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蓮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比較新穎并且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其重要性也逐漸體現(xiàn)出來。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率,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和發(fā)展學生們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合作學習;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形式也日益豐富多彩,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已成為眾多語文教師的“新寵”,有意識地把“合作學習”的理念貫徹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注重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但有些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本質特征認識不清,致使課堂上出現(xiàn)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化,教師的首席作用缺失,重個體輕整體,好學生唱獨角戲等誤區(qū)。我們不無憂慮地看到,在相當多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其“形”,而無其“實”,影響了合作學習應有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呢?
一、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是第一步
這一策略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習是學生自身內部發(fā)生的過程,一切教學行為只有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進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否則,無論教師多么優(yōu)秀、教學多么努力,也無法使教學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聽說訓練中呢?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那么就是老師講解學生聽講,老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樣的聽說訓練機械單調,學生根本沒有興趣,學習效果也會受到限制。所以,語文教師應該為初中生制定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聽說訓練要求和計劃。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包括聽同學的發(fā)言,能夠對老師或者同學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其次,課堂上要大膽發(fā)言,并且能夠在發(fā)言中做到有理有據(jù)、條理清晰;第三,引導就課本中的問題或者社會問題進行討論,并發(fā)言等??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動力。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這樣學生學得有趣,教師教得輕松,那么教學效果也就越佳。
二、師生互動合作的前提
老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領者,引領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沒有備課時全面考慮和周密計劃,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和動態(tài)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會有課堂的游刃有余。還有那就是學生準備,這一點至關重要,教學這盤棋活不活也在于此。例如《范進中舉》課題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位教師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彩票,并適時語言提示“彩票是神奇的,有人憑借它,一夜間暴富,腰纏萬貫。而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又憑什么實現(xiàn)飛黃騰達的夢想呢?”同學們積極舉手發(fā)言:中舉。接著,教師體播放了古代高郵人中舉喜極而瘋的視頻片段,中舉了可人卻瘋了,到底是喜劇還是悲?。繉W生的臉上也多了一份疑惑,開始了新的思考…… 這堂課,教師精心準備,學生按要求預習,時靜時動,有話可說,有話可想,收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如果沒有課前的精心準備,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合作學習的核心就是學習交流,語文學習與其他的理科學習不一樣,沒有唯一的答案。因此,在課堂上進行學習交流能夠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在對于問題的思考和探索中,學生們激起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比起老師們機械式的傳授知識,這種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更適合培養(yǎng)學生們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這種自由式的學習方式,學生們不會受到約束,能夠將自己的觀點和對于問題的理解很好的表達出來,在合作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學生們互幫互助從而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比如:在《認清自我》一課中,老師可以提出“列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一題目來促使同學們進行積極的討論,在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接著還能提出如何保持自己的優(yōu)點,如何改正自己的缺點這一問題來促進學生們在探討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保持并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認識改善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幫助學生們認清自己,健康成長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對于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在他們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讓同學們以分組的形式來理解文章,討論問題,大大的增加了學習的合作性和自主性。這種輕松合作,愉快的學習方式不僅僅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還逐漸加深了他們對于課文的理解。譬如,在學習《木蘭辭》這一課文中,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分好組,每一組翻譯一段課文,并且總結課文中的生詞和難點,最后交流學習成果。在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中,很多學生都覺得索然無味,不愿意聽老師講課,也就造成了老師們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們在課下打瞌睡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們沒有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是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卻不同,它把整篇比較難的文章分成了小段,大大的降低了學生們對于文章學習難度,也提高了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在交流和探討、查閱文獻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四、及時評價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表現(xiàn)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我們經??梢砸姷竭@樣的情形:不管學生回答得怎么樣,理解得如何,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都一味叫好,廉價表揚。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xiàn)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但是一味叫好,廉價表揚,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xiàn)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認為: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對于一些學生普遍能回答的問題,教師不要都給予表揚,應有選擇地加以鼓勵。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一定要慎重評價,對有錯誤但又蘊含點滴創(chuàng)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保護這一難得的創(chuàng)新火花。另一方面,評價不能僅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后進行,而必須伴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shù)墓膭钚?、指導性評價。同時還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方向,因為只有這樣才顯得更有意義,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能否用好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成效高低的關鍵。
在語文教學中要真正開展好合作學習的因素還很多。教師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的責任是創(chuàng)設高質量的學習情境。情境創(chuàng)設越新穎,組織越巧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越高,就越利于開展合作學習。
總之,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目標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復雜的、具有挑戰(zhàn)性、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和問題情境中,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