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楷 魏向東 羅喬
【摘要】在全民朗讀熱之際,河北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率緊扣深度,挖掘廣播優(yōu)勢,打造有聲讀物平臺。以情感為紐帶,打造本土牌、個性牌;以資源整合,打造有聲讀物聯(lián)盟;以朗讀“快閃”活動,打造事件性傳播。本文就廣播的二次傳播和“朗讀河北”活動創(chuàng)新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朗讀 模式探索 創(chuàng)新 二次傳播 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原中央電視臺)《朗讀者》《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的熱播,2017年,朗讀這一古老的閱讀形式被推向了全國,各地新建的朗讀亭、形式各異的朗讀比賽比比皆是,從校園到企業(yè),從線上到線下,朗讀聲此起彼伏。朗讀熱是在國家文化復興戰(zhàn)略下,媒體在內容生產上的轉變和創(chuàng)新。朗讀最重要的作用是讓人們通過聲音融達文字,在全民閱讀的潮流中,獲得深邃的思想以及閱讀的無限樂趣。
主流媒體一直擔負著社會輿論引導和主流文化推廣的使命和職責。朗讀,這一簡單而又極具文化傳播功能的活動吸引了受眾的廣泛參與,一度成為現(xiàn)象級的事件。央視《朗讀者》節(jié)目播出后,廣播媒體趁勢而上,緊抓熱點,把朗讀的具體形式和本地實際相結合,推出了多個品牌朗讀活動,創(chuàng)新技術手段和表達方式,以經典文學作品和主流文化時尚為載體,為受眾打造了形式豐富的有聲讀物平臺。
2017年4月23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文藝廣播(FM87.6)開設了《誦讀小站》板塊,每天分6個時段,每個時段3分鐘,邀請聽眾參與朗讀,將錄制的音頻在節(jié)目中播出。2017年10月,湖北隨州廣播電視臺在隨州書城開設了湖北省首家集閱讀體驗分享、戶外同步直播、市民參與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創(chuàng)意直播間“誦讀小站”。2018年初,河北石家莊市圖書館在大廳開設了朗讀亭,讀者可以隨時免費到朗讀亭錄制文章,同時,優(yōu)秀朗讀者的音頻也會在本地廣播節(jié)目中播出。
河北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率以文化立足,以有聲讀物作為主打產品,先后錄制了《大秦帝國》《李鴻章》《尋找平山團》等20多部市場反響良好、具有獨家版權的有聲讀物,這些有聲讀物的開播為頻率打響文化品牌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依托書香和故事的頻率定位,借朗讀的東風,河北經濟生活頻率聯(lián)合河北廣播電視臺“即聽FM”客戶端,策劃實施了“朗讀河北”系列活動,舉頻率之力,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發(fā)動廣泛的社會力量,打造了河北影響力最廣泛的有聲讀物平臺。
一、以情感為紐帶,讓有聲讀物平臺本土化、個性化
媒體新技術重塑了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有聲讀物也處在蓄勢待發(fā)的覺醒期,如何打造個性化的有聲讀物平臺,進一步增強和受眾的黏性,成為擺在廣播媒體面前的重要課題。
“朗讀河北”提出“用聲音喚起記憶中的河北”。無論是河北的人,還是河北的事兒,尋求的是一份家鄉(xiāng)的情懷,需要的是那些感動過你我的文字,通過聲音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這一點出發(fā),給活動明確的情感定位,這種情感上的接近性拉近了廣播和聽眾的距離,激發(fā)了朗讀者的參與熱情,讓更多的人成為有聲讀物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朗讀河北”植根于河北文化的土壤中,用本土文化搭建媒體與聽眾的橋梁,拉近廣播和受眾的距離成為活動探索的方向?!逗苫ǖ怼贰缎”鴱埜隆贰肚G軻刺秦王》等經典文學作品有著強烈的地域性和極高的影響力,對于河北地區(qū)聽眾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和天然的親近感。為此,“朗讀河北”邀請河北知名作家、詩人為這些作品站臺獻聲,邀請這些作品發(fā)源地的聽眾來朗讀家鄉(xiāng)的文學作品,甚至用家鄉(xiāng)方言來朗讀這些經典名作,打造了極具本土化特色的有聲讀物作品。
除此之外,“朗讀河北”在實施的過程中始終把受眾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在活動征集過程中,不僅邀請朗讀者來電臺錄制間參與錄制,還邀請電臺的播音指導為朗讀者進行專業(yè)的朗讀培訓,由頻率為朗讀者制作專屬音頻在頻率節(jié)目中展播,同時為朗讀者制作個性化的微信頁面,展示朗讀者的風采,形成了由頻率發(fā)起、以受眾為中心、立體展現(xiàn)燕趙文化的有聲讀物平臺。這些有聲讀物不僅豐富了節(jié)目內容,也營造了濃濃的“書香燕趙”的氛圍。
二、整合資源、做大做強有聲讀物聯(lián)盟
