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花之師,也許真的是忙碌人生中最幽秘最直接的老師了
《美的人》一書以肯定人生來就是美的人作為出發(fā)點,從天賦本來美的角度全面論述美的成長。
這是一本關于美的通俗易懂的美學讀物,由分章分節(jié)的結構嚴密的文字組成,但文風如隨筆,簡約生動,頗具可讀性。
嚴肅的思想,輕松的述說。
作者的基本美學觀點,即本來美,萬事萬物皆有天然本來之美,入世染塵則變色變形。從這個觀點出發(fā),作者提出了美的成長的理念——美并不是雕飾、裝掩、改造、扭曲,美恰是借助外界手段,祛除染習,而回歸本來。本來天性千差萬別,認識根性的不同,才可以得到有助于自我的滋養(yǎng)。
作者以十二月花的形式論述了美品,即美的種性,又針對不同種性提供了修繕種性的成長路徑。這些路徑可以當作不同方式看,也可以作為不同階段的課程來應用。書的觀點嶄新而不怪異,書的寫作手法靈透而富有詩意,是近年來美學學術著作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品。
作者邱偉杰認為,人就好比十二月花中的一季花、一朵花,為此,以十二月花的形式論述了美品,即美的種性,又針對不同種性提供了修繕種性的成長路徑。他從一名“花的學生”的視角窺探人的本來美?!懊诽m竹菊,君子佳人;花之師,也許真的是忙碌人生中最幽秘最直接的老師了。”
梅魂,就是梅的精神,不是孤傲,而是凈度和零度,即你的本初,堅持本初就獲得了國人魂牽夢縈的梅的姿態(tài)。這難道還不足夠美嗎?
初櫻,就是生怯,怯得疼痛。我疼痛,所以美。桃之夭夭,夭為天曲,柔曲的樣子多么嬌媚。有什么勝過嬌的語態(tài)可以達到珍貴?如火如荼,聲勢浩大。這樣的美并不只在青春,它作為一種品質(zhì)深藏在人的各處?!爱敶鼓褐?,你的滿頭白發(fā),正似茅花銀白,白得沒有雜色,如云如雪,這才是真的荼色。紅也極致過,白也極致了。那時候你的心腸已經(jīng)很硬,那時候你的心腸實際上很軟。你又讀懂了兒時的天真,你頓時沉陷在暮光中回到襁褓。你貪戀生,也準備死,你漸漸地視死如歸?!?/p>
石榴,又名天漿。枯骨生天漿。美是養(yǎng)出來的,有內(nèi)養(yǎng),還有外養(yǎng)。“所有用來滋養(yǎng)美的東西,一經(jīng)所用,必是枯骨??莨巧鞚{。不要以枯骨為天漿?!?/p>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要只看見不染,更重要的是出淤泥。這是美的智慧,美的辯證法。
到了七月,該是合歡登場的時候了。合歡的意思,就是排除怨忿,世間百丑不過怨忿,忿恨使人丑,使原本就有的美掉價。合歡之雍容、釋然和推讓,令人自由。
槐花,寫作木鬼之花,就是有鬼的花。這樣的花,深知鬼力成魅。人怎可沒有一點點魅力呢?魅力四兩撥千斤,回眸一笑,百媚頓生。
菊花,是花中隱士。樵夫是被棄荒野,隱士乃自覺遠離喧鬧。所以,飽含內(nèi)容的人,以隱逸為美。
蘆似霜雪,返璞歸真。質(zhì)樸是什么呢?質(zhì)樸不是無華,也不是匱缺,更不是處境破落。質(zhì)樸是一種高雅的放棄。
或者像芙蓉花一樣的醉與毒,也是需要的。神農(nóng)嘗百草,最后是吃了芙蓉花被毒死的。美有時也是一種毒藥,它并沒有道學的虛偽,哪怕因為惡而備受攻訐!
好了,最后也應該有一點水仙花的自憐。孤獨者拒絕,用拒絕的姿態(tài)將自己包裹起來。這就像釀成的酒需要封存一樣。封存才能醇化,才能積蘊馥郁,成為好酒,等開瓶的時候,獨占鰲頭。
本來美就是這樣,以你的根性塑造你自己,不論信息、科技、體育、藝術,都成為你的助力,在這個紛紜變幻的世界里,幫你自守,幫你盡顯能量。于是,光照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