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呼玲
摘 要:語文教學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情感,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影響,使得語文教學活動出現(xiàn)了嚴重的重知輕情情況,進而使得語文教學不夠全面,成為應試教育下的學習工具,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對語文教學中情感的輕視。主要對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學;作用;策略
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教育心理的研究理念,注重對語文學科特點的突出,對學生的情感心理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的性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也是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主要作用。通過對新課改教材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都滲透著情感因素,包括生命的真諦、人文情懷、職場哲思等,為情感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教師還需要能夠善于利用這些情感因素,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缺失的原因
(一)教師缺乏正確的語文教育觀念
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學生學習識文斷字,同時還需要注重育人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缺乏正確的語文教育觀念,將語文教學看成是一種單一的知識傳輸活動中的工具,沒有注意到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特點,從而使得學生的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被忽視,這也是造成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應試教育的影響
雖然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已經(jīng)逐漸由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理念沒有完全清除,所以部分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在教學中還是會以考試的高分為主要的教學目的,進而導致語文教學也成為應試的工具[1]。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大量地練習例題,并通過這種強制化的訓練,讓學生獲得更高的成績。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升情感教學。
(三)教師自身的素質不高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自身的素質也直接影響著語文情感教學的質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注重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同時還需要具有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和高尚的情操,進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情感教學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的教師素質都有待提升,這也是導致語文情感教學難以有效落實的關鍵。
二、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落實對策
(一)注重對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情感元素的挖掘
從初中語文教材來看,其中存在很多文情并茂的課文,這些文章也都包含著作者真摯的情感,可以說每一篇都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凝聚,特別是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文學作品,其中不僅反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時也能夠反映出外面的大千世界,使讀者或者陶醉于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中,或者沉醉于人物的情感中[2]。這些文字都能夠散發(fā)出強烈的情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這些情感內(nèi)容的挖掘和利用,進而融入學生的思想情感,體會作者在描述文章內(nèi)容時的真情實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升華,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走進文學,感受文化。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中,對各種植物的描述:“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這些描述中,都將植物擬人化,通過這種競相開放的花朵,表現(xiàn)出春的欣欣向榮,同時又利用排比句、比喻句的方式對這些花兒進行贊美,體現(xiàn)出作者對春的喜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從作者的遣詞造句角度進行分析,還需要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
(二)重視教師個人特殊情感素質的發(fā)揮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需要與學生間建立親密的關系,進而使學生在面對教師的過程中能夠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進而為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首先,教師需要做好表情管理,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都能夠給學生一個微笑,通過一個善意、鼓勵的微笑,能夠打開學生的心扉,調動課堂氣氛,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一個融洽的氛圍中學習;其次,教師還需要體現(xiàn)出豐富的情感,通過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情感理解,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進而使學生學會領略文章中的情感。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為學生朗讀這篇文章,然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父親的背影,同時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父親的背景與我們小時候相比有沒有什么變化?通過這種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使學生產(chǎn)生對親情的感悟,對時間流逝的感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意識,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情感潛能
教師在語文情感教學中,還需要注意對學生情感潛能的挖掘,在語文情感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需要與學生的學習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飽滿的熱情以及積極向上的教學激情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中,進而為情感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與學生自身的情感因素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分析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翻譯和總結,最后要求學生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這篇課文的情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分析機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潛能。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等原因影響,情感教學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難以提升,所以語文教師還需要加強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策略,提升情感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凌云.淺談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467.
[2]鮑璐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實施情感教學初探[J].讀與寫,2017,14(2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