀滴水知滄海”,而這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實踐。我注重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我們今天只學一章,經(jīng)典的內(nèi)容既博大精深,又艱澀難懂,怎么辦?如果要讀好《道德經(jīng)》,請大家問問這位老師,他叫南懷瑾,因他懷里裝有美麗的寶貝,所以叫‘懷瑾。他的《老子他說》會告訴你怎樣理解《道德經(jīng)》?!墩撜Z》也不容易讀,南懷瑾老師還有一套書叫《論語別裁》,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教是為了不教”,讓實踐求知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讓“功夫在課外”成為學生成長的法寶,是真真切切的“教書育人”。
二、以“三和”掌握經(jīng)典
1. 以瑯瑯書聲,和之
在小學二年級教學《道德經(jīng)》四十五章時,面對平均識字不足兩千字的小學生,我把讀對、讀好、讀出生活味、讀出情懷作為基本要求,既求讀好,又“不求甚解”,要求學生循序漸進,讀準字音,讀好節(jié)奏,漸悟句意。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引導學生以對對子式朗讀,分男女角色朗讀,分組比賽讀,多種朗讀方式交替使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效率隨之提高。
2. 以有趣的游戲,和之
寓教于樂,事半功倍。我在教學《道德經(jīng)》二十二章時,通過擁抱鞠躬對人行禮,用一張紙裝水,用一只手不停地拿東西這三個小游戲,生動詮釋了“曲則全”“洼則盈”“少則得”的道理;在教學三十三章時,通過互相整理紅領巾、師生掰手腕等活動,讓學生體會“知人自知,勝人自勝”的道理。在各種游戲中,學生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既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又增進了生活的智慧。
3. 以身邊的事理,和之
《道德經(jīng)》蘊含著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必須讓學生讀好經(jīng)典,“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學《道德經(jīng)》七十九章中的“和”時,我在講好“和大怨”“抱怨以德”等道理的基礎上,融進“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少先隊員十個好習慣”等,引導學生了解“抱怨以德”中的“德”就是我們今天的各種美德,了解“德”就是每天微笑,對人溫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教學十七章中的“信”時,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做法,二年級學生從“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學到誠實守信,知道他們需要做到:愛黨愛國愛人民,信心十足;勤學好問肯鉆研,信心十足;明理守法講美德,信心十足。此時,教師可順勢推進,通過聯(lián)系日常事物,讓學生知道花草樹木也是守信的:垂柳依依,荷葉田田,是相約夏天而來的;翠竹婆娑,藕花飄香也是六月準時來的……大自然的寒來暑往,草長鶯飛,日月星辰,無不是守信的。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