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可
歷史事件回顧
1909年,郭永懷出生在榮成縣滕家鎮(zhèn)西灘郭家村,先后考入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39年考取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生,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此后,郭永懷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修,一舉突破“聲障”這個世界級難題,蜚聲中外。1946年,郭永懷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執(zhí)教,成為該校航空研究院三大創(chuàng)立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郭永懷毅然放棄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回到祖國,領導和參與了我國核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工作,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從青海試驗基地赴北京匯報,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時年59歲。當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吃驚地發(fā)現(xiàn)他的遺體同警衛(wèi)員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后,中間掉出一個裝著絕密文件的公文包。打開后:一份熱核導彈試驗數(shù)據文件完好無損。
在榮成市榮成博物館一層的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里陳列著郭永懷相關的照片、著作文章、研究成果和影視資料,用5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4個視頻記錄展示了郭永懷的人生歷程和科學成就。這位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榮譽勛章”、被稱為我國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然早在59歲時便以身殉國。
郭永懷出生于一個農村家庭,但自幼天資聰慧。長大后,郭永懷考取了南開大學物理學專業(yè),得到了當時國內知名教授顧靜薇的賞識??箲?zhàn)爆發(fā)后他輾轉到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半工半讀。國難當頭,堅定了郭永懷科學救國的信念,他認為要使國家強盛起來,首先要發(fā)展軍事科學技術,發(fā)展航空事業(yè)。為此,他放棄了專修光學的夙愿,改學航空工程。1938年夏,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行了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名參考者中,力學專業(yè)只招一名。考試結果,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一起以5門課超過350分的相同分數(shù)同時被錄取。
1940年9月,郭永懷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學家馮·卡門的指導下從事跨聲速流動的不連續(xù)解研究,以優(yōu)秀成績獲得博士學位。在這里,他遇到了平生的知己錢學森師兄,學習之余,錢學森最樂意干的事情就是開著車,拉著這個頗有幾分書呆子氣的師弟兜風。
此后,是郭永懷科研的黃金時期。當時,人類雖已實現(xiàn)了飛行的夢想,但飛機的飛行速度并不理想,聲障是提高飛機飛行速度的難關。郭永懷和錢學森經過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數(shù)論論文,他對跨聲速理論與粘性流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人類突破聲障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3年8月,中美繼簽定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后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經過中國政府的努力,美國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國學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設置種種障礙。在面對優(yōu)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與祖國需要何去何從的時候,郭永懷毅然決然拒絕了美國同事請他參加的機密研究項目,放棄了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的優(yōu)厚待遇,攜妻挈女義無反顧路上歸途。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制造麻煩,他毅然將自己沒有公開發(fā)表過的所有書稿統(tǒng)統(tǒng)付之一炬:在和學生們聚會的篝火旁,他掏出十幾年來寫成的沒有公開發(fā)表的書稿,一疊一疊地丟進火里,燒成灰燼,這令在場的學生驚呆了,夫人李佩教授當時也感到可惜。郭永懷攜全家回國后受到了黨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熱烈歡迎,毛澤東主席親自接見他和家人,中國科學院則安排他和錢學森一起工作,任中國科學院剛組建的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和錢學森、錢偉長一起投身于力學研究所的科技領導工作。
在郭永懷的倡議和積極指導下,中國第一個有關爆炸力學的科學迅速制定出臺,從而引導力學走上了與核武器試驗相結合的道路。同時,郭永懷還負責指導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洞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而且在潛-地導彈、地對空導彈、氫氧火箭發(fā)動機和反導彈系統(tǒng)的研究試驗中,郭永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1963年,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黨中央決定將集中在北京的專業(yè)科研隊伍,遷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核彈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郭永懷相繼提出了一些具有獨到見解的主張。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實踐證明了郭永懷這些主張的科學性和嚴密性。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線索。他要急著趕回北京,就爭分奪秒地要人抓緊聯(lián)系飛機。他匆匆地從青?;刳s到蘭州,在蘭州換乘飛機的間隙里,他還認真地聽取了課題組人員的情況匯報。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郭永懷拖疲憊的身體登上了趕赴北京的飛機。5日凌晨,飛機在首都機場徐徐降落。在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墜毀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當人們辯認出郭永懷的遺體時,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夾克服已燒焦了大半,和警衛(wèi)員牟方東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當人們費力地將他倆分開時,才發(fā)現(xiàn)郭永懷的那只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安然無損地夾在他們胸前。而就在郭永懷犧牲的第22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稱號。同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