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向永東 李勛 沈仕衛(wèi)
2015年5月13日,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茅臺集團扛起了對口幫扶道真自治縣“減貧摘帽、同步小康”的大旗。兩雙相隔三百多公里的手,緊緊牽在了一起。
這一牽,是大企業(yè)有大擔當的社會責任感;這一牽,是工業(yè)反哺農業(yè)的“扶真貧、真扶貧”;這一牽,是企地同心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茅臺集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歷史使命感,把抓道真幫扶工作放在與茅臺發(fā)展同等重要位置,盡超常之責、用超常之策、舉超常之力,幫扶道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三年多來,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趙書躍等領導先后20余次率隊深入道真自治縣調研指導幫扶工作。
三年來,茅臺集團累計直接捐贈資金1.56億元,幫助協調貸款3億元,各基層黨支部累計捐款捐物近1000萬元,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發(fā)展、公益助學、融資貸款、黨建扶貧等方面給予了道真自治縣大力幫扶。
三年來,在茅臺集團的傾力幫扶下,在茅臺3萬員工的傾情幫助下,在道真廣大干部群眾的努力協助下,道真自治縣步入了快速發(fā)展軌道。
三年來,在茅臺“金融撬動、交通推動、產業(yè)拉動、教育推動、黨建聯動”的幫扶下,在道真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道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5年減少貧困人口1.43萬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到11.7%,歷史性地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省委、省政府“減貧摘帽”驗收組評價道真“減”得最精彩、“減”得最真實。
2016年又有17個貧困村“摘帽”,減少貧困人口1.32萬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到7.34%,小康實現程度達91.6%。經濟發(fā)展綜合測評由2012年全省80位上升到2016年全省縣域第二方陣第12位,在2016年全省扶貧開發(fā)工作成效考核中名列第1名,并榮獲“中國扶貧?政府創(chuàng)新獎”。
2017年全縣減少貧困人口1.2萬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到4.36%。在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獲得優(yōu)秀等次,是全省連續(xù)兩年獲得優(yōu)秀等次的5個縣之一。
三年多來,在茅臺集團傾心傾情傾力的幫扶下,道真自治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5.03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1.08萬人;貧困發(fā)生率從16.6%下降到4.36%,小康實現程度達93.6%。
上千公里的通鄉(xiāng)、通村小康路,通往仡鄉(xiāng)村寨,成為農民的創(chuàng)業(yè)路、產業(yè)路、致富路;萬畝蔬菜基地、萬畝茶園、萬畝鉤藤、萬畝中藥材基地、食用菌示范基地、食用菌加工園,雨后春筍般冒出,成為道真現代農業(yè)的筋骨。
茅臺集團結對幫扶道真出色的表現,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015年10月16日,省委、省政府下發(fā)的《關于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中專門要求“總結推廣茅臺集團幫扶道真自治縣的做法”。2015年10月17日,在全省扶貧開發(fā)大會上,茅臺集團榮獲“貴州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稱號。在2017年第九屆、2018年第十屆中國企業(yè)社會責任年會上,茅臺集團因在企業(yè)社會責任構建方面的重要貢獻,先后兩次被評選為“精準扶貧年度典范企業(yè)”。
茅臺把對口幫扶道真作為頭等大事,立說立行,馬上就辦。
茅臺集團主要領導率隊多次赴道真自治縣各鄉(xiāng)鎮(zhèn)、貧困村,深入了解縣情民情、貧困現狀,尋找致貧原因。走訪調研發(fā)現,由于歷史、自然等原因,以及修路成本高、縣級財力薄弱,道真自治縣鄉(xiāng)村公路建設非常滯后,277個自然村不通公路,深山里的人們出行,常常是肩挑背馱。交通,成為當地跨越發(fā)展最大的“攔路石”。
要想富、先修路,茅臺集團精準研判到鄉(xiāng)村交通是道真自治縣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同步奔小康的最大攔路虎,決定以建設農村公路作為幫扶道真的先導工作來抓。
針對道真自治縣推進小康路建設任務重、資金緊的實際,茅臺集團大手筆給予道真自治縣幫扶資金3000萬元,并會同遵義市政府、貴州銀行遵義分行,與道真簽訂了《農村公路建設貸款貼息協議》,幫助其融資貸款3億元,負責3年的貸款全額貼息(按照年利率5%計息,共計約5000萬元) ,所有資金全部用于農村公路建設。
