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帶禮物,有兩大原則:原則一:一定要輕便好帶。大家回國都是大包小包的,如果東西太大太重,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原則二:國內(nèi)外差價最好比較大。如果禮物在國內(nèi)買和在國外買沒有什么差別的話,咱們何必千里迢迢背回國呢?
不要帶那些一看就是義烏生產(chǎn)的小飾品,又貴又沒有意義。購買旅行目的地有特色的小禮物,同時一定要便于攜帶,這樣就算朋友搬家,也不會直接扔到垃圾桶里。而且購買的禮物最好又有特色又實用,我在柬埔寨給朋友們帶的是當(dāng)?shù)厥止ぷ龅臋幟什菹戕咕停腥硕己芟矚g,外觀漂亮,同時還能被完整的使用。像手工皂什么的,盡量不要買,因為有很大概率會被丟到某個角落里被遺忘。在泰國我?guī)У氖乔嗖菟幐嗪涂人酝?。這些東西都是很有用并能被用完的一些商品。也不要隨便買一些第一眼看上去不錯的禮物,一定要多想想,不然一定會是被扔到垃圾桶里的命運(yùn)。
肯定有人會說,買禮物,就是講情誼,禮輕情意重,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如果你買的禮物能被朋友最大化的使用了,不是一個更合格的禮物嗎?
(Shayne)
父母從小帶我去旅游,亂七八糟的紀(jì)念品給自己和朋友買過一堆,例如小模型、畫冊、郵票、工藝品什么的,結(jié)果大多數(shù)買回來都沒打開過就丟一邊了。
等自己有能力給別人帶禮物的時候,我特別注意給別人帶點(diǎn)合適的東西,尤其我國是小商品制造業(yè)大國,想找到小禮物但又不是我們代工生產(chǎn)的東西是不容易。所以給大家分享幾樣我認(rèn)為送得比較成功東西:
1.創(chuàng)意類。大一暑假時,朋友報了日語興趣班,我在塞班島入境處收了幾本精美的宣傳冊子,送給她學(xué)習(xí),她說是她收到最棒的手信。去英國旅游回來,給兩位室友帶了曼聯(lián)的圍巾和周邊,室友投來相當(dāng)肯定的眼神。2.實用類。在拉斯維加斯,紀(jì)念品不便宜,但一些籌碼很精致,于是我各個賭場都換了一些,挑新的帶回來送朋友,大家都覺得蠻有意思。在臺灣故宮,看到一把復(fù)制古董造型的開信刀,帶回來送給干財務(wù)工作的姐姐,她興奮了好久。3.系列類。有些朋友本來有收藏愛好,例如各地的明信片、冰箱貼、鑰匙扣等,但買的時候要選那些最能展示地方特點(diǎn)的,避開那些沒有文化含量的產(chǎn)品。
(衰仔同學(xué))
從歐洲到東南亞,再到中國偏僻的小鎮(zhèn),在旅行者的眼里,沒有一場糟糕的旅行,也沒有一件普通的手信,這些零零散散的符號都標(biāo)記著他們曾經(jīng)遇見的風(fēng)景和人。對于有些人來說,一句話,一幅圖片,一點(diǎn)好奇,都能讓他背起背包,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體驗未知的勇氣。旅途中的新鮮感能驅(qū)走所有的煩惱,讓人重新充滿了力量。而各地的紀(jì)念品則如一支清醒劑,讓不褪色的旅行記憶帶給人滿足和快樂。
在全球化的今天,想要找到一份不落俗套的禮物是越來越難。然而我看到了各地的手工藝人在用自己的努力抵抗這一潮流,保護(hù)本地傳統(tǒng)。但他們的受眾都太少了,走馬觀花的游客是很難接觸到他們的作品的。而且有時候過于堅守傳統(tǒng),令其停滯不前,反而是對傳統(tǒng)的極大損害。
很多出色的手藝聞名于世:地毯、蕾絲、精釀啤酒、手工巧克力……對手作的愛好簡直深植于這些手工制作者的血液中。有鑒于此,我出門總是免不了帶一些當(dāng)?shù)貍鹘y(tǒng)制作的的手工藝品。有一次我從意大利的南部海岸,背了幾對手工玻璃鑲嵌的紅酒杯,一路都十分小心,生怕顛簸到回國會碎成渣渣。后來發(fā)現(xiàn),這樣做雖然有點(diǎn)冒險,但總比后悔要強(qiáng),這真的是只有那一個地方才會有的東西,一旦錯過就不再有。所以,一旦你見到讓你心心念念的東西就出手吧,要干脆,別猶豫!
旅行的路上,手信可以為你的每一次旅程的腳注,只為紀(jì)念心里最好的生活;也可以成為你向親朋好友表達(dá)感情的中介,它們都有各自的精彩。
(石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