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鳳
【摘 要】隨著近年我國教育領域不斷的改革發(fā)展,少兒教學也不再只注重文化成績,開始開展體育藝術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實現(xiàn)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也促使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少兒粵劇表演是少兒針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基于對當前少兒粵劇表演中培養(yǎng)學生表演能力的實際教學成果進行詳細分析,合理指出需要完善改進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完善少兒粵劇表演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少兒粵劇表演;綜合素質;表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8-0184-02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實施,教育領域也得到了質的提升。少兒教學不再只注重文化培養(yǎng),也開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少兒教學中開展體藝教育。少兒粵劇表演主要是為了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從對作品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進行深度的領略。當前教學過程中所參考的粵劇作品,都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在表演教學過程中,粵劇老師會通過對整個作品以及當時作者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介紹,促使學生對作品的美感有認知, 同時對作品的內涵、文化背景以及所表達的人文精神都有一個正確認知。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當前少兒粵劇表演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由于國內少兒教育先前一直是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yǎng),隨著近年教育領域的改革才開始豐富教學內容、實施體藝教育,因此在當前少兒粵劇表演教學中仍處于萌芽階段,還尚未建立成熟的教學體系。此外,學校對少兒粵劇表演程中的對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尚未重視,對粵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表演能力意識沒有指定科學合理的標準,仍舊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少兒粵劇表演程喪失興趣,嚴重影響少兒粵劇表演程的有效開展。與此同時也打消了粵劇教師的積極性,對工作模式教學方法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過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傳授學生表演技巧、學習思路,卻忽略對藝術作品本身的文化底蘊的傳播,導致學生對粵劇僅存在技巧方面的認知,對探索粵劇作品真實表達的文化意義等缺乏主動性,對粵劇作品所表達的人文精神一無所知,更加認識不到粵劇表演的重要價值。
二、提升少兒粵劇表演教學中的表演能力培養(yǎng)措施
(一)提升少兒粵劇教師的表演能力培養(yǎng)意識。在少兒粵劇表演教學中實現(xiàn)對學生表演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首先要具備良好表演能力培養(yǎng)意識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傳統(tǒng)的粵劇教學中對粵劇教師的要求只是局限于表演技巧、專業(yè)知識能力優(yōu)秀的,而新課標時代下,對粵劇教師的要求也要不斷提高。在其具備優(yōu)秀的專業(yè)能力的同時,也要具備對人文精神的正確認知,確?;泟〗處熅邆鋵W生實施人文教育的能力。同時,粵劇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以及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在實現(xiàn)表演技巧專業(yè)知識的有效教學同時,也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對粵劇作品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明確認知。少兒粵劇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通過自身對粵劇作品的深刻認知,將表演能力意識有效的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方針中,綜合提高對學生表演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二)豐富少兒粵劇表演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模式。在少兒粵劇表演教學的課堂上,應該針對性的多開展優(yōu)秀粵劇作品表演的課程,全面提升對學生表演能力的有效教學培養(yǎng)的實施,通過教師多方面的粵劇作品表演教學開展,可以直接推動對學生的表演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詳細了解學生的興趣,用恰當?shù)姆绞揭龑W生深入粵劇作品,對粵劇作品深藏的文化底蘊,所表達的人文精神進行細致感受。少兒粵劇表演的開展離不開粵劇教師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在實現(xiàn)對學生粵劇技巧、專業(yè)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還要使學生具備藝術表演能力、樹立對人文精神的正確認知。
少兒粵劇教師要科學合理的選擇少兒粵劇表演程所用教材資源,科學合理規(guī)劃教學方案,巧妙設計少兒粵劇表演程安排,讓學生通過作品實物、相關表演視頻、資料全方位的對作品進行了解。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展現(xiàn)粵劇作品,使學生對粵劇表演作品有全方位的了解。少兒粵劇教師應該在粵劇教學中有效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具備粵劇表演能力的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粵劇作品的正確解讀,提升學生自身對作者所表達理念的深刻感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結合作品意境、背景,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正確認知,培養(yǎng)學生對各個學科的正確學習方式。
少兒粵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成績評定觀念,不要以理論成績來判定學生的素質。要逐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評定。在進行實際的粵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粵劇作品表演,要求學生寫一份文字感悟,或者是根據(jù)學生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去進行粵劇創(chuàng)作,老師應該督促學生之間進行作品交流,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成立粵劇表演學習交流小組,形成正能量的競爭環(huán)境。舉辦各種粵劇作品表演活動,每個學生推薦一副自己喜歡的粵劇作品,并且講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然后同學之間進行知識交流、討論。
在少兒粵劇表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粵劇知識學習的理念也存在不足,基于傳統(tǒng)的教育背景來講,導致學生過于傳統(tǒng)的學習理念認為,粵劇只是課余愛好,對實際的學習自己以后的工作來講沒有直接影響,再加上學校的粵劇教育沒有及時加大改革力度,因此學生的學習重點依舊是以應付試卷為主,為了成績而拼盡全力學習表演知識。缺乏對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的認知,忽略了粵劇表演的重要性。而學校開展少兒粵劇表演程,加大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力度,正是為了通過粵劇作品的藝術美感、人文精神,來提高對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領悟粵劇作品的文化底蘊的同時,人文精神也有所升華。
(三)在少兒粵劇表演教學實施中有效融合人文精神?;谛抡n標下少兒教育模式的改革變化,在要求少兒粵劇教師具備優(yōu)秀的表演能力的同時,也要實現(xiàn)教師將表演能力教育合理有效的融入到實際的少兒粵劇表演教學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實時了解學生對粵劇作品的感悟、對表演課堂的建議。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粵劇作品的表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對表演能力樹立正確的認知,有效發(fā)揮少兒粵劇表演程中粵劇作品表達人文精神的實際意義。提高學生表演能力培養(yǎng)的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粵劇作品是當代社會文化、經(jīng)濟、政治、環(huán)境等等最直觀的映射,在少兒教學中引入少兒粵劇表演,是對學生表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少兒教學中少兒粵劇表演所用教材都是一些充分展現(xiàn)人文精神,富有文化底蘊的粵劇作品,優(yōu)質的少兒粵劇表演程搭配科學的少兒粵劇表演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充分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精神世界也得到升華。在當前的少兒粵劇表演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跟進時代發(fā)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由淺至深、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表演能力教育,通過學生對粵劇作品所表達的人文精神的深入了解,通過粵劇表演來使學生在道德層面、人文精神層面得到升華,全面加強學生的表演能力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俊琪.透過粵劇進校園看少兒粵劇表演的特點[J].戲劇之家,2017,(6):218-218.
[2]曾志灼.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淺談舉辦紅豆粵劇班的體會[J].南國紅豆,2014,(5):17-19.
[3]駱丹.看“懂”粵劇之美——蔣文端“粵劇表演藝術之美”講座有感[J].南國紅豆,2017,(1):16-18.
[4]馮敏儀.原來粵劇如此多fun!——記廣東粵劇院“粵劇與詠春”專題巡講[J].南國紅豆,2014,(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