2015年7月起,由茅臺集團支持的小康路建設全面鋪開。按照“適度超前、民生為先、轉型升級、建管并重、以人為本”的原則,確保實現“連接暢通、出入便捷、鄉(xiāng)鎮(zhèn)循環(huán)、通村連組、服務發(fā)展”的目標。一年后,凝聚茅臺真情的800公里小康路,延伸到道真的村村寨寨。以此帶動,道真融資10億元實施1100公里的農村公路建設,建成一批惠及群眾和推動發(fā)展的民生路、連心路、發(fā)展路、創(chuàng)業(yè)路。
三年時間,道真以茅臺集團幫扶資金為主體,實施了2000多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實現100%的行政村通油砼路、100%原建制村通達目標,極大地緩解了群眾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為同步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三年多來,茅臺集團許多基層黨支部針對有的貧困村出行難的問題,出資為結對幫扶村挖通了毛路、修建便道。
一路通,百業(yè)旺。公路建設的幫扶,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提高了農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積極性,帶動了農村特色產業(yè)發(fā)展。交通條件的改善,也激活了鄉(xiāng)村旅游資源,為當地群眾圓夢創(chuàng)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茅臺集團還積極參與和支持道真自治縣“四在農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增強茅臺幫扶道真的示范效應,2018年茅臺集團捐贈道真自治縣4000萬元,打造文家壩小康示范村。
目前,圍繞“把文家壩小康示范村打造成環(huán)境整潔、村莊宜居、生活美好、村民幸福的全省全市示范性、代表性的全面小康示范村”的目標,該項目各項前期工作正緊鑼密鼓展開,近期即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上半年建成完工。
對茅臺集團來說,幫助道真“減貧摘帽”、同步小康,是一場責無旁貸的攻堅戰(zhàn)。
道真貧困點多、貧困面廣,集團的力量是有限的,10名扶貧隊工作人員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如何變“一對多”扶貧為“一對一”、“多對一”扶貧,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通過調研,茅臺集團黨委逐漸厘清思路——全面動員、全員參與,讓茅臺集團每個車間、每個機關辦公室的每一個員工,都心系道真、情牽道真,為道真脫貧盡一份力。
2015年11月,茅臺集團出臺《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道真自治縣貧困村工作方案》,確立“60·48”工程幫扶模式,即集團60個黨支部結對幫扶道真自治縣全部48個貧困村,以“支部共建”的方式實施幫扶。
通過組織基層黨支部結對幫扶貧困村,壯大了扶貧隊伍,延伸了扶貧戰(zhàn)線,構建起了集團上下聯動、全員發(fā)力、全面覆蓋的幫扶格局,為道真自治縣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更讓道真干部群眾堅定了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信心與決心。
三年多來,茅臺員工積極響應集團黨委的號召,慷慨解囊,60個基層黨組織捐款捐物近1000萬元,到所結對的貧困村開展了遍訪貧困戶調研、關愛留守兒童、春節(jié)慰問、基礎實施建設、產業(yè)幫扶等工作。
盡管各基層黨支部力量有限,但他們充分履行好了三個“隊”角色——
充分發(fā)揮“宣傳隊”的角色,把政策宣傳作為幫扶的切入點。各基層黨支部指定結對幫扶負責人和聯絡員,與結對幫扶村村支兩委負責人、致富帶頭人,利用手機建立結對幫扶微信群,利用入戶走訪時與村民面對面交談,通過先后組織或參與800余次群眾會議向村民宣講,傳播扶貧文件、講解扶貧政策、傳達扶貧精神和互動討論脫貧致富之路,把黨的聲音送到群眾中去,讓村民們深刻領會扶貧政策,樹立脫貧信心、轉變思想觀念、尋找發(fā)展出路,激發(fā)內生發(fā)展動力。
充分發(fā)揮“工作隊”的角色,時刻想著為結對村增強發(fā)展?jié)摿统鳇c子謀出路。各基層黨支部積極配合道真自治縣產業(yè)發(fā)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實策、因戶施法,結合自身資源和能力幫助結對村發(fā)展產業(yè)。有的黨支部為在讀特困學生進行捐資助學,為結對幫扶村小學送去生活辦公用品和書籍,盡力解決貧困學子因貧輟學和改善村小學的辦學條件;有的黨支部為結對幫扶村開展系列科技講座、無償提供科技服務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為產業(yè)發(fā)展做好準備。
充分發(fā)揮“幫扶隊”的角色,竭盡全力幫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茅臺廣大員工時刻心系結對幫扶的道真親戚,逢年過節(jié),各基層黨支部都會組織員工干部前往道真自治縣結對幫扶村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溫暖、慰問物資和慰問金,幫他們樹立信心和解決燃眉之急。三年來,各基層黨支部先后800余次組織干部員工前往道真開展工作,參與人數達4600余人次,走訪群眾14000余戶次,實現了走訪慰問常態(tài)化。