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快節(jié)奏、趕時間、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需求,全媒體有聲讀物的出現(xiàn)為人們獲取知識開辟了一條新途徑。這種新形態(tài)的知識獲取方式兼顧了視聽感受和個性化的操作,順應了社會發(fā)展趨勢,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高度契合。因此,河北經濟生活頻率打造有聲讀物平臺的想法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顒訉崿F(xiàn)了相互借力、資源共享,擴大了影響力,讓各方力量聚合到有聲讀物平臺,不斷做大做強。
“朗讀河北”第一季與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莊市新華書店、石家莊市圖書館等單位合作,以“共享智慧人生”為主題,利用不同平臺的社交媒體分別征集、統(tǒng)一錄制、資源共享,讓音頻在所有平臺均能展示,最大程度地擴大了活動影響力,激發(fā)了受眾的參與熱情。第二季主題“五月的鮮花”,轉變策劃思路,將受眾確定為大學生群體。河北經濟生活頻率牽頭組織,先后走進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地質大學、石家莊學院和石家莊鐵道大學,用形式豐富的誦讀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活動中,還選拔優(yōu)秀大學生為“朗讀河北”代言,增強了活動傳播效果,塑造了活動的明星效應,掀起了高校的朗讀熱潮。第三季“聲如夏花”,聯(lián)手河北新聞出版廣電局公共服務處,面向全省愛好朗讀的聽眾,以網(wǎng)絡征集的方式評選出優(yōu)秀朗讀者,制作成有聲讀物在節(jié)目中播出。在2017年的河北省“惠民書市”中,這些來自河北全省的優(yōu)秀朗讀者齊聚一堂,奉獻了一場朗讀盛宴。第四季“春之聲”則聯(lián)合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河北省朗誦協(xié)會,以誦讀春天為主題,邀請百位作家朗讀自己的作品,這也是活動最具特色的地方。這種新穎的形式得到了河北作家們的廣泛響應和熱情參與。河北作家曹明霞在“朗讀河北”活動上直言:“用聲音的形式將自己的作品表現(xiàn)出來,加上廣播后期的文藝創(chuàng)作,讓文學作品再一次煥發(fā)了生命力,得到了更好的傳播,這樣的形式很新穎,豐富了作品的外延?!?/p>
“朗讀河北”活動進行期間,河北廣播電視臺“即通”“即聽FM”客戶端和《河北廣播電視報》、新浪、搜狐、鳳凰河北、長城網(wǎng)等紛紛給予轉載報道,活動影響進一步擴大,平臺的聚合效應進一步顯現(xiàn)。
三、新媒體融合,創(chuàng)新活動運行機制
在新媒體大潮中,國家級和省級廣播電臺大都開辟了移動客戶端,比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的“中國廣播”、上海東方廣播中心的“阿基米德FM”、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聽聽FM”。這些移動客戶端也是音頻聚合的平臺,能夠與線上的廣播節(jié)目結合,實現(xiàn)了由傳統(tǒng)的聽見變成看見,依靠受眾生產內容,實現(xiàn)廣播平臺與受眾的強鏈接,是目前新媒體融合下廣播發(fā)展的趨勢,對于傳統(tǒng)的廣播活動可以起到十分積極的傳播作用。
“朗讀河北”在活動推廣的過程中,緊緊依托河北廣播電視臺的“即聽FM”客戶端,把傳統(tǒng)的廣播線上播出方式和移動客戶端的即時傳播相結合,讓朗讀者能夠通過手機隨時點擊自己的專屬音頻,分享其他朗讀者的作品,也可以全程回顧和即時瀏覽活動的進行情況,同時與網(wǎng)友互動,既擴大了朗讀者個人的影響,也讓“朗讀河北”實現(xiàn)了多渠道傳播。
與此同時,“朗讀河北”在“即聽FM”上開展收聽有獎評選,每一季活動期間都會評選出“即聽FM”人氣選手和專業(yè)選手,轉發(fā)截圖和留言互動的網(wǎng)友還有機會獲得節(jié)目組提供的獎品,優(yōu)秀朗讀者則被請到直播間,參與節(jié)目錄制。自“朗讀河北”開設“即聽FM”人氣榜以來,已連續(xù)三次打破“即聽FM”單日點擊量紀錄,累計點擊量超過30萬人次,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受眾參與。
四、制造朗讀“快閃”,擴大活動傳播效果
為了擴大活動影響,河北經濟生活頻率在“朗讀河北”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精心策劃實施了三場朗讀“快閃”活動,制造熱點事件,讓活動持續(xù)發(fā)酵。
“快閃”是近幾年來在國內興起的一種行為藝術,簡單地說就是利用網(wǎng)絡方式,在一個指定的時間、明確的地點,出人意料地同時做出一系列歌舞或其他行為。“朗讀河北”以此為觸發(fā)點,把濃濃的書香活動放在了不同的公共場所,引發(fā)了石家莊的朗讀熱潮。
“朗讀河北”三場“快閃”分別放在了石家莊核心地段的商業(yè)廣場、人流量最大的地鐵站和石家莊西柏坡紀念館。每一場活動都做到提前宣傳,積極造勢,吸引圍觀。活動結束后制作視頻,上傳社交媒體和網(wǎng)站持續(xù)發(fā)酵,通過持續(xù)制造公共事件的形式,擴大活動影響,增強傳播效果。
今天,在全民閱讀和書香中國的大背景下,“朗讀河北”將聲音的魅力和文字的風采融為一體,它既是一項根植于河北沃土的廣播文化品牌活動,又是為廣大聽眾和社會公眾參與社會文化活動打開的一扇窗口,更是為有聲讀物的制作和傳播提供的一個新的思路。“朗讀河北”已經成為燕趙大地最具影響力的有聲讀物平臺和朗讀活動,是廣播媒體對線上節(jié)目、線下活動以及媒體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和成功探索。
(作者單位:河北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率)
(本文編輯:林玉明)