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化學教學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改革和調整,加強了對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通過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的實時融合,不僅可以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合理有效,很大程度上也能夠幫助學生實時發(fā)展個性,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主要討論了初中化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方式。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整合
初中學生往往對新鮮事物有著相當高的興趣,在初中化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努力在化學課堂上創(chuàng)造許多不一樣的教學情境,進而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支
持。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綜合采用各種多媒體設備,進而提供最為形象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使得學生的精神能夠振奮起來,加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實踐性,很大程度上能夠帶動整個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通過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以全新的信息技術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通過科學地應用信息技術,初中化學課堂會變得相當自然有趣,而且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自覺、快樂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進而提高相應的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展現(xiàn)相應的信息技術內
容,一邊讓學生進行觀看,一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當前教學內容當中的問題,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比如,在學習“海水中的元素”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海水以及其中的元素動態(tài)化地展現(xiàn)出來,尤其是各種元素的出現(xiàn)以及后來的變化。而在學習“環(huán)境污染”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相關的影像播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迅速對這些內容形成直接的印象和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探討興趣,相應的效率也能夠得到全面提高。
二、以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開展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而且需要通過各種化學實踐綜合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信息技術以其十分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能夠創(chuàng)設一些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的情境,而且可以讓學生產生深層次的感知,激勵學生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化學認知和行為習慣,很大程度上能夠實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在學習分子與原子的相互轉換或者電子的得失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直接將整個微觀的動態(tài)現(xiàn)象宏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給予學生最為直接的啟發(fā),學生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加以總結,綜合培育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實踐的能力。同時,信息技術在整個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實踐機會,而且所創(chuàng)造的實踐條件也是最為合理的。通過在課堂上的信息技術實踐拓展,不僅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集化學數(shù)據(jù)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得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得到穩(wěn)定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能夠擴充學生的化學知識面,對于學生化學探究問題能力的培育也有著最為本質性的幫助。
三、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方法上的改善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學也生成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通過信息技術的實時運用不僅可以使得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也可以適當?shù)卦黾右徊糠终n堂教學容量,實時設計一部分能夠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實踐興趣的化學問題,推動整個課堂教學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通過對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展示一部分化學實踐的過程,便于學生對實驗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在實驗的過程中遇到阻礙也可以再次通過相應的實踐視頻進行學習,實際的效率相當高。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布置一些化學實踐作業(yè),鼓勵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積極進行一些化學小實驗,以綜合培育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相應的素質選擇和教案編輯,使得整個教學有著本質性的改變。隨著當前時代科學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整個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已經(jīng)相當?shù)仄毡?,而這樣的狀況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而課堂教學也需要在這個時候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一些現(xiàn)代化的化學教學思路,給予整個課堂全新的活力和生機。
四、仿真實驗形式的開展
在現(xiàn)有的初中化學教學當中,對于很多實驗內容的設計,都
容易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影響,尤其是一部分化學藥品存在著安全隱患,因而不建議學生親自進行部分實驗。在這樣的狀況下,需要實時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開展各種仿真實驗,來直接提高學生的認知。比如,在電解水實驗當中,需要對氣體進行檢驗,而氣體的形成是微量的,檢驗起來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但是如果通過模擬實驗,整個氣體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便能夠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進行直接的觀察。還有一部分實驗本身較為危險,教師在傳統(tǒng)的實驗操作當中往往會小心翼翼,以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差錯,在新時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的錯誤現(xiàn)象,讓學生深刻理解,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知。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對于新時期的化學教學而言,有著相當強的適用性,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需要科學運用各種多媒體和信息技術,進而將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進行實時的融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教學潛力,使課堂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徐志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24).
[2]李宗懷.計算機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