此外,各基層黨支部根據實際情況,出實招、用實策,幫助結對幫扶村解決了很多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大難題——
有的村民組還沒有通毛路,出行難嚴重影響到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結對黨支部出資為他們打通了一條條通往山外的路;
有的村飲水困難尤為突出,或因為地理條件,或因為經濟困難水窖失修,飲水難成了他們急需解決的大難題,結對黨支部幫助他們修建了飲水工程;
有的村醫(yī)療條件差,因病致貧返貧時有發(fā)生,結對黨支部數次組織醫(yī)務人員前往開展義診送藥活動和衛(wèi)生宣講活動,減輕農民醫(yī)治負擔,普及衛(wèi)生知識,減少發(fā)病率。
茅臺集團黨委認為,“60?48”工程的實施對茅臺集團結對幫扶道真自治縣進行了深入而有效的補充,激活了集團公司感觸道真自治縣情的“神經末梢”,延伸了集團幫扶道真的“扶貧觸角”,打造了茅臺集團幫扶道真的“強力終端”。
三年來,茅臺集團幫在點上、扶在根上,積極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產業(yè)發(fā)展是脫貧的根本出路。為了提升道真自治縣的自身發(fā)展能力,幫助貧困群眾拓寬增收渠道和持續(xù)增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茅臺集團和各黨支部積極為困難群眾尋找產業(yè)發(fā)展路子,累計投入資金1450萬元。各基層黨支部結合自身資源因地制宜幫扶結對幫扶村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產業(yè)。他們深入到村寨,和鄉(xiāng)鎮(zhèn)干部、村干部一起,幫助群眾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果林、種植蔬菜、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
三年來,為結對幫扶村發(fā)展經果林750余畝,其中包括200畝臍橙基地、300畝石榴基地、150畝蜂糖李基地;發(fā)展10000余株苗木基地;發(fā)展優(yōu)質水稻基地1000余畝;幫助成立村屬企業(yè)“道真自治縣鳳山村靜心生態(tài)茶葉有限公司”發(fā)展茶葉基地3000畝。
同時,有的黨支部針對結對幫扶村勞動力大量外出的實際發(fā)展小農經濟,根據村民勞動力情況,發(fā)放牲畜、家禽2000余頭(只)。
各基層黨組織還積極配合道真自治縣大力發(fā)展辣椒、花菜、食用菌等商品蔬菜,為貧困戶購買辣椒、花菜種子或幼苗,捐增化肥等等,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
產業(yè)發(fā)展帶來村民荷包“鼓”,一批批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返鄉(xiāng),搞起了種植業(yè),發(fā)展起了養(yǎng)殖業(yè)。176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應運而生。如今,道真已發(fā)展商品蔬菜20萬畝、食用菌1000萬棒,鞏固發(fā)展中藥材25萬畝,管護茶園21萬畝……山地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化全力推進,成為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引擎。
2018年7月,為了夯實道真產業(yè)扶貧基礎,茅臺集團又出資1290萬元在三橋鎮(zhèn)等地修建食用菌產業(yè)扶貧示范園,修建300棟食用菌大棚,助力道真早日實現“菜縣菇鄉(xiāng)”的目標。
多年來,茅臺集團一直致力扶志扶智的公益事業(yè)。在經濟幫扶的同時,茅臺集團時刻不忘對貧困村村民智力的支持與開發(fā)。如今,這一公益事業(yè)正滲透到茅臺對道真的幫扶中。
作為中國企業(yè)最大的單項捐助,茅臺集團每年捐資一億元開展“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至2018年已連續(xù)推進了7年。
2015年8月,“國酒茅臺?國之棟梁”助學金全國發(fā)放儀式在道真舉行,其中,道真300名寒門學子每人獲得5000元助學金,圓上大學夢。2016年、2017年,每年都有500名道真寒門學子獲得此項助學金。
三年來,茅臺集團累計為道真自治縣1300名高考上榜的寒門學子發(fā)放助學金共計650萬元,圓了貧困學子的大學夢。
此外,“習酒?我的大學”獎學金也累計先后資助了道真自治縣80名高考貧困學子,助學金共計80萬元。
茅臺集團黨委認為,捐贈一個學生,就是在幫助一個貧困家庭。這,是一種特殊的精準扶貧,不僅是給困難家庭的孩子樹立信心,更是在為道真的未來發(fā)展籌備人才,進而為道真脫貧奔小康夯實智力基礎。
2017年2月,為改善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學水平,茅臺集團以及香港茅臺之友還分別向道真自治縣銀杉教育基金捐贈150、100萬元,進一步夯實道真自治縣教育資金保障。
