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名圣
摘 要: 近年來,伴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單一學科的能力測試被綜合能力測試所替代,傳統(tǒng)的知識立意開始向能力立意轉變,由于長時間被淡化的人文精神現在又重新定位于與科學精神并駕齊驅,因此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樹立學生的人文理念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教育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 政治 教學 人文精神
在我國,高中課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大部分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主要局限在文化知識的傳播,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yǎng)極度缺乏,因此在青少年中出現了例如厭學;心理問題學生越來越多;交往能力及不思進取等問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將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如果他們缺乏人文精神,可能不堪重負。因此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在高中校園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高中政治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怎么樣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塑造一個良好的人格形象在很多校園已經進行了很多研究。
高中政治課程具有顯著的人文特性,它的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政治教學能在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雖然隨著近年的教育的不斷改革,人文教育也得到了高度重視,但是在真正的政治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并沒有取得到應有的效果。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闡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方法。
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秉著培養(yǎng)人文精神及增強人文底蘊的宗旨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上,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就是為實現知識的記憶。因此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理解過程中就錯誤的理解為一個簡單的知識的積累的過程,他們以掌握知識的數量的多少和掌握知識的精確性為標準,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教師傳授知識而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人格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此外教師控制著整個教學活動,他們是教學內容的制定者,也是學生學習成績的最終判定者,他們成為了真理的化身,他們是權威,最終早就了學生們從小就屈從、自卑乃至奴性的個性。在社會上都形成了統(tǒng)一認識,那就是學生就應聽從老師的教導,只有聽老師話的孩子才是好學生,管不住的學生的教師不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因此在一個不平等的環(huán)境中也不能很好的去探討問題。
二、提高教師隊伍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要銘記以人文本的理念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因此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正確的認識在實踐中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教育工作實踐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要求教師隊伍自身培養(yǎng)人文精神,有著正確的教育理念。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必須從教師自身著手,從他們自身的觀念著手。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時刻銘記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共同去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們對學習提出質疑,并能抒發(fā)自己的見解,形成一個與他人溝通的良性循環(huán)。面對著當前這個多元開放的社會,價值觀也各不相同,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和趨勢。因此,教師要調整自身的心態(tài),能打心底里把學生當作一個跟自己平等的個體來對待,“身教重于言傳”,做到以理服人。教師不僅僅只給學生傳授文化知識,教師的思想、人生觀、價值觀乃至為人處事都會對學生整個人生歷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需要將人文精神教育與時政教育有機結合
在高中政治課中,它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人文教育的委任,因此必須找到時政熱點這一突破口,理論聯系實際。舉例說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奧運會以“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為目標,從奧運申辦中遇到的重重挫折,到我們迎接挑戰(zhàn)的準備,再引出其中的綠色、人文和科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等人文精神的內容,從實例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達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
參與實踐活動是高中政治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可以讓學生們從社會中了解到政治課的使用價值,也能提高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積淀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但是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們體察生活,抒發(fā)人文情懷,提高他們對自身認識。
在高中的整個教育活動中,注重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教師對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的認識的不斷深入,教師隊伍將會加大力度對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此外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學校以培養(yǎng)全面型的人才為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教學,在整個高中課程的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非常注意人性化的教學,他們在輔助學生們透徹理解知識的同時還提升他們的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
五、總結
在高中教學中,要密切注意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及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通過設計各種情景,去引導學生們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帶動他們由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友芯空?,這樣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發(fā)揮。此外,還可以開展各式各樣的講座或者座談會,通過對一些具有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問題來對學生們的人文性進行測試,真正意義上從傳統(tǒng)的目標教育轉變?yōu)檫^程教育,以達到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精神教育為最終目的,來豐富他們的人文底蘊。
參考文獻:
[1]徐明霞,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應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J],現代閱讀,2012,(10).
[2]胡清華,新課改教育背景下政治課堂教學的人本觀念[J],教育現代化,2005,(5).
[3]孔勇,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J],文史,2011,(11) .
[4]賈戰(zhàn)軍,高中政治課堂中的人文精神 [J],問題探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