同時,茅臺積極向團中央爭取,成功地將道真列入了“希望工程重點資助縣”,建立了“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助推道真教育事業(yè)再上臺階。
建立教育資源輸送幫扶機制也同步推進。2016年3月起,茅臺學院每期抽派5名優(yōu)秀教師赴道真進行支教,以半年為期分批輪換。目前已有三批支教教師出色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他們愛崗敬業(yè)、業(yè)務精湛,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為道真脫貧奔小康提供發(fā)展動力和智力支持。
此外,茅臺集團還多次組織道真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公司的志愿者家庭結對,到茅臺接受紅色教育和愛心關懷;通過動員茅臺酒經銷商“茅二代”籌集資金45.3萬元,用于升級改造道真玉溪中學留守兒童之家,以及關愛道真自治縣困境兒童、患重大疾病的留守兒童。
技術培訓更是遍地開展。茅臺集團針對當地產業(yè)結構,組織各類培訓,引導農民學習農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增強脫困意識。僅2018年,茅臺就捐贈200萬元組織各類培訓,引導農民學習農業(yè)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增強生產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關鍵在黨,核心在人。
實現精準扶貧,人才是關鍵。根據道真自治縣扶貧開發(fā)、加速發(fā)展對人才的實際需要,茅臺集團先后選派了15名干部長駐道真開展扶貧工作,確保了幫扶工作有序推進。
三年多來,茅臺集團駐道真扶貧工作隊在實際工作中政治堅定、作風過硬、吃苦耐勞、表現優(yōu)異,堅決貫徹茅臺集團黨委的部署,協調好集團幫扶道真的各項幫扶項目,不管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還是磅礴大雨、大雪冰封,他們奔走道真鄉(xiāng)村,熱心服務幫扶工作,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出色地完成了集團公司部署的各項幫扶任務。
在他們心里,扶貧人員首先是宣傳員,把黨的聲音送到群眾當中去,讓鄉(xiāng)親們去深刻領會,激發(fā)脫貧干勁;也是工作員,配合當地干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幫助貧困農民找到擺脫貧困的路子;更是服務員,竭盡全力幫當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把心留在扶貧點,把情用在百姓間。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在扶貧日記上,記下了他們的心聲和情懷:在扶貧的路上,不是需要你去做多大驚天動地的事,而是將每一件小事都實實在在地做好,真真正正的幫助這兒的鄉(xiāng)親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一件小小的實事,都會打動他們的心。
與此同時,茅臺集團對派駐干部關愛有佳,及時提供工作經費、生活補貼、臨時住房等全方位后勤保障,定期聽取幫扶工作匯報,加強工作指導,確保派駐干部住得下來、沉得下去、做得到位。茅臺集團黨委還對表現突出的派駐干部進行了提拔重用,有效激發(fā)了派駐干部的工作熱情。
三年多來,茅臺集團結對幫扶道真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為進一步助推道真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8年7月6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書記率集團黨委班子前往道真自治縣調研公司援建三橋鎮(zhèn)食用菌產業(yè)扶貧示范園建設進展和道真自治縣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情況,以及道真自治縣2018年請求茅臺幫扶的農村住房保障工程等項目,并與道真自治縣四大班子召開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李保芳表示:把道真脫貧攻堅作為份內之事,全面幫到位,全力做到位。他說,2018年是道真脫貧攻堅最為關鍵的一年,已經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作為結對伙伴,茅臺理當和道真站在一起,齊心協力 “摘帽”,把一個企業(yè)應盡的責任盡到位;茅臺的廣大干部員工,理應與30多萬道真人民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實現這個目標。茅臺將按縣里的計劃安排,竭盡所能、再幫一把。
據悉,下一步,茅臺將盡力幫助道真打好“四場硬仗”——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產業(yè)扶貧、教育醫(yī)療住房保障,全力解決好住房改造、蔬菜基地建設、公路建設資金、公益助學活動、農產品產銷對接采購等相關問題,全面深化“60?48”結對工程,公益助學活動和農產品采購也會向道真自治縣傾斜,并利用茅臺的資源動員各方參與支持。茅臺也會做到“脫貧不會脫鉤,不會